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55831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通过感官来发现科学概念目标1 眼、 耳、 鼻、 舌、 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2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 也有不能做的事情。科学探究目标1 在教师的指导下, 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 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2 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 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科学态度目标1 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 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 技术、 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 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2 知道技术

2、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教学重难点】重点: 眼、 耳、 鼻、 舌、 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第 1 页 共 13 页 难点: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 也有不能做的事情。【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 石头、 豆包、 装有 40 50热水的杯子、 音箱、 盲道图片等。教师准备: 学生材料(1 套), 班级记录单, 纸箱, 板栗。【教学过程】一、 聚焦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的身体, 了解了我们的身体结构, 认识了我们身体中的很多器官。 这节课, 我们继续研究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非常重要, 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板书课题 : 通过

3、感官来发现)二、 探索(一) 认识感官及其作用活动一 我说你猜1 教师出示一个暗箱(箱子里装有板栗), 让学生猜一猜箱子里装了什么物体。 要求:(1) 一名同学闭上眼睛, 用其他感觉器官感受箱子中的物体, 并描述物体的特点。(2) 其他同学根据这个同学的描述, 猜测箱子中的物体。2 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3 讨论: 说一说, 你刚才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这些感觉器官的作用是什么?注意: 用手摸一摸, 感觉物体是硬的。 教师要告诉学生这种感觉不是手感觉到的, 而是手上的皮肤感觉到的,第 2 页 共 13 页 皮肤是触觉。4 提问: 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感觉器官吗?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总结人的感觉器

4、官及其作用。设计意图: 通过使用暗箱, 帮助学生认识到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放入板栗是为了增加辨别的难度,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辨别能力、 表述能力, 进一步认识感官及其作用。6 提问: 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迅速识别出箱子中的物体?预设: 用眼睛看。追问: 眼睛能帮我们看到哪些信息?设计意图: 体会感觉器官能做到的事和不能做到的事。7 小结: 每种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收集到的信息, 但也有收集不到的信息。(二) 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 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活动二 看一看, 说一说1 谈话: 看来, 眼睛能够收集比较多的信息, 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物品(出示石头、 豆包、 装热

5、水的杯子、 音箱), 说一说, 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填写在记录单中。要求: (1) 每人选取一个物品作为观察对象。(2) 最后两列暂时先不填写。记录单 ( ) 组2 学生用眼睛观察之后汇报, 说一说自己这么想的理由。学生汇报时, 教师及时出示相关的科学词汇。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事实和头脑中的想象做区第 3 页 共 13 页 分。活动三 验证自己的想法1 用五种感官观察这四种物品, 并填写记录单(最后两列)。2 讨论:(1) 用五种感官观察和只用眼睛看有什么不同? (2)我们“通过看想到的” 都正确吗? 解释一下原因。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

6、无法接收的信息, 而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对事物加以认识。3 小结: 每种感官都有自己的功能, 每种感官都有无法获得的信息, 综合物品 眼睛看到的通过看想到的用五种感官感受到的想和实是否完全一样运用多种感官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三、 拓展活动四 不一样的道路1 出示盲道图片。2 学生尝试说出盲道的作用。3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科技产品? 它们对残障人士有哪些帮助?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可以认识到感觉器官的重要性,了解科技产品对残障人士的辅助作用。四、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认识到每种感官都有自己的功能, 每种感官也都有无法获得的信息,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才能对

7、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第 4 页 共 13 页 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教学目标:观察与比较1、 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看、 听、 闻、 尝、 摸等一系列的方法。2、 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 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3、 通过学习, 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 可以更确切、 更全面的了解事物。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 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 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

8、重要性。教学准备:水果若干、 仿真水果若干、 玻璃杯、 滴管、 酱油、 自来水、塑料桶、 大毛绒玩具、 小毛绒玩具、 铅笔、 橡皮、 钥匙、 图片等等。预习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 发现事物的特点。第 5 页 共 13 页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同学们,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 , 知道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利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世界。2、 揭示课题: 3、 观察与比较二、 聚焦教师引导: 感觉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

