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40245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威海一中 宋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教材分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具有一定

2、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自学 合作讨论学习 讲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复习巩固及导入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及结构通式?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3、4.用一句话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5.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通过第五个问题引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节课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回答如下问题:1 .DNA是什么物质呢?为什么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 .你还能说出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DNA 鉴定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学生回顾并回答学生分组讨论核酸的学习过程与蛋白质的学习类似,通过提问使学生在脑中形成学习核酸知识的框架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问题探讨”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用时5分钟课后反馈:学生对氨基酸结构通式掌握不好补救措施:教师提问后进行简单的讲解用时3分钟课后反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是较贫乏的。这一步可以省略用时2分钟课后反馈:学生对名称的记忆不够用时10 分钟: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用时5分钟课后反思:这一部分通过课后作业发现学生掌握的不扎实。以后上课一要讲慢一点,二要上课时多练一些。补救措施:课后练习上课时详细讲一下,并出部分练习题练习。用时3分钟用时5分钟课后反思:这一部分由于提出的问题较详细,学生掌握的较好 用时2分钟课后反思:这一部分上课可继续提出引深问题以提高学生

5、知识的迁移能力用时2分钟新授新授新授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三、核酸的分子结构三、遗传信息通过上面的讨论及对初中相关知识的回忆可知,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提问: 生物体内的核酸有哪些种类?有什么功能?教师总结如下: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的作用过渡:核酸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它们在细胞中是如何分布的?有关实验涉及的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做过导学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3.实验结结果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调整实验过程继续引

6、发学生思考:原核细胞的DNA 位于细胞内的什么部位?教师总结:实验原理:甲基绿+DNA 绿色 吡罗红+RNA 红色 (二者混合使用)HCL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实验结论: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继续引发学生思考:DNA与RNA在哪里含有?原核细胞的DNA 位于细胞内的什么部位?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8P29,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核酸的基本单位名称?分子组成?模式图?元素组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教师引深提问,学生分组讨论1

7、组成DNA的核苷酸有几种?区别的依据是什么?2组成RNA核苷酸有几种?区别的依据是什么?3两类核苷酸的区别是什么?4由、四种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共有几种?5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老师投影图片:课本P28,图28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图29脱氧核苷酸长链,课本P29,图210 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核酸水解后得到很多核苷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观察图28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比较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一个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很快也能观察到组成两者的糖不一样,组成脱氧核苷酸

8、的糖比核糖核苷酸的糖少了一个氧原子。教师继续提出问题1核酸的分子结构是怎么样的?2如何区分DNA和RNA?由学生对上述问题一一回答,老师对学生理解不到的地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教师投影脱氧核苷酸形成长链过程的动画图片1. 图中由多少个脱氧核苷酸分子连接而成?(5个)2. 图中片段有几条链?3. 由该片段最终形成的核酸名称是什么?教师投影核糖核苷酸形成长链过程的动画图片,并提出如上问题。教师归纳总结每个核酸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由2条核苷酸链构成。RNA由1条核苷酸链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若数量不限,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就极其多样化

9、,它的信息容量就非常大了。此时指出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是指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少数生物即RNA病毒其遗传信息是指RNA的核糖核苷酸的序列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学生思考一、 人的遗传信息在哪上面?二、 细菌的遗传信息在哪上面?三、 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在哪上面?四、 SARS的遗传信息在哪上面?阅读课文并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做“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思考并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看书自学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看书准备小结教师讲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让学生自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及归纳

10、总结能力小结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有DNA 和RNA 两大类,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DNA 和RNA 在细胞分布,我们还试图弄清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但实际上还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多多学习,多多探究才是我们最恰当的选择。板书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 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1.组成元素:C、H、0、N、P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DNA与RNA的区别 4遗传信息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