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736679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春季地质培训班材料之四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L、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口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无论 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 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 1 : 1000000 1 : 500000、1 : 250000、;1 : 200000 1 : 50000. 1 : 10000、1 : 5000、1 : 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只讨论1 : 500

2、00区域地质调 法。、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 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 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i 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 供基础地质资料。Y0F八 一p“y 二人 一口rc二 wBMiWBOTOi J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Y0F八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三)地质填图方

3、法1 : 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 : 50000)的要求下进行。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 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研 、究的主要内容是: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 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 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 时

4、空分布变化。*正确建立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即正式命名的)与非 ,正式(即不必正式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研究它们与生物 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进行多重地层单位的划 分和研究对比。匕、进行沉积环境、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岩层形成和发展演化 历史的研宏。 :一士? 4tt;2 .侵入岩区t侵入岩采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填图。但是,由于该方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成矿方面的研究和成因联系上、在区域对比上还有些不成熟的地方,现在很多省I 或部门,还是采用传统的期、次、阶段等来划分侵入岩。但不论用那种方法填图,: 都必须研究以下内容:查明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形态与规模、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

5、石, 类型、结构构造、组构特征(流动构造和变形构造)、包体特征(捕虏体、残留体和深; 源暗色包体)、脉岩(派生脉岩和区域性脉岩)的规模、产状和组分等。查明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作用、同化混染作用以及分异作用的特征。:I研究花岗岩复式岩体内部的脉动、涌动和渐变过渡等接触关系;根据侵入体的相: 卜互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侵入体的侵入时代与侵入顺序并讨论它们的时空, :分布规律。;按花岗岩类的成分序列或结构序列的基本概念,划分侵入体,建立单元,归并超 单元或序列(非正式单位),并探讨岩浆作用的演化历史,研究侵入体的就位机制, 以及侵入体或单元与矿产的关系。I花岗岩类以外的其他侵入岩,原则上

6、按-要求进行填图,划分侵入体。有条 1 件时建立单元,归并超单元或序列。必要时可根据侵入体或单元内部矿物成分的分 带性以及变形特征的分带性,划分岩石带。J.二tu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3 .火山岩区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一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其研究内容是: 、查明火山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 ,类型、结构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 律。在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注意寻找化石)的基础上,结合 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 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的时代。依据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

7、 分布,划分火山岩相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性、岩相资料, 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4 .变质岩区变质岩采用构造一地(岩)层法或构造一岩石法填图。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堆积岩原则上按沉积岩要求进行,注意研究变质一 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浅变质的侵入岩类岩体可参照花岗岩类的内 容和要求开展工作。I查明变质岩石(包括变质构造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 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查明不同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查明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

8、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 其相互关系,探讨变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用 和成矿作用的关系。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一 地层单位、构造一岩层单位、构造一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层层序、变质岩1层构造叠置序列并研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5 .第四纪地质查明区内第四纪沉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调查研究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根据物 质成分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 层序。调查第四系可能赋存的矿产、古

9、风化壳、古土壤和 古文化层,研究各类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期及其与年 代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6 .构造查明各种构造基本类型和主要构造的形态、规模产 状、性质、生成序次和组合特征,对其运动学、动力 学特征做出分析。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研究不同期次构造迭加关系及 演化序列。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和地质环 境的影响。探讨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及成矿的作用 的关系。tu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Y0F八(四)地质填图精度要求1 .实测地质剖面一个图幅内的不同沉积地层、不同时代和类型的火山 岩侵入岩单元和变质岩填图单位一般至少要有1-2条 实测剖面控制,联测图幅可