9、 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三、 探索(一) 探索实践一1、 教师出示课本第 31 页的上面两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 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2、 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 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3、 全班交流, 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 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 颁发“火眼金睛奖”。(二) 探究实践二1、 教师引导: 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 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第 6 页 共 13 页 2、 出示器材: 一个塑料桶、 一个大毛绒玩具、 一个小毛绒玩具、一串钥匙、 一把小尺、 一个杯子、 一支铅笔等等。3、 测试方法: 一人

10、把物品丢进塑料桶, 测试者背对着塑料桶,根据听到的声音, 判断是什么物品扔进了桶里, 并说明理由。4、 教师强调测试的要领: 东西被扔进桶里的时候, 要高一点,发出的声音要响亮一点, 让测试者能够听到, 并以此来判断。 这个实验可以反复的对比来听, 同小组的每个同学都要有测试的机会。5、 学生分小组开始进行测试实验, 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测试实验情况, 并相机加以引导, 纠正不正确的做法。6、 全班交流讨论, 汇报测试的结果, 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7、 教师小结并表扬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听力比较棒的同学, 颁发“最佳听力奖”。(三) 探索实践三1、 出示实验材料: 玻璃杯、 自来水、 滴管、

11、 酱油。2、 实验要求: 往三杯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酱油, 然后按照颜色深浅排序。3、 教师强调实验要领: 玻璃杯中的水不能太少, 也不能太多,太多或者太少实验效果都不太明显。 酱油要用老抽, 生抽或者白抽效果都不理想。4、 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一人往玻璃杯中滴入酱油, 其第 7 页 共 13 页 他同学认真观察, 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5、 实验结束之后,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排序的, 按照什么方法排序的。6、 教师引导: 我们除了对杯子中液体的颜色深浅进行排序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序?7、 学生交流讨论: 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多少进行排序, 还可以对玻

12、璃杯中液体的咸淡进行排序(四) 探索实践四1、 教师出示情境题: 同学们, 老师这里有一堆水果, (相机出示一堆水果) , 不过, 这堆水果当中还有一些仿真水果, 看看谁能把仿真水果挑出来。 谁就能获得真正的水果奖品, 吃到真正的水果。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 可以把仿真水果挑出来?3、 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可以用手摸一摸, 真的水果摸在手上凉凉的, 而仿真水果没有这个感觉。可以用手掂一掂, 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 而仿真水果比较轻。可以用鼻子闻一闻, 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 而仿真水果是没有的。可以用手掐一掐, 真正的水果一掐, 果汁就会冒出来, 而仿真水果掐了也没

13、用。 4、 学生提出自己的辨别方法,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学生提出来的第 8 页 共 13 页 方法进行验证。5、 教师小结: 看样子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 大家的方法真是变化多样,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就把仿真水果给挑出来了, 你们可真厉害。 下面谁来说一说, 在挑仿真水果的时候, 运用了我们的哪些感官?6、 引导学生明白挑水仿真水果的时候, 运用了我们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 进一步复习学习的内容。四、 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 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 我们运用了多种感官来观察与比较不同的事物, 下面谁来说一说, 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 有什么好处呢?

14、2、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同学们, 运用多种感官, 对事物进行比较和观察, 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 更确切的了解。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 一定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测试与反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第 9 页 共 13 页 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能力目标:1 、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汇报探究方案,

1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8 支 30cm 长的塑料尺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 15cm 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测定反应快慢”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 10 页 共 13 页 1 、创设游戏情境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设计思想:好玩,好

16、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2 、创设问题情境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当中来。二、探究实验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2 、探究过程:(1 )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抓尺子的游戏需

17、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第 11 页 共 13 页 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2 )作出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3 )制定计划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讨论以下内容:1 、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2、抓住尺子时,应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吗?3、每个人的测量次数应该是几次?4、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高效率)5、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怎样设计表格?(4 )实施计划第 12 页 共 13 页 本节课共探究四个问题,所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分组选试验课题。做完实验后,小组长负责填写表格并计算出全组的平均值。教师巡回指导,观看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对操作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5 )得出结论由组长公布每一组的实验结果,并针对数字进行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