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728605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与评析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33-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手势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增强应用 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在手指游戏中以旧引新教师与一学生玩 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让其余学生观察两人各出了几个手指。(如5和2)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像这样说一句话吗?(指名说,齐说)()比()多(),()比()少(),()和()

2、相差(),算式是()。与学生再玩一次(如:2和0),师:你会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同座互相说 说看。师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两个数相比, 如果不是同样多,必然有大有 小,我们通常把较大的叫做大数,较小的叫做小数,两个数之间的差叫做相差数。 那要求大数比小数多几,或小数比大数少几,也就是要求两个数相差几,用什么方法?对,求相差数用减法。那求大数或小数该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类问题。(板书:大数 小数 相差数 5-2=3 2-0=2)二、在手指游戏中初建数学模型1 .求较大数。师:老师伸出几个手指?(5)请你们伸出跟老y币同样多的手指。比老师多伸 出1手指,是几个?可见:比5多1

3、是几?怎样列式?(5 1=6)请小朋友边比划手指 边齐说:比5多1是6, 5 1=6。师:比5多2、3、4、5又各是多少呢?同座边比划边齐说。后让四大组依 次边比划手指边观察边口述:比 5多()是(),()()=()。师:大胆猜想一下:比5多的数肯定是大数,还是小数,用什么方法 ?(求较 大数用加法)我们不妨再用手指游戏验证一下!师与男生合作,示范比划:比10多1是 ,算式是 。师与女生合作 比划:比10多2是 ,算式是 。比10多3, 4, 5,等等呢?同座合作边 比划边说说看。(边观察手势边思考边口述边倾听。)集体交流后,师小结:求较 大数用加法就行了。2 .求较小数。师:既然求较大数要用

4、加法,那求较小数会用什么方法呢 ?请小朋友再大胆 猜想一下。(减法)让我们同样用手势游戏来验证一下。 师做手势边问:比10少1 是(),算式是。(指名说,一、二大组齐说。)比10少2是(),算式是 。(指名说,三、四大组齐说。)比10少3、4、5呢?(请同座合作, 一人做手势,一人口述。)猜一猜:师做比5少4的手势,让学生猜是什么意思,口述:比5少4是(),算式是:。(同座互相玩我做手势你来说”的游戏。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比划游戏。)师小结:求较小数用减法就行了。三、实际运用师:通过刚才的大胆猜想和实际验证,我们知道了: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掌握了求大数和小数的方法,就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

5、许多有趣的问题。1 .教学例题。(出示幻灯片)(1)师:图中有哪几个小朋友?他们正在干什么?老师扮演小英,男生扮演小华,女生扮演小平,将他们摆花片的情况读出来。师:如果要求 小华要摆多少个,该抓住哪句话来分析?(板书比字句:我比小英多摆3个)在这个比字句中是谁跟谁比,谁多谁少 ?(我与小英比,我的多,小英的少)所以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学生说出(我摆的是大数,小英摆的是小数)后画批:我比小英多摆3个大小师:谁能连起来说是 谁跟谁比,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指名说,齐说: 我与小英比,我摆的是大数,小英摆的是小数。)师:既然小华摆的是大数,求小华的该用什么方法求?怎样列式?(113=14(个

6、)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哪几步求得小华摆的?(先找与问题相关的比字句,然后 画批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最后根据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来正确列 式。板书:找比字句,画批大小,确定加减。)(2)师:如果要求 小平要摆多少个?”,你会用以上3个步骤解题吗?试试看!指名板书:我比小英少摆3个小 大 11-3=8(个)师:这个比字句是指 谁跟谁比,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交流。小结: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步骤来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 ?怎样确定加减?(找比 字句,画批大小,确定加减;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2 .想想做做1。要求学生读题,找比字句,画批,列式计算。后交流思路:我与你

7、比,我的是大数,你的是小数,求我的就是求大数,用加法。3 .想想做做2、3。(步骤同上,指2入板书。)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比多比少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总结:在解题时,要抓住比字句认真画批,准确判断谁和谁比,谁大谁小,然后根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来正确列式解答。五、拓展创新师:最后,老师想给小朋友看一道更有挑战性的题目, 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立定跳远比赛中,洋洋眺了 110厘米,周周跳了 140厘米,蒙蒙比周周少 跳20厘米,奇奇比洋洋多跳2厘米。?(屏幕显示)生提问题,屏幕同步显示出来,指名答列式。教后反思1 .借助手指游戏巧妙建模。我让学生边比划手

8、指边看边想边说边听:比多(少)是,算式是(一);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手、眼、口、耳、脑等,并最大限度地参 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充分经历、感受、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大脑中生成 了丰富的数形表象。借助丰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老师及时的引导点拨, 他们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多的数是大数,用加法,比少的数是 小数,用减法。此时的抽象概括是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量后必然的理性飞跃!数学模型的有效生成,使学生由动作思维过渡到表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 从而更好 地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了学生全面的 思维能力。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复习什么是大数、小数和相差数,以及 求相差

9、数用减法,为新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接着通过比划 比10多几是几”和比 5多几是几”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比几多几的数是大数,用加法算;最后通过 比划比10少几是几和我做你猜”的游戏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比几少几的数是 小数,用减法算。整个建构过程流畅自然而富有变化,学生始终兴致盎然、乐此 不疲!2 .借助画批深悟数量结构。其实,让学生理解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相差数用减法”并不难,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认知直觉就能感悟到; 但让学生由比字句掌握其中的数量结构,准确地分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却并不容易。因为从来没有谁 带领他们这样理性地分析过,而且由于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他们常将牛

10、比羊多3只”机械错误地理解为羊多(因为生活中我们进行比较时常说省略的比字句, 例:谁多?我多)。由于读不懂比字句的含义,他们只能停留在 生活经验”的感知 层面,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以至于到了五、六年级,还有学生分不清谁是大 数,谁是小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这就是低年级教学时没有将学生的认识及 时提升到理性层面而造成的恶果。所以借助画批帮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掌握比字 旬的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非常重要。北京特级教师马芯兰就一直主张借助画批来 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当学生能借助 面批”准确地分析比字句的数量 关系后,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答就易如反掌。把这类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让学 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全部学完,不仅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能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 功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用全局眼光整体建构知识, 提高所学知识的通识性,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融会贯通,并为后继学习注入无穷动 力。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