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59525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5.观察鱼一下动物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要的观察对象是陆生动物,在本课中学生将开展对水生动物鱼的观察。鱼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们的形态与之前观察的蜗牛有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如鳍、鳃等,这既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动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直接表现。聚焦板块通过“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观察探究。探索板块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运动和呼吸三大方面。通过观察鱼并将鱼画下来,发现鱼的身上覆盖着鳞片,长有鳍和鳃;认识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的嘴为什么会不停地一张一合,引

2、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除了观察鱼的外部形态以外,还要了解鱼的骨骼,初步认识鱼作为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研讨板块要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里用鳍运动,用鳃呼吸,它们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从而引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学生对鱼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结构,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借助“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的交流,很容易就能知道鱼的运动跟鳍有关,但是鱼靠什么呼吸还只是一个猜测,如何利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认识鲫鱼的鳃、鳞片、鳍等结构,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2.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鱼的探究过程,认识鱼的身体特征。2.学生能用图画、文字、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征。3.学生能对自己原先的观察记录做修正与完善。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对观察研究小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2.学生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鱼的形态结构,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珍爱生命,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会观察鱼的身体结构,理解鱼的呼吸和运动特征。难点

4、:学生初步感知鱼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大鲫鱼、大鱼缸、鲫鱼板书贴纸、鲫鱼呼吸微视频。学生:小鲫鱼、小鱼缸、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3 分钟)1.小朋友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是谁呢?出示鲫鱼图片。提问:鱼儿都生活在哪里?(预设:小溪、池塘、河里、海里、有水的地方)2.鱼儿需要生活在水中,这和它身体上的许多小秘密有关。3.揭示课题:观察鱼。(板书)二、探索:观察鱼的外形特点,画一条鱼(预设 15 分钟)材料准备:大鲫鱼、大鱼缸、每组 1 个鱼缸、每组 1 条小鲫鱼、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装着鲫鱼的大鱼缸:布置任务:鱼的身体

5、是什么形状的?鱼的身上长着什么,在什么地方?安静观察后在活动手册上把鱼画下来。2.小组长领取鲫鱼,开始观察鱼、画鱼,教师巡视指导,选取 2 幅展示。(巡视时,一方面需要提醒学生静静地观察,这样鱼在水中才能保持自然,有助于观察记录;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对鱼身体的细节描绘,培养细致的观察习惯。)三、研讨:交流鱼的身体特征、运动、呼吸(预设 15 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 2 张学生的画,分析研讨比较,概括鱼的整体结构。小结:鱼的形状大概是两边比较小比较尖,中间比较宽。前面尖的部分是头部,中间比较宽的是鲫鱼的躯干,最后是它的尾巴。2.引导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细致观察鱼的头部、躯干、

6、尾部。小结:头部:嘴、眼睛、鳃(鳃位于鳃盖内,一般观察不到,课前有条件可适当准备实物与图片,在课堂中展示,便于更好的认识)。躯干:鳍、鳞片(课前适当准备鱼鳞,认识鱼鳞的形状是圆形的,有点滑滑的)。尾部:尾鳍(鲫鱼身体上的鱼鳍数量较多,在分析到鱼鳍时,学生需再次仔细观察,认清鱼鳍的数量,一共为 7 片:胸鳍 2 片,腹鳍 2 片,臀鳍 1 片,背鳍 1 片,尾鳍 1 片)。3.在认识了各部分具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鲫鱼。思考交流:鲫鱼各部分结构对鲫鱼在水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主要交流运动和呼吸)。小结:鳍帮助鲫鱼在水中运动(可通过观察,利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各鳍的运动),鲫鱼的嘴巴一张一合,鳃一合

7、一张,嘴巴和鳃相互配合起来帮助鲫鱼在水中进行呼吸(可微视频展示鲫鱼的呼吸,进行教学)。四、拓展:展示鱼骨,完善鱼的画像(预设 7 分钟)材料准备:鱼骨标本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鲫鱼的内部有什么,出示鱼骨标本。2.出示前一课蜗牛的图片。提问:比一比鲫鱼和蜗牛的身体,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鲫鱼的身体内有很多的鱼骨,蜗牛的身体是软软的,没有骨头)3.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说一说对于鲫鱼有什么新的认识。根据这些新的认识,将自己观察所画的鲫鱼画像进行完善,并且带着这幅画在课后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鲫鱼。【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当学生静静观察鲫鱼后,让学生将鲫鱼简图画在活动手册第 12 页上。对于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用箭头和文字简单介绍鱼身上有哪些结构,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后续的拓展活动,需要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画同一条鱼,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样子之后,再进行尝试。【作业设计】1.我们在课堂上观察鱼的顺序是()。A.整体到局部B.局部到整体C.从头到尾C.交流2.鱼在水中嘴巴一张一合是在()。A.喝水B.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