10、按联测区部署,一般一个填图单位应有2-3条剖面控制,比例尺一般不小于一 比五千。若己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实测剖面,也可部分 或全部引用。: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2 .合理划分填图单位合理划分填图单位,是确保地质填图质量的关 键。设计中应提出填图单位划分的初步方案。 而后在填图中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再予以确定。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沉积岩区的填图单位分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两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包括正式命名的群(超群、亚群)、组、段、层, 其中组是基本填图单位。沉积地层必须划分到组,只有对区域地?层研究有必要和可能时才划分到段和层或并组为群。为了在地质图上详细具体地表现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11、的各种特征和 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地层特征及层位,还必须划分、研 究和填绘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对具有特殊标志、形态、成因或 二某种有经济、实用意义的岩石单位,如局部性的标志层、特殊的 岩层、透镜体,岩舌、岩楔、某些礁滩沉积、含矿(或具有某种 ,经济意义的)层、特征明显的化石富集层等,一般均应作为非正 式岩石地层单位填绘在图上。火山岩填图单位,可按地层学万法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一般 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到段和层,亦可按火山活动的规律性 和火山地层的特殊性划分火山活动旋回,必要时可划分到韵律 中深变质的火山岩应按变质岩的要求划分填图单位。侵入岩填图单位以单元作为基本的填图单位,独立侵入 体和

12、脉岩为非正式填图单位。在侵入体或单元与周围地质体接触带,应按接触关系和变质现 象以及变质作用的类型划分变质带。有条件的侵入体或单元应、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变质岩填图单位,在填图初期应按变质岩岩石类型和变 质作用、变形作用特征划分非正式填图单位,在详细研究建造 的基础上再确定正式填图单位。;对沉积变质岩系,其变质地层间正常沉积接触关系、示顶标志 清晰可靠,可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建立组一级填图单位,, 并可进一步划分到段。对被区域性不整合或区域性热事件分割, 或区域性构造作用及变质作用迎异的变质地层系统,可建立群; 一级填图单位,并进一步划分到组。对变质地层被同变质构造 (如滑断构造、韧性剪

13、切带等)分割,且缺乏示顶标志的沉积变 质岩系,可参照上述原则,分别建立岩群、岩组和岩段。 对中深变质侵入岩系,可按照不同深成岩的分布情况,分别建 立或划分片麻岩套或片麻岩杂岩与片麻岩两级填图单位。PrP-T-Fwe _ _ _ .-L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3 .地质填图观察路线的布置地质填图中观察路线的布置,要以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要 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为依据,在充分利用遥感图像资料解译的 基础上,分别不同的基岩出露情况和通行条件,精心布置。露 头良好区,应结合遥感图像资料,以穿越路线为主并辅以追 索路线,必要时可实行主干路线与辅助路线相结合的办法填 图;露头不好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布置稀疏

14、路线,并结合露头的 追索观察。一个图幅内的地质观察路线总长度在北方不少于 500700千米,南方不少于600800千米,遥感图象解译程 度为中等-良好的图幅,其路线总长度可减少25%-30%。路线 间距大小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以达到填图要求和解决主 要地质问题为前题,切忌机械地按网度布置或无根据的任意放 稀(图1)。路线间距及布署原则应在设计书中具体规定,经 主管部门批准实施。路线间距一般为400-1000米不等。类二作分布区第四系(HI类)分布区K44EQ020I7 K44E0020I8 K 44E0Q301 8(半福)二类工作分布区II类工作分布区勒克县克令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

15、作部署图区区0所有重要的地质界线和地质体,如岩石地层单位的组(岩 组)、段(岩段)界线,一些有意义的特殊的非正式地层单位等都 应有足够的观察点控制。在主干路线上要详细观察记录,采集 必要的样品,取准取全各种地质数据。地质构造复杂或重要地 质观察路线应有连续的路线剖面图及必要的素描图与照相。 地质观察点布置一般为500-800米就应定点,应以地质点的有 效控制为依据,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在各填图单位之间的接 触界线(如地层界线、特殊岩性层的界线)、断裂、褶皱、化 石层、矿化层、矿体等均应定点观察、详细记录。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手图号: 路线号: 任务: 矿点检查。人员:(记录)(掌图与航片)地

16、质矿产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野薄记录格式日向(年 月口) 天气(晴阴小雨)地点(野外工作站),路线:自经至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点号: N01896座标:X3005 Y28530GPS:经度纬度高程位置:村(或高地)NE350460M处小路旁东侧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出露范围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矿化点、岩性控制点描述:点E:点W:接触关系:(类型、依据、性质、可靠程度)构造:矿化、蚀变:标本:岩b 1896照相:(目的物描述、时间、方位)数码相机编号或底片编号点间:N018

