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分析.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6579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内容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材内容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材内容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材内容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材内容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内容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案例名称不会变形的金刚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提供者王加全课时两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为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如蜕”,关注成长中的心理和情感。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几篇小说,理解小说的主题,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成长中的各种滋味,并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和帮助。通过阅读,让学生把握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学会鉴赏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掌握略读的方法。2、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技能与方法:1、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2、通过主题多样性的

2、思考,不断提高小组协作、探究能力。3、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人物丰富的情感变化,并获得较深入的情感体验,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小说所 “成长如蜕”这一主题,关注成长中的心理和情感。2、产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点评:教学目的是教学设计的灵魂,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确定是非常准确的,尤其是知识目标确定为:符合课程标准和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要求,目标动词的使用严谨,很明显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该设计的教学目标拟定参考了教育部新课程的考纲,作为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本人认为该设计值得商榷的一点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目标动词使用也许可以更准确

3、一些,避免过于空泛。另过程和方法的目标(3)(4)宜放在第二课时实现。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属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较纯朴,也有较高的求知欲,但因为语文积累不足,素养较差,阅读能力不强,概括提炼和表达能力不高,课堂节奏不能太快。点评:对学习者知识基础和认知特征分析较到位,能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结合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以学生自我阅读为主,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结合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主题。3、引入作者同类文章拓展阅读点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特征,能较好保证教学目的的

4、实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对重难点内容采用了引导式探究掌握学习教学策略、体验式探究等教学策略,对“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等部分难度较小的内容则采用接受学习教学策略。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搜索变形金刚相关视频以及作家毕淑敏相关资料,制作课件。2、引导学生上网搜索毕淑敏相关散文,以备拓展阅读。点评:教学媒体的选择恰当,充分体现所选择的媒体的必须性和高效性。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新课导入 播放变形金刚的FLASH动画再转入课题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兴趣(二)结合问题设计,分析文章性格 1、从情节入手感知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2、从行动、语言、肖

5、像、心理描写具体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3、细节中感受母亲这一人物的生动性。4、通过以上分析评价人物的方法请你概括一下“儿子”跟“丈夫”的形象特点。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候通过自主阅读,相互补充,相互合作来完成答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多角度出发,让学生知道母亲的俭朴、善良、宽厚、心地细腻、严厉等等特点是逐步丰满起来的,通过重点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进行能力转化,(三)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学生探究人物形象、小说主题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四)拓展阅读教师展示毕淑敏另一文章剥豆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感受作家散文风格教学流程图结束教师引导理解主旨、作者情感拓展延伸作业布置体会主

6、旨和作者情感学生深入讨论。教师点拨教师设置问题学生阅读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八、帮助和总结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点评:整个教学过程都重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和启发,问题串的设置富有启发性。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