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作业.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66078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学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献学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献学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献学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献学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献学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学作业.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献学第一讲 绪论: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含义经过几次演变?各有什么内容?起源:“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 演变:(1)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 (2)现代文献:今天我

2、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古、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 数千年来

3、,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文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可记录的内容与记录的工具、手段时)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

4、步而不断发展。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 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例如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古人只能在甲骨、简牍、缣帛上作记录;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古人只能凭手工抄写来记录文献。然而,正是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们又从文献中汲取、利用知识贡献于社

5、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而文献的继承、传播与创造性的运用,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之梯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历数十年时间撰成举世瞩目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占有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在成就的医家,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献的研究。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

6、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唐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历数十年,集唐以前医学文献之大成,先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编纂了不朽的名著本草纲目,被称为博物之通典,据统计,其直接和间接引用的文献达900余种。他们都是研究和利用古代文献的典范。又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古代病证、治法、方药的现代研究,无一不是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古典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 据上所述,文献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无论古今中

7、外,凡从事科学研究,都需凭借有关文献。古典文献在许多学科的现代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古典文献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2、古典文献学内涵是什么?“文献”一词的古典含义包括了两方面:一方面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方面指贤人,即那些博学多才得学者或熟悉掌故的人,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活字典”。3、现代文献的含义是什么?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包含一定的知识信息的图书和资料都是文献。4、论述文献学的感念、研究目的。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文献学研究的目的: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

8、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件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5、试论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即属于古文献学的基干,古文献学就建立在这些学科之上。目录、校勘、版本被看作是文献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另外,辑佚与辨伪、注释与索引,都是直接施加于文献之上,是直接对文献进行处理的手段,与文献学本身密不可分,也同样应属于构成文献学的基础学科。1、目录学是古文献学最先发展起来的学科。是文献学的基础。刘向刘歆父子大规模整理国家藏书的直接成果之一

9、,就是有了古代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和七略,以后历代类似的工作,往往都会有同样的成果,如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整理文献,清代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就产生了四库全书总目。今天类似的工作还在进行,如建国以来的几部大型的古籍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都是做了广泛的资源调查后编制的,同古代的做法有类似之处。是文献整理的结果。不过今天,目录学更多是作为因,对于一般文史工作者来说,掌握目录学不是为了编目,而主要是为了从事传统学科研究,是起指导门径的作用。清代史家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是其门而入。”(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集解分八十卷条)又说:“凡读书最切

10、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同上卷七汉书叙例条)类似的话,其他人也说过。章学诚所说“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也可以看作是对文献目录作用的一种概括。历代文献,浩如烟海,目录学是与文献关系最为直接的学科,与文献打交道,当然首先应当从目录入手。具体从事古籍文献整理,通晓目录学,有几个直接作用:一是可以加深对文献本身的认识,如通过书名,可以认识图书的性质和所属学科门类,古书常有同书异名或同名异书,不通目录就会发生混乱,通过各种书目中篇卷数的不同,还可以发现进而考定是否有残缺及是否经后人改窜;二是便于掌握校勘需要利用的相关文献;三是可以对涉及到的版本有正确的认识;四是可以辨别真伪

11、;五是可以了解存佚情况,六是可以对作者并进而增加对文献本身的认识。2、校勘学文献学起于刘向父子校雠中秘藏书,刘氏父子的校雠即今之校勘。是文献学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是对文献所做的带有根本性的工作。校勘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读书或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稿的文本,是要改正传写传刻造成的错误,恢复书籍的本来面目即作者原稿的面目,或使其与原本的差误减少到最低程度。读书应求善本,善本的标准就是符合或接近原稿,校勘不仅是使今新整理本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基本手段,而且还是鉴定一书是否符合或接近原稿即是否校勘性善本的一种可靠方法,如通过校勘发现某本不误或少误而他本多误,就可以证明此本较他本为善。校勘的结果最终会体现

12、在古籍的出版流传上。“无错不成书”,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汉文的特点,书籍在抄写传刻上极易出现差错,即所谓“误、衍、脱、倒”,所以从刘氏父子开始,校勘就成为整理文献的一个基本环节,历代从事此业者不乏其人。今天从事古文献的整理出版,通过校勘学的方法精心处理,恢复原书的本来面目,仍是古文献学领域的基本工作。校勘工作不仅是从事古代典籍研究的起点,而且也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起点,精密的校勘成果往往可以防止和杜绝许多无谓的失误,是获得正确结论的一个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勘学对于文史学科有一定的普遍作用。前人很看重掌握校勘方法对于读书的作用,王鸣盛说:“尝谓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

