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03142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政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教案必修1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两方面内容。本课内容是从学生日常的消费入手,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相关知识,既是第一单元前两节课关于货币和价格等知识的提升,又为第二单元第一课中有关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作了相关的铺垫。二、学情分析 一方面,高一学生还处于初中到高中过渡与适应阶段,尚未养成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教材阅读中没有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高一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和时事热点的关注,对这一主题比较感

2、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引导学生在教材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类型;2.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其他因素;恩格尔系数;3.理解: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类型;(二)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的能力;2.正确区分各种消费类型的能力;3.形成课本阅读与问题发现的能力;4.结合实际分析论证消费计划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消费。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如何提高人们的

3、消费水平等问题的解决,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理解收入作为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影响消费的。所以,本课的重难点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的结合。通过生活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同时,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六、教学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结合实际完成近期家庭消费计划可行性论证。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你对消费的了解有多少?教师点拨:消费有生活消费与生产

4、消费之分,本课主要学习生活消费。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发学生对相关消费现象的思考,吸引学生的兴趣,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主题是生活消费。同时,指出消费还有生产消费,为下一单元的学习作铺垫。(二)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探究一:小肖,男,27岁,在绍兴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每月工资2500元。最近,公司里越来越多的人择购买汽车代步,小肖也有了买车的想法。然而,当小肖翻开存折,却发现自己只有3万元左右的积蓄再想到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升职加薪的可能性并不大,他犹豫了学生活动:阅读书本P17,分析材料中哪些因素导致了小肖对消费的犹豫?教师点拨: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

5、础。1)当前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则消费增长也快。(2)未来预期的收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水平越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于课本内容展开有效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二:(图片展示)马云 ,浙江杭州人,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成功登陆纽交所,并且开盘报以92.7美元,较68美元发行价上涨36.3%,阿里巴巴集团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至此,50岁的阿里巴巴执行主席马云的身价达到达288亿美元,约1768亿人民币,超过王健林和马化腾,成为中国新首富。学生活动(思考):个人收入的增长就能表示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很高吗?教师

6、点拨:个人的消费水平不能代表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材料展示)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统计图学生活动(思考):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哪些信息?教师点拨:全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漫画展示)教师点拨: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材料展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是反映消费水平的一个指标。学生活动(思考):阅读书本18页名词点击,以马云的情况,他处于哪一种消费水平?我国整体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哪一种阶段?教师点拨: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3)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设计意图:通

7、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教师提问:阅读书本第17页,你还有哪些疑惑之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探究三:(材料展示) 有人说:“既然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那么只要多发点钱,就能提高消费水平了。”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如何看待此观点?教师点拨:同意,说明理由;不同意,提出反驳理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高消费水平解决措施。(1)当前收入:保持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2)未来收入预期: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3)收入差距: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设计意图:在学习了收入影响

8、消费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散思维。知识拓展:影响消费水平的其它因素教师点拨:(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心理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扩展。探究四:(案例展示)一番思量后,小肖暂时取消了买车的打算,并重新调整了消费计划:首先,小肖为自己和家人购置了一些秋冬衣物,总共花费1000元;而后,趁着中秋放假,小肖租了一辆汽车,和家人一起去了杭州游玩,总共花销近2000元。此外,小肖花费了3000元报名参加了商务英语培训班的课程,希望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余下的钱仍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学生活动(思考):小肖的消

9、费过程体现了哪些消费类型?设计意图:提前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对于消费类型的思考。待知识梳理后,重新分析问题。学生活动(思考):阅读书本第18-19第二段,根据信息提示,完成表格、必修1.多彩的消费 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教学设计思路:贯彻实施新课标整体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法和教法的统一。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象的分析、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2贯彻主体和主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

10、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直观性原则。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从分析社会现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从本框的地位和内容要求来看:(1)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 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旧教材把它放到最后来讲),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

11、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2)本课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落脚点,本框所涉及的消费原则不仅仅是一般的指导原则,而且包含了在实际生活消费中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如量入为出、绿色消费等具体内容,直接告诉人们在消费中应具体怎样做。这些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5 课程结构:本课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第二部分“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两者之间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也是重点。(正因为多样化的消费心理中存在错误观点,因此要强调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6教学流程:第一部分通过情景再现、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第

