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49634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第3卷2007年7月第7期中国基础教育研究ResearchMagazineOfChineseBasicEducation,ro1.3No.72OO7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朱笑雄上海金融学院附属东辉外国语高级中学上海200000很多人都还记得在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公大喊祖国,我爱你然后拥抱的镜头,认为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那个特殊的年代产物,其实这里不仅折射时代的烙印,还有中国传统审美习惯和抒情方式的体现.中国文化向来讲究含蓄内敛,发乎情,而止乎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反映在文学上讲究温柔敦厚,典雅深沉,所以文学欣赏就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

2、何能寄旨深远,突破纸张与笔墨的局限,诗人们可谓各显神通.在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发现古代诗文较少有直抒胸臆的,更多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种功力尤其集中在诗文曲折委婉的结尾艺术上.1.借典故说话.用典是古诗文常见的表达技巧,一则为了言简意赅的需要,再则又可以将自己的感情推远一步,造成一种艺术之距离,三则更可以增加诗歌形象或意境的内涵和深度,有时还适宜于表达难言之隐.辛弃疾最善于用典,他的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更是典范之作.我们知道古诗,多半是借历史事实抒发自己的怀抱,辛弃疾就用以表达抗金北伐,统一祖国大业的愿望以及悲叹朝廷无能,不胜身世之慨.词的结尾尤其力透纸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难怪杨慎词品谓: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再如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巧用李广的典故,借古讽今,委婉地指责唐统治者用人不当,慨叹缺乏良将,抒发爱国之情.李白向来恃才傲物,他的诗虽直抒胸臆较多,但也不乏以用典来结尾造成言约义丰,深沉委婉之作,如行路难其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全诗情感迭变: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这个结尾表明诗

4、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2.借虚自说话.宗白华认为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虚白正是中国诗词重要的美学特质之一.虚白不是无,不是空白,而是强调空白中的包容与内涵,故而虚白二字,充满灵动,内涵丰富.诗词要表达无限的,含而不张的作者情感,历来诗词作者都注重在表达中留有虚白,使诗词具有多样的审美感受,借虚白说话包括两方面的做法:着意营造虚白情境.这样的诗,在语言之外,留下

5、了可以任凭读者驰骋艺术想象的一大片空白.如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声是无意的,姑娘们消遣够了,就走了,留给墙外行人的只剩下懊恼和惆怅.读者在艺术再创造的心灵反应中去扩大诗的审美效应,这墙外的行人,不分明是诗人自己吗?诗人自作多情,因为墙里佳人是无意的,这多情无疑是多余的,无益的.从这一小小的误解中,又使我们触摸到了诗人的深深的幽怨!诗人的九曲回肠,就是在这清丽,婉约的词句中表达出来的;诗的意境,就是在这平妥之中开拓至深的.香草美人,

6、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借以比喻君臣之遇合,已经司空见惯.屈原就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悲叹,张九龄感遇的立意也是如此.在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背后,我们不是又隐隐地感到了诗人的失意和不平吗?化实为虚,扩大了诗词的内涵和寄寓.情感的最重要表达方式是交流,这应该是个互动双向的过程.书信可以在一来一往中思想内涵得到完备,但诗词不同,每首诗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世界.比如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可以互为补充却并不彼此依附.所以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其实只是倾诉,本来呈现单向平面的不足,但诗人在结尾处的妙笔生花却能使情感倾诉更有张力.柳永的八声甘州下阕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7、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结尾寥寥数语却异峰突起,想佳人妆楼颓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明明自己登高思归,偏说佳人也正在登楼遥望,甚至还有细节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如此情感倾诉就突破了单向性,实现虚拟的互动,增加了情感的内涵和厚度.而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更使双方情感有了交叉,在时空和内涵上拓展了无限空间,呈现立体多维状,诗人的感情表?55?第3卷2007年7月第7期中国基础教育研究ResearchMagazineOfChineseBasicEducation,r0l-3No.720cr7达得蕴藉含蓄,跌宕起

8、伏.再如我们都熟悉王维的Oh月九日亿山东兄弟的结尾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也是在虚拟中使感情表达实现交流,使全诗在有限与无限,确定与虚无的统一中得到升华.3.借问句说话.以问来结尾,无论设问,反问,疑问,都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产生想象和联想,也增强诗的吸引力.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把其衷情托寄于得不到答案的疑阿句中,实为画龙点睛之警句,使此阕词余韵不绝.郴江之水源出于湖南省郴县的黄岑山,出山以后,北流而入耒水,又北经耒阳县,至衡阳而东入于潇湘之水,这本是自然界的山川地理形势,作者却对自然景物提出找不出答案的询问,其实是反思自己命运的喃喃自语:

9、究竟是为什么?要结束从前的生活,独自一个人,离开妻儿亲友,沦落天涯,尝遍离情思愁之苦,到底是为什么?但他闭口不诉自己的幽愤,借一句看似无理的发问,注满腔情思入无情的郴江之水,其悠悠的流动似乎也显得无奈,让人不禁联想,人生有多少际遇,也是如此身不由己,无法选择,以致堕入哀怨之境.词句念至此,读者也不禁被感染,而生身世无奈之感,无怪乎苏轼对此二旬词如此珍爱,而书之于扇,因为他自己也是屡遭迁谪,与秦观同是身不由己的天涯沦落人,故而能对这样的词句心有戚戚焉.其实不仅是苏轼,后世定也有许多读者,因此二旬一问,而引发许多哀伤的联想.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10、,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还是李白韵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在作者用心一问中,或跨越了时空,或沟通了物我,无不在审美空间上做了拓展,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是在情感内涵上也就增加了无限的意蕴.4.借静景说话.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的结尾就很有意思,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感情在第三句时已被琵琶撩拨得纷乱复杂难以言说,到了结尾诗人突然轻轻宕开一笔,高高秋月照长城,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明月无语,长城静默,但它们分明又在诉说着千百年来戍边将士的一腔热血无限悲凉,这些感情若直接抒发难免沉

11、重而压抑,由壮阔景象代为说来却悲而不伤,只觉眼前顿时开阔,情绪从内心腾越出来与秋月长城对接,情感指向无边空间,秋月长城一出场,听不尽的边愁就有了交代,充满广漠时空,而情感因为有了的空间更显丰盈.像这样以景结尾的例子很多,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静景说来往往既空灵又蕴藉.同样,项脊轩志的结尾也历来为人称道,文章写到最后,那种物在人亡,世事沧桑的痛如大石头堵在心口不知如何消解,作者轻轻一句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戛然而止.我想,归有光的哀思也必像那颗树一样层层叠叠了吧,但他只让琵琶树说了一下生命,琵琶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而种树的有情人早就香消玉殒,物本无情,无情物说

12、有情人啊,读者的感情终于找到一个宣泄口奔涌而出,这就是四两拨千斤了.古诗文的表达技巧有很多,用在不同的位置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结尾本是作者最着力处,是曲终人散还是余音绕梁那就真的要看匠心了,以上所说的几种方法无疑都使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欧晓凤贵州省贵阳二十六中贵阳550005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形象的说明了传授知识不如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可让学生终生受益.而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且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阅读者凭借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

13、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1.认读能力的培养.认读能力即对于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生经过小学的学?56?习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已能借助字典,词典进行最基本的阅读;上了中学之后,经教师适当指导,这种能力就能进一步培养起来.如朱自清的春,学生初次阅读能够独立地扫除文章个别文字,词语障碍,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感知性朗读,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这是初读.在这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听读,浏览性阅读来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另外,初读学生还能了解课文内容,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等.这些内容,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是能够把握的.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说: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