17、96SE+150m 150m (详细描述) 150MNW+200m转SE150m N01897 (详细描述)于NW200m处采岩 b 1896-1 GP 1896-1、B 1896-1度调野薄记录格式说明各类填图单位代号、各类岩石、矿物名称(或代码)、各种样品图型,均以设 计和测区电子字典统一规定为准,不足部分可自行创建暂用。:所有主干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作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一般穿越 i 路线1/5的点须作野外素描或照相。信手剖面方位统一规定:NE和ISW象限(01800)放右边,NW和SW象限(1813590)放左边,并标注相应 J 数据。素描图和照相,以露头出露面为基准,需说

18、明其性质(平或剖面、 ; 立体等),并标定其方位角或视角方位等。样图附后。;当口路线必须撰写小结,小结主要有三项基本内容:一是对当口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长度、地质点个数、素描图和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等);% 二是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或下步填 1 图工作的建议)。野外工作手图标记内容,必须与野外记录薄记录内容相吻合,地质界线应实地 勾绘。地质点用直径1mm的小圆标定,地质路线用绿色虚线,实测剖面线 用黑色实线标绘。各种产状标记方法统一规定为:层理:1400N300;次 生面理:500N400,可在产状前注明SO、S1、S2或片理、糜棱片理等; ; 断层、节理

19、:1200Z450;轴面A: 400Z500;枢纽Fh: 300Z600;线 理H: 3000/100等。5.各种样品标定统一规定为:除同位素样品采用直径5mm外,其它样品直径(或长径)均为2-3mmo,_.、格式:三、L3001地质点数据检入(PRB.P GEOPOINT)、区域地质填图的路线号微地貌地质点号 Jijj D0004 一点性回舜X |30S778.60 Y |2747316.40Z |280.90露头风化程度隅风化位置说明|524离地南南西为720米处Copy-PreCopy_NextI畀绕点填图单枚| u n 5$3-2bI y 4$2岩石名称花嵬班岩中祖粒潢状关云母花岗岩揍

20、触关系 侵入接触批注信息填图单位岩石名称接触关系该点无照片原地质虎号打开地质描述对话框地质描述相似程度比较(最长子串法)Y0F 地质点文字描述(PRB_P geopoint)路线号L3001地质点号:一丽血CHECK选项碗西保存岩性描述 地层描述 火山岩 变质岩 沉积岩 侵入岩 构造点侧岩性组合成分前缀颜色岩石名称岩石结构 岩石构造 第四系旷物组成 旷化也变 接触关系产状类型 构造样品类别古生物 填图单位点北为花岗魔岩呈浅灰纪色,具氏状结构,块状构造.底晶含量15-20%,由石英5%.钾长石10%.科长石 3%组成,石英呈他形粒状为主,钾长石呈半自形板状,科长石多为半自形板状.粒径3-4mm.

21、基质成分与 西晶成分相同或基质为庭品度.岩石抗风化能力相对较我.点雨露头较差,风化级烈/其岩性为中粗破状二匕花岗岩,呈灰白色,根魔状结构,块状构造.取品成分 为钾长石.科长石,石英,黑云母,粒径为0.3-1cm,含量50%.基质具细粒花岗结构,粒径0.5-2mm,成 分由钾长石25-35%,科长石25-40%,石英15-25%,黑云母5%组成.上述二者为侵入接触关系.由于露头较差,其直接依据不明显.批注描述信息查找文本字串取消原地质点号注:如果是前面地质点谙在 剖面系统修改地质点描述, 否机会自动在野外手图目 录创建备份(4)资料综合整璋资料综合整理,卷工作进程可分为当日整理、阶段整理、年度资