12、二部分首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感性材料、来自同学中的问卷调查做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喊出绿色消费的口号,通过给“故事加个结尾”等环节,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材料入手,确立正确的消费观; 最后,通过板书的逻辑图,突出主题,由教师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在这一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深入与拓展,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主要的消费心理的种类(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怎样看待和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的

13、问题: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形成对消费心理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环保和绿色消费的意识。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是本框的教学重点。(1)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

14、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2)重点内容的实现:时间上的突出:计划用近3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此内容的教学。教学手段、过程上的突出:首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感性材料;在这之后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材料入手,引出主题、并认识其重要性;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 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好引导作用。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又是本框的教学难点。(1)由于这一教学内容涉

15、及“适度消费”、“艰苦奋斗”等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这一内容在教学中又有一定的难度。(2)难点内容的实现:通过“给故事加一个结尾”的环节,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能通过同学间的辩论,使其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最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关于富人节约的小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与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认识,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一原则。3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本框的又一教学难点。人的消费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旧教材没有涉及的,又是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所以,把这一问题作为一个难点。四、教学对象分析:经过

16、前面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消费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逐步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电影、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也为本课作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对于学生的正确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社会的热点和身边的实际对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的能力急需加强。五、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立求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因小见大,以大喻小。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1. 问卷调查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亲自接触事物本身,了解现实,引发思考。2. 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17、在探究性学习中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原学、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3. 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六、教学过程:七、课堂评价建议记录和分析总结一个月内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情况、支出方向,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个人消费计划。必修1.1.2 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知道经

18、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1、 信用工具2、 外汇教学难点1、 外汇2、 汇率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

19、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二)进行新课1、信用工具教师活动

20、: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 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1)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2) 信用卡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我们

21、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支票(复印单)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置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学校从北京某公司购进一批餐具,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和这个公司结算呢?是否仍用支票结算

22、?学生活动:看书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4)汇票 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外埠结算一般使用汇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汇票的使用,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2、外汇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欧洲优美的风光,假期间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1) 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

23、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在经济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汇的特征(以外国货币表示;可自由兑换)以及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学生活动:思考P10“人民币外汇牌价”两个练习题,教师总结:(3)人民币外汇牌价: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汇率是经常变动的,为什么

24、汇率经常变动?我国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不升值?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教师点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外汇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汇率的升降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等。因为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

25、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课堂总结、点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积极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课余作业1、 利用业余时间到银行调查了解信用卡的有关知识与使用情况2、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的优点。教学体会本节学习了信用卡、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知识点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把握住信用卡和外汇这两个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

26、可,不可以展开。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切忌机械记忆。必修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学设计 安宜高级中学 高二政治 姜振君一、 背景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二政治生活的要求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的政治观点。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就是通过分析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起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

27、大事的观念,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的理解;对公民政治性义务的理解;参与政治生活把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政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综合;自由与法律关系的综合。2、过程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辨证统一观点感悟;爱国主义情感渗透。教学重点难点:政治权利的内容、参与政治生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重点;自由与法律关系的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理解是难点。教学准备:吃透教材,精心备课,精编习题,写好教案。二、 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依据新课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和,按照“权利、义

28、务、准则”的思路,让学生有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式。采用列举、合作讨论探究、案例分析、情景设置法、小辩论活动。三、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师:课堂探究一组图片,探究思考,引出课题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一段视频 “两会”特别专题报告引入新课,并设问。目的、意图:通过国家热点时事新闻,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讲“公民享有的权利”埋下伏笔。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点师:设问,公民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去掌握这些权利,能否举例说明?目的、意图: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看书,培养学生自己的自

29、学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生:学生回答并尝试举例师:小辩论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进一步提问,“2005年中国,北京、上海大学生举行了反日游行时,公安部门呼吁大学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理智爱国,这是对大学生政治自由的限制还是保障?”目的、意图:突破本课的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讨论分为两组,以辩论的方式回答。师:播放语音材料,我国宪法与之相关的部分内容。提升学生的情感,以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参与政治生活。师:设置情景故事“我有问题问总理”,在两会期间,一名高中生问温总理的一封信。假如你是温总

