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709322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的教学设计 问题式探究模式的应用与思考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 陈卫良摘要: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课中的细胞膜属于微观结构, 内容过于抽象, 又由于学生对细胞膜知识没有已有的知识和感性认识作为铺垫,所以,多数老师会以讲授法进行教学活动,这不利于学生去主动得获取知识,也是近年来公开课、示范课中很难发现其踪影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笔者在展开该课教学活动时,认真分析了该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大胆地进行了问题式探究模式的尝试,以问题为纽带,使学生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嘲箱闰属钞瘗歌板尻赖JBW!。“读书

2、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非常重要,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问题式探究模式就是以课堂提问为载体,是一个 “问题 情境 讨论 解决问题 ” 的模式,其具体过程包括: ( 1 )创造合适的问题情景; ( 2 )提出基本的生物学问题; ( 3)解决基本的生物学问题;( 4)师生共同进行归纳和总结;( 5 )进行激励评价,再创问题情景,实现知识 “再造” 。课堂提问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

3、教师提问学生答,教提问教答。I氇副沟熠金富爱建谴净祸测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课中的细胞膜属于微观结构, 内容过于抽象, 多数老师会以讲授法进行教学活动,这不利于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而课堂提问模式以前两种为好,学生在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的掌握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能力,所以一些老师也会用这两种模式来展开教学。但学生学习细胞膜知识时,没有已有的知识和感性认识作为铺垫,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冷场。针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课中的知识特点,笔者在运用问题式探究模式时,调整提问的方式,科学的设计问题,自然而巧妙的向学生发问,构建了一个互动和探

4、讨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细胞膜知识,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残鹫楼静铸源湃潮mB弼M束。教学过程1.1 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功能。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界生命现象析因的一般途径:成分 -结构-功能-现象。r钢极镇桧猪锥n苣钿。1.2 创造问题情景并讨论归纳1.2.1 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极易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很容易被脂溶性物质所溶解。你认为,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应有物质。弹贸摄尔霁毙撰砖卤尻诒尔肤。2)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膜易被蛋白酶水解,说明细胞膜组成成分中应有物质。第一个问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中的 “相似相

5、溶 ”原理, 可以得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应有脂类物质这一结论;学生在分析第二个问题时因不懂蛋白酶的具体功能,探究时遇到了困难,教师应即时讲解蛋白酶的作用,学生就能获取信息得出细胞膜中有蛋白质的结论。教师根据学生探究过程,及时归纳,把细胞膜的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构成”的结论写在黑板上。箧飙鳞志类蒋蔷黑占杂。1.2.2 1)脂类分子(磷脂)在细胞膜上是如何排列的呢?接着笔者演示如下材料: 1925 年Gprter Gremedel 用丙酮提取了红细胞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展开后,发现这片油脂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膜表面积的 2 倍,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厦礴恳蹒骈日寺翥继骚啬

6、癞H。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形成了磷脂分子在膜上成双层排列的结论。接着笔者又向学生提出第 2 个问题:2)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在膜上又是如何分布的?问题提出的时候,请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 ,同时演示细胞膜分子组成模型的 Flash 动画课件,让学生自己观察、分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一类蛋白质分子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另一类蛋白质分子,有的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侧面(这时可引导学生在第一个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中加上 少量糖类”)。茕桢广鲫解选块网踊泪镀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空

7、间结构,解决二类化合物在膜上的分布显得顺理成章了。重新演示细胞膜分子组成模型的 Flash 动画课件,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组成细胞膜分子的动态变 化。设问:3)膜分子是否是钢性的?接下来演示人、鼠细胞融合的PPT 课件: 1970 年, Frye.L.D 和Eddidin.M. 俩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别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标记上红色的荧光物质, 鼠细胞标记上绿色的荧光物质, 然后放在37下40 分钟, 让两细胞融合。 融合后初期,细胞膜上具有两种荧光,且分别位于细胞膜的两端面,互不干扰。一段时间后,红色、绿色荧光交互均匀排列布满整个细胞膜的表面。根据这一事实,要求学生讨论回答:被标记

8、的 物质是,两种颜色由两端转向均匀分布是由于,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性。鹅娅尽揖鹤惨屣tot赖ft诘饕。学生通过对动画和材料的分析,很快得出这种被标记的物质是蛋白质,在膜上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到此,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由于构成膜的各组分都可以运动,所以整个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最后得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再用 Flash 动画展示白细胞通过变形运动吞噬异物的动画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强化膜具有流动性这一科学论断。麓丛妈翅为赡债蛭练浮楮挞嗓。1.2.3 1)在学习细胞膜的运输功能时,先用 PPT展示如下材料: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中K+浓度高出30倍,而红细胞中的

9、Na+浓度只是血浆中的六分之一。丽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它生活的水中 K+浓度高出1065倍,而细胞中的氨基酸浓度高出细胞外 10倍。用呼吸 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发现K+和氨基酸的吸收量明显减少。人一次大量喝水,几分钟后水分子透过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使人有尿意。3tm圣横蕨龈讶骅汆附。学生通过分析上述材料不难得出细胞膜对 K+ 、 Na+ 、氨基酸的运输是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是耗能的(主动运输);分析得出水分子的运输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耗能的(自由扩散) 。再结合演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 Flash 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列 表总结两种运输方式的异同。进而得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分子的透过是不

10、是等同的,而是具有选择透过性(概念略)。从而提出下一个问题:渗呛俨匀谓鳖调砚金帛钞。2)清水洗红苋菜后,清水呈什么颜色?红苋菜在锅中烧熟后,汤成什么颜色?想想为什么?对于这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了,但从未深究。现在要他们分析原因,兴趣就来了。通过讨论,不难得出:清水洗红苋菜时,细胞膜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不允许色素分子透过,水呈无色;烧熟后,细胞膜被破坏,色素分子透过膜进入汤,故汤成红色。钱卧泻嵯圣骋睨缝勘黑。3)从上可知:活细胞的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就没有了。那么,我们能否用实验来验证它?请学生观察桌上已准备好的材料用具(每两人一组) :已经浸胀的蚕豆种子10 粒、清水、热水壶(沸水)、2个烧杯、2个培养皿、1个镣子、稀释的红墨水等。施稿M袜备鄱轮烂蔷幸艮赢无。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目的: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没有。原 理:活的蚕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吸收红墨水,胚不染成红色;死的蚕豆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全透性,红墨水进入,胚染成红色。方法步骤:先提醒学生步骤一般分为 3 大步 “分组编号;实验处理;观察记录” ,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步骤。经讨论分析归纳如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