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63008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Vo1.Nl07.戈炳雩LIBERALARTSFANS教育教学1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唐秀华(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中江苏如皋226534)【摘要】非智力和智力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应把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双管齐下,把学生培养成为智商和情商都俱高的人【关键词】历史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1O)Ol一009601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活动,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持续地提高

2、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的教学还必须依赖于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正确的动机,昂扬的激情,克服学习障碍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略谈己见.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有什么样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在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历史学的教学目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能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在学习过程中,每一章,每一节课的教

3、学目的也要明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2.学习动机的引导还必须唤醒,强化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尊重的需要.学生企盼学好一门学科是为了得到同学的尊重,老师的表扬,父母的赞赏,亲朋好友的肯定.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这种正常情感,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二是知识需要.当学生认识到历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时.就会产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学问题的愿望.因此.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并通过历史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等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三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学牛通

4、过努力取得成绩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新的认识和评价,产生一种体现自身价值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辩论,历史小论文撰写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二,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因此,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采取的方法有: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育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一堂课要有引人人胜的导入,丰富多彩的内容,留有

5、韵味的回味.教学时要史论结合,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体验,如利用精彩的故事,电影,谜语,典故;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趣闻轶事,哲理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还要锤炼教学语言,做到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趣味性与幽默性相并存,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加强学法指导.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儿填人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因此学习方法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并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感,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反之则产

6、生内疚,痛苦,厌学等消极的情感,随即降低或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如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吸取,教科书的阅读,解题答题的方法等,都应进行科学的指导.三,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一般与人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积极的师生情感能创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嗣,它既能感染,鼓励学生,强化学习需要,又能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使师生双方配合默契,最大限度地提高

7、教与学的效率.那么,如何密切师生情感呢?1.老师要有献身历史教学事业的精神.南于历史教师肩负着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人才,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重任.所以应热爱自己的专业,牢固树立从事历史教学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化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密切师生情感2.要有热爱学生的高尚品德.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也曾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对学生,要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要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的眼光.只有把自己的一片丹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感动与

8、信赖中不断密切与老师的情感.3.注意T作方法,培养师生情感.调查发现,积极的师生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密切师生情感.促进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师生情感转化为学习动力.为此,老师要做到言语亲切,温暖学生;目光和善,可亲可敬;表情自然,可信可赖;教学耐心,感化学生;人格平等,尊重信任.这样师生问心理相容关系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教与学的效率能不提高吗?四,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肯定.大凡学生都希望在教师的悦纳中尽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愉悦地学习,但是筛选式的教育却更易于制造学生学习的失败,挫伤学生学习的情感,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越来越缺乏热情.因而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成为学生的成功之母,创造出一个接一个更大的成功舞台;我们的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和悦纳学生:我们的评价要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前进,品德上的进步.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学生乐学,亲学,要学,善学的教育环境.从而长久地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总之.非智力和智力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把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双管齐下.把学生培养成智商和情商俱高的人,让我们的教育能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一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