30、理,从公民履行政治义务的角度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目的、意图: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为讲下面的内容做铺垫。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回答,教师并引导学生举例。师:总结回归书本知识师:实话实说以刘晓庆的事例导入。设问,你认为明星可以享受某些特权吗? 你会找熟人帮你“摆平”违章罚单吗?你愿意当兵吗,你愿意到东极岛上守个小渔村吗?目的、意图:以当前大家都熟悉的栏目这样的活动的方式过渡,学生的热情都很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也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同时也为下面的知识点的讲解作铺垫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生:踊跃回答问题后,学生看书。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举例、说

31、明师:模拟法庭两则法律案例:某市级领导在人大换届选举中涉嫌贿选被依法逮捕,在法庭上,他辩护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又是市级干部,应该从轻处罚”;市民王某因房屋拆迁久未安置,房价又节节攀升,一直只能租房居住。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王某在公共场合设置路障,并用高音喇叭向路人播讲个人遭遇,以期引起政府重视。设问:两个案例有何共同点?周某的辩护是否合理?王某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目的、意图:更好地讲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个难点。师:学生讨论总结。师: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全部知识点板书设计:略课后探究让学生想出一副对联来,要求是: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的总要求,结合具体实践谈谈该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目的、意图:趁热打铁,知行结合,所学的东西就不只在课堂上感悟到,而更重要的是运用到生活中,既拓展了教学时空,又让学生身体力行。生:学习的课外延伸,并学以致用。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虽然不是很精彩,但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让我欣慰,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考与展望。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让学生从单一的教学中走出来,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学会自信,敢于想象等。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发散思维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代之以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学

33、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开阔学生视野。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教案设计一、 教学课题1识记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的影响。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又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懂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3结合实例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4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初步树立正确的三观。二、 教材分析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使学生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使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4、、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本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两框内容,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本框作为第一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第二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属于文化的影响中的一部分,在文化生活整本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高考的考点,是重要考察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对人的影响难点: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对人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

35、用百度搜索在国内外不同文化对各自国家人的影响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特点的图片,让学生加强了解。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并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1.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解疑综合归纳: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启示?原因是什么?2.阅读“

36、孟母三迁”的故事,回答(1)孟母为什么要几次搬家?说明了什么道理?(2)如果你是孟子,除了搬家之外,还应如何去做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四、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播放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庆典阅兵视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并从中体会文化对人的有影响,导入新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建国六十周年庆典阅兵视频)【板书】(一)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P13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及表现,完成P13、P14的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见面礼节图片展示【百度图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见面礼节图片展示 http:/ 【百度图片】秦始皇陵出土

37、的铜马车 http:/ 1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对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人们无时无刻不受文化的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 B C D 2几位同学相约游览泰山,看到沿途的崖刻和寺庙建筑等文物、古迹,有人不禁吟诵起杜甫“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的诗句。同学们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说明( ) A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杜甫的诗句脍炙人口C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D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板书】(二)潜移默化的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的特点。2

38、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表现3理解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意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文P14-15,识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表现及意义,分小组完成P15的活动。【百度图片】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图【教师活动】 【板书】(三)深远持久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_的特点。 2深远持久的影响的表现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学生活动】阅读课文P16-17,识记深远持久的影响的表现及三观的确立 ,分小组完成P16、P17的活动。【百度图片】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照【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总结归纳。教师还可以补充以下问题(课件展示):5文化素养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人们生活得

39、愉快不愉快,幸福不幸福,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C文化艺术、道德情操、理想信念D知识、能力、情感【教师点拨】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补充以下问题(课件展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体系构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老师进行点评,总结。【课内探究】 【合作探究】【探究一】感受古今【百度视频】孟母三迁http:/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小组合作,完善答

40、案,小组展示,组间互评,提升答案。【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总结归纳,形成最终答案。【探究二】善恶的较量材料一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百度视频】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春节前发放工钱,是孙水林对民工的承诺。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为履行承诺,过节前为民工发放工钱。在驾车途中发生重大车祸,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

41、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全部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材料二【百度搜索】http:/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小组合作,完善答案,小组展示,组间互评,提升答案。【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总结归纳,形成最终答案。【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树。 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

42、化传播第一框题的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二、学情分析:经过文化生活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文化、

43、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今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想灵敏,独立性强,他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关注社会、特别是我们荔波本身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对文化的感觉也越来越剧烈。本课主要谈文化的多样性,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水平还不够,缺乏框架性的认识;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主要表现。2.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五、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思想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