22、料整理、 野外验收前整理、最终资料整理。当日资料整理,系指各种原始资料的整理,包括记录数据、素描图的核 对着墨、标本和样品的整理标注、联图等。当日填图,应当日整理完毕。: 阶段整理,系指项目队、组野外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一个站的工作结 束时)进行的整理,应综合整理各种资料,核对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完备程 度;核实、编制和转绘野外图件;清理、选送各种鉴定、分析样品;对存在. 问题研究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年度资料综合整理,应对一年来所取得的实物资料、测试资料及编录资 料进行全面的整理、核对,编制各种图件、表格及年度工作小结,提出存 在问题和下年度工作计划。野外验收前资料整理,应在

23、野外填图工作结束后,全面整理各项野外实 际资料,检查核实其完备程度和质量,编制有关图件,编写地质填图工作 小结。地质剖面实测方法的主要内容:(六)制作剖:(一)实测剖面的目的二)实测剖面的步骤(三)实测剖面的选择依据3(四)剖面的分层(五)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七)编写剖面小结和柱状实测剖面的目的究各填图单位的组成构造、标志、特殊实测剖面的目的是:划分填图单位(包括岩石地 层单位、岩石谱系单位、蚀变带及构造带),研成因、成分的岩石单位及含矿层、地球化学异常 层的层位,与填图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确定 填图单元,为野外地质填图创造必要条件。因此 主要地层、岩石谱系单位剖面的测制工作,一般 在设

24、计阶段完成。实测剖面的目的1.测制沉积岩地层剖面的目的是了解沉积序列的岩石组成和结构、划分地层、 建立填图单位。要求进行详细分层、描述,系统 采取岩矿、古生物、岩石地球化学等样品,必要 时采集人工重砂样品进行重矿物组合特征研究, 用宏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层的各种地质特征 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为路线地质调查和填图以及 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打下基础。、实测剖面的目的2 ,测制岩体剖面的目的在划分侵入体的基础上,测制侵入岩剖面。其目的是归并单元,确定侵入时代及其顺序,研 究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和侵入体的就位机制。在剖 面上应详细研究侵入体的各种基本特征并系统采 集岩矿、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样品。选择代表性 侵

25、入体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品。tuY0F八、实测剖面的目的3 .测制火山岩剖面的目的是划分火山地层,建立火山岩填图单位,研究火 山构造。在剖面上应详细研究火山岩石、地层、 岩相、岩石组合与序列、喷发旋回及喷发韵律等 基本特征,并系统采集岩矿、岩石化学及地球化 学样品,有选择地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品。、实测剖面的目的4 .测制变质岩剖面的目的是确立变质岩构造一地(岩)层或构造一岩石填 图单位,划分变质相系、变质带和区分不同的构 造变形域。在剖面上应详细研究各填图单位岩石类型及其矿物组分、接触关系、序次、变形变质 特征,并系统采集岩矿、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 样品,必要时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品。浅变质沉积

26、 岩还应研究沉积作用特征。:、实测剖面的步骤剖面测制一般分为下列五个步骤:1、剖面选择:理论选择、实地踏勘2、剖面分层:根据不同剖面测制的目的而进行剖面分层。3、剖面测制:4、制作剖面图和柱状图:5、剖面小结三、实测剖面的选择依据tuY0F八三、实测剖面的选择依据剖面选择总的原则是:剖面部署应从整个调查区通盘考虑,原则上是每个填图单位(包括地层、岩浆岩、7火山岩等)在不同地区至少有一条主干剖面控制。并 要求层序完整、露头连续、构造简单(构造剖面例夕卜)、接触关系清楚、岩性组合和厚度在区内具有代表性,而且易于到达(即交通条件较好)等。实测剖面主要有地层剖面、岩体剖面、火山岩剖面、 变质岩剖面和构

27、造剖面等等。不同类型剖面其选择依据是各有侧重。(一)地层剖面地层剖面要求地层层序出露完整(或较完整)、 露头连续、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沉积构 造发育、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在区内具 有代表性。三、实测剖面的选择依据(二)岩体剖面岩体剖面要求岩石谱系单位中各期次或各单元(侵入体)出露完整(或较完整)、露头连续新鲜、岩体内部的组构、构造清楚、各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脉动、涌动或期次间的、相带间的关系)清楚、在区内具有较好三、实测剖面的选择依据(三)火山岩剖面由于火山岩具有地层和火成岩的双重性,故其选择依据与地层剖面要求相似,同时还应按照岩体剖面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三、实测剖面的选择依据(四)变质

