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695171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的书异类前两年非常流行,它讲的是一 个超出常人的“异类”要成功,在自身的天赋、努力之外,机遇和环 境会怎样影响他,其中有些内容讲到时代的因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犹太人出身的法学院毕业生,去纽约 曼哈顿那些顶级的律师事务所找工作,他们是找不到的。即使再优秀,也会因出身原因而被拒绝。给他们出路的只有去别 的二三流律所打工,或者自己合伙创业,但都是接一些顶级律所不要 的生意。四五十年代主流商业社会对企业间的恶意并购非常反感。老牌律 所不接这样的案子,就转给了那些“二三流”的犹太人律所。但到了七十年代,这些老牌发现,再

2、想进入这个领域,时机已经 晚了。因为经济全球化,海外的日本、欧洲企业参与竞争,新技术新消 费趋势的出现,企业间的并购越来越频繁,美国主流商业社会对此看 法改变了。老头子们已经不属于新时代了,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过 时了。而那些犹太律所,则借此趋势爆发性成长,包揽了曼哈顿排名前 三的位置。就像国内所说的“大风来了,猪也可能飞上天”,时代的机遇让 那些犹太律师们登上了浪潮之巅。当然,他们本来就是优秀的人。产业发展常常是像波浪一样,一波一波趋势袭来。一个新趋势来了,然后就变了天,延续几年,又变成了新的常态。 接着,再来一波新趋势继续改变。如果你抓住了变化的趋势,就抓住 了时代赋予你的机会。眼下

3、,在互联网行业中,自媒体、直播等等,还有前一段时间下 棋战胜人类的人工智能,产业内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出现新的趋势,它 们已经渗透在我们身边了。那些会写作的人转身一变,变成了自媒体人,做大了就成立公司 团队化运营。像网红咪蒙,去年的广告费用已经达到 50万元一篇。而之前,她只是南方都市报的一名编辑,对文学有深入的研 究。直播则孵化出了很多大小网红,风口改变了 一批普通主播的收 入。至于人工智能,将来你在淘宝上对话的就是一个机器人,它像人 一样扮演客服角色。你即使去国外电商网站买东西也会很便利, 因为人工智能完全能 替代翻译。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路上测试了。那,将来是不是有大 量人力会被替代掉?其实

4、未来已来,它只不过是没有平均分布在世界上。企业家、生意人包括政治家、学者,可以说,这些精英们都会有 前瞻性眼光,都强调视野的重要。现在有一种论调,说是不要低质量的勤奋,其实强调的就是要抬 头多看看天,多看看接下来的发展趋势,要为未来做准备,要让当下 有危机意识。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又常做重复性工作,往往会习惯把一年经 验用五年当做是成绩。其实他们在学习时间上是稀缺的,在深度思考 上是稀缺的,等到变了天,就束手无策了。因为,已经温水煮青蛀变 懒了。最近,中年危机话题不是热起来了吗?其实年轻人也是变得普遍 焦虑的。再有,华为裁掉35岁以上不能再跟着企业一起成长的老员 工,这事也热起来了,成为了标志

5、性事件。中国宏观经济今后将进入低速成长的“ L形”新常态,头部企业 已经敏感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充满稳定的企业最终会因为市场、 竞争, 要么动起来,要么死去。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稳定,只有不断走出舒适区,规划未来,把 握趋势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努力走在不败的行列上。就像风险投资人的思维,这一群人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人, 他们 要经受考验的核心能力就是看趋势、看未来。他们投进去成百上千万美元给早期的滴滴,给早期的摩拜单车, 就是笃定未来趋势会是这样,希望他们成长为将来的阿里巴巴。 未来 是不确定的,那就要深入的研究,去调研,去把握人性,去琢磨商业。而风险的回报则是巨大的,当然,也可能会有巨大损失。五年

6、后的大趋势,这也是马云、马化腾他们所想的。普通人把握不了五年后的趋势,但是可以理性分析一下下一个热 门是不是真的热门,你可以看看那些优秀的人才的流向。 在就业和换 工作的时候,可以提前判断和规划。比如互联网行业,人所共知的是朝阳行业。但下一步,传统行业 实体经济也要互联网化,那些既了解传统行业,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 人才必然会更受欢迎。而一个会计、一个法务、一个HR,什么行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你是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同等条件,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发展 迅速的行业?而不是活少和离家近的?如果你求安稳,到最后是没有绝对的安稳,安稳着到最后是绝望 和被杀死的不甘心,那会伴随着中年危机反复折磨自己。

7、 还不如随趋 势一起,相对更安稳。真正要着眼的是未来、发展和成长。Facebook的COO桑德伯格在选择工作时,获得了一个非常好 的建议,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在上大学时,她就是非常棒的学生,毕业后跟随导师进入了美国 财政部,而当导师任期结束后,桑德伯格考虑加入企业之时,Google 的CEO施密特给了她一个建议:“当公司迅速发展,正在产生影响的时候,你的事业自然就有了。 如果你能有机会得到在火箭船上的工作,就别问是什么职位了,跳上 去再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开始陆陆续续配备计算机。1967年, 比尔盖茨转入西雅图湖滨学校。那年,普遍富裕的家长义卖出了 3000元美金,学校决定建了一 间电

8、脑室。由此,比尔盖茨就对电脑编程开始感兴趣了。他走在了一 代人的前面。但看看眼下硅谷大公司的创始人名单, 还有那些中坚力量,他们 几乎都是60年代末70年代上班前开始接触电脑的,并且为之着迷, 疯狂练习,攒够了一万小时的经验,成为行家。个人电脑时代的开启,也让硅谷一代人得以崛起。格拉德威尔粗 略统计了一下,基本上,他们是在 1954-1956年之间出生的。而互 联网也同样让一批中国和美国的 70后、80后一拨人爆发。趋势和潮流几年一变,但每一代人有属于每一代人的机会。 人的 一生,因时代机遇给你的机会会有3-4次左右,上学、选工作和行业、 跳梢、创业与做生意、转行等等。而正是这些选择,决定了你的方向,决定了你将来是什么样的人。 选择并不是无限的,也并不是臆想的也许就能撞大运、 明天可能就会 碰上。你不去思考它、把握它,它才不会理你呢。作者简介:周昶帆,前自身财经记者,现创业,个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