28、岩剖面 变质地层剖面选择要求与地层剖面要求相 似。但还应注意变质岩的岩石类型、变质 相带的发育齐全程度等。四、剖面的分层(五)构造剖面构造剖面要求露头连续、构造变形带发育较齐全、与正常岩石(未受构造影响)接 触关系清楚、动力学、运动学特征较明显, 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区内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一)地层剖面的分层 实测地层剖面以“层”作为基本描述单位。它可以是单 一岩性层,也可以是复合层,内部基本连续,与上、下 相邻层宏观上可以区分。垂向上岩性的任何差异都可以 作为分层标志,通常以自然岩性层厚度作为分层规模的 下限。对于特殊的岩性层,例如正常沉积岩中的火山碎 屑岩夹层、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古土

29、壤层等,应单独 分层。当数种岩性频繁交互,而且各自厚度较小,不便 于以单一岩性分层时,要谨慎识别客观的旋回或韵律, 可将旋回或具有同一韵律结构的岩层作为一个复合层。但旋回层或韵律层的组成与结构数据必须描述清楚,并 要进行基本层序的测量和描述O四、剖面的分层(二)岩体剖面的分层实测岩体剖面以“层或相带”作为基本描述单 位。它可以是单一岩性层,也可以是复合层, 内部基本连续,与上、下相邻“层或相带” 宏观上可以区分。岩体的分“层”中,要特 别注意岩石结构(即矿物颗粒度)和构造的 划分。四、剖面的分层(三)火山岩剖面的分层火山岩的分层与地层的分层大致相同。但 值得注意的是要寻找其内部的接触关系(如火

30、山岩的超覆、次火山岩与火山岩的接触关系、沉积夹层等)。(四)变质岩剖面的分层1、变质地层剖面的分层与地层剖面相同。2、接触变质岩的分层应按照热变质矿物相或带来进行分层。四、剖面的分层(五)构造剖面的分层构造剖面的分层应按照构造蚀变岩、变形 带来进行划分“层”或构造带。剖面测制的人员分工及职责剖面测制一般由于45人组成,由前测手 后测手、地质观察员、记录员等。各组方 人员的职责是:(一)剖面测制的人员分工及职责前测手:主要是测量方位,与后测手测量 的方位角、坡度角等进行校正;并负责样 品的采集及采样位置的实地标注。并用各 种约定的符号标注采样位置、编号及观察 到的重要现象。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

31、剖面测制的人员分工及职责后测手:主要是测量方位和坡度角等;并 负责各类样品编号、分段(层)导线斜距 的报出和照相,并告知给记录员记录。必 要时还须做野外导线平面图。剖面测制的人员分工及职责地质观察员:按分层观测各类地质要素和 地质内容;并告知记录员记录。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剖面测制的人员分工及职责记录员:首先进行地质观察对地质内容有 较清晰的认识后,进行剖面记录,并根据 地质观测员、后测手报出的各类地质要素 和数据进行记录。对典型的、重要的地质 现象进行素描。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剖面测制的人员分工及职责化情况剖面的野外记录包括丈量记录和剖面描述 两部分。丈量记录可继续采用现行的记录 表,

32、剖面描述通常采用图的格式(下图)导级方向坡度角导线矩片差产状单位间税夹角 岩层走向之 导线方向与间锐夹角 岩层做向之 导线方向与坂 e导坡 涔Y其R分层分段我厚度分厚 层度 /岩性描述标本+一分段累计斜距水平距帧 向俵 角 x-s野外室内化石胞光谐薄片分段 斜距分 段 描 述一-一-1411I本剖面共贝第标高:终点一.地质时代:m = Ldina Cosp Cos(y.)+ s* Com剖面测制:组长记录年 月 日en:创面地点:剖面长度:起点剖面总方向:地质剖面测量记录表米厚度计算公式:m = L. Cosy Sin(a 士 p)m=岩层其厚度1二导税长度(斜距)Q=岩层其像角3二号多真坡度

33、角7=岩层倾向之方位角。二呼战前进方向之方位角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测制的工具剖面测制的工具一般是采用测绳或皮尺来 测量,另外还需要钢卷尺、GPS、罗盘、 地质锤、野外数字采集仪(记录表)、数 码照相机、记号笔(或油漆)、样品袋、 厘米纸和铅笔(主要用于做导线平面图)五、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三)剖面的研究内容1 .地层剖面的研究内容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组成、结构、基本层 序,各生物地层单位的代表性化石及组合特征、 延限与地层标志、特殊成因、成分的岩石单位及 含矿层、地球化学异常层的层位,与年代地层 (或地质年代)单位的对比,以及各类地层单位之 间的相互关系等。(三)剖面的研究内容2 .岩体

34、剖面的研究内容根据国内外花岗岩类区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现 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花岗岩基的区域地 质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在以往花岗岩类区填图和 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改革 填图方法,解体深成岩体,采用类似于沉积岩 区的岩石地层方法填图,即岩石谱系单位的原 则建立花岗岩基区的不同等级体制。五、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因此,花岗岩类区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的基本核心是:在黑 定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区范围内。划分花岗岩类的 岩石谱系单位,并相应地建立花岗岩类等级体制。它是E 同源岩浆演化、岩浆多次脉动上侵形成不同的构造岩浆单 元为理论基础;以系统地研究岩石成岩构造、相对侵入序 次等特征及其变

35、化为标志;以查明花岗岩深成岩体的内部 接触关系。并确定其成分演化序列和结构演化序列为主要 手段的填图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花岗岩类的形成研究, 分析与探讨花岗岩类的就拉机制。调查花岗岩类岩石有关 的成矿条件,为普查找矿提供必要的区域地质资料。tu五、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Y0F八花岗岩类分布地区的剖面研究应包括如下一些具体内容: 圈定花岗岩类岩石的分布范围,查明花岗岩类与其它岩石(沉积岩、变质岩、 火山岩等)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仔细辨别岩石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正确地划分岩石类型。查明深成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特别是深成岩体内部的接触关系,包括明 显的和隐蔽的侵入接触关系。弄清

36、同一类型岩石之间和不同类型岩石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关系,特别是同 源岩浆序列各单元的形成序次和空间展布规律;按岩石谱系单位的原则,建立花岗岩类等级体制,建立单元,归并超单元,; 有条件时还应进一步归并超单元组合。调查花岗岩类深成岩体内部各种变形构造,为分析花岗岗类就位机制提供 素材。根据花岗岩类中所含矿物组成及其含最、岩石化学成分和地球化学资料等论证 同源岩浆演化的基本规律。根据同位索年代学资料,论证深成岩体的形成时代、序次及其相关性。根据岩浆热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反映地质环境变化所出现的差异,划分出区 域性的岩浆演化阶段,探索区域性岩浆热事件的演化趋势和演化模式。研究深成岩体内部具体构造岩浆单元与成

37、威的关系,建立成矿模式。(三)剖面的研究内容.火山岩剖面的研究内容由于火山岩具有双重属性,故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一岩性(岩相) 双重方法填图。因此,其研究内容主要为:查明火山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 类型、结构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 律。:I在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注意寻找化石)的基础上,结合 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喷 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的时代。依据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 分布,划分火山岩相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性、

38、岩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们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M帅n、I1jmirhjiuntir ;,崎五、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丙容(三)剖面的研究内容.4 .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内容从地质学和岩石学的发展看,变质岩的研究任务,可概括如下: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堆积岩原则上按沉积岩要求进行,注意研究变质一变形 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浅变质的侵入岩类岩体可参照花岗岩的内容和要求开 展工作。研究变质岩石(包括变质构造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变质 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研究不同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研究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其相 互关系,探讨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用和成 矿作用的系。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一地层 单位、构造一岩层单位、构造一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层层序、变质岩层构造叠 置序列并研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 五、剖面测制方法及研究内容(三)剖面的研究内容5 .构造剖面的研究内容 构造剖面的研究内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