13、读,恐读多亦多误矣。”(十七史商榷自序)清末叶德辉甚至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观古堂所著书藏书十约)3、版本学版本学是研究图书版本的发生和发展,各个本子之间的异同优劣,制版和印刷的技术,版本的鉴别,装订的演变,以及研究版本学的历史等等,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它虽然也是直接与书打交道的,但过去与古籍整理还有一段距离,精通版本目录尤其是版本鉴定,不一定都是要做古籍的校勘整理工作,如旧书店从业人员、藏书家等。但是在今天,单纯对版本本身进行研究的条件已日益失去,出于收藏或经营目的的版本研究已经很少,版本学逐渐脱离了经营和收藏的范围,成为从事古籍整理的一项基本或者说是必备的技能。对于文献特别是古籍整理

14、校勘,版本也是重要基础。刘氏父子首次整理国家藏书,就是在广求异本的前提下完成的,不同版本的文字异同是校勘的主要依据。如果说刘向叙录不尽可信,在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中,已经提到不同版本的名称,如“诗云:有杕之杜,江南本并木傍施大,而河北本皆为夷狄之狄,读亦如之,此大误也”。其中江南本、河北本就是异本。后代负责任的校刻书,均要用到多种版本,如,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书本条就列举了所使用的二十多种本子。不懂版本的鉴定识别即一定的版本学知识,就无从选取善本,无法进行认真的校勘。当然,对于治学而言,懂得一定的版本学知识,读书用书时能够选择可靠的精善的本子,也可以避免出不必要的差误。4、辑佚与辨伪辑佚

15、是古文献整理的一个特殊的方面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不是对现存古文献的整理,是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亡佚的文献的整理。只要不是亡佚到片言只语都没有留下来,通过辑佚就可以让它部分的复活,至少能够起到豹窥一斑的作用。是对文献本身的一种再开发,也是传统的文献学的一种重要整理手段。文献辨伪是对古文献本身的深入研究,是对传世古文献学术价值的再评价。这是限于文献研究范围内的专门学问。古史辨伪也是建立在文献辨伪之上。5、注释与索引古书流传,因原记载过于简略,或是语言文字变化,会发生理解困难。注释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也是直接与古文献相关,属于古籍整理工作的一个部分。古代书籍产生后就开始有

16、注释,先秦时代的“传”、“记”以及稍后的“解诂”、“笺”、“注”、“集解” 等都是较早期的注释。由于语言文字在不断的变化,加之学术的发展,前人的注释有时并不确切,甚至误注误解之处,新材料新研究成果的出现,后代提出补充和修订,所以会不断有新的注本,文献注释还会延续,还会有新的发展。为文献编制索引是对文献的一种加工,是为了使文献方便使用。古代的类书是把有关的材料分类集中起来以便使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起了索引的作用。但是要抄录原文,还不是后代的索引只列人名、篇名、字词等的形式。后代具有现代形式的索引出现于清代,是乾隆时汪辉祖的史姓韵编,是把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姓名按通行的诗韵“佩文韵”编成的索引。

17、大规模地为古籍编制索引,是民国时哈佛燕京学社,重点是为十三经、纪传体正史、先秦诸子以及其他大部头的资料性古籍做索引。由于现代学术的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变化,今人已不能象古人那样整部的背诵古书或是看得很熟,古籍索引对于从事文史研究者,是必备的工具。只要传统的纸介质出版物存在,就仍需要索引。这也是与古文献直接相关的技能。二、古文献学的关联学科1、金石学、简帛(牍)学与敦煌吐鲁番学主要是出土文献,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现均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金石学在宋代已臻成熟,今天已衍生为古文字学,属于语言学;古器物学,属于考古学,等等。简帛学是近代考古学发展的产物。敦煌吐鲁番文书自发现以来,受到高度重视。这些都是专门的

18、学问,或者说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研究属于文史哲等不同的学科,但对它们的整理,仍要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属于古文献学的内容,因而在学科划分上,照顾到这一情况,把古文字学、敦煌学都划归历史文献学。2、语言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学分两方面,一是文献学本身就是为文史哲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坚实的文献基础,也就是建国后设置文献学专业的初衷,二是又需要文史相关学科的支持。语言文字学包括古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虽是语言学科,但本身就与典籍有密切关系,原是作为经学的附庸,相对于经学,叫“小学”。清代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在汉学家治经的推动下取得的。是整理古代文献特别是先秦汉文献的必备基础,因为早期的古籍,

19、多古字古音古义,不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下功夫,整理起来就会有困难,至于整理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古籍,更需要具备这类专门知识。当然,不必如语言学科作为学问,但应有起码的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古典诗词研究、韵文研究、中国文学史、断代文学研究等,是整理古代文学典籍所必需的课程,当然,由于其他古籍也是用古代文体写的,因此对于文献学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这方面的知识。整理古籍使用理校,要求整理者要通文理,懂得古代文体,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如校诗词,略知韵部格律,不押韵或平仄不调,就很容易判断有错。中国古代史及断代史、文化史、思想史、史料学、历史地理,等等,也是整理历史方面的古籍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整

20、理其他古籍对历史也应有所了解,如古籍中涉及到大量的典故,比如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古代地名等,不熟悉有关历史知识,很容易出错。、其他如哲学、艺术、民族等以及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古籍,也需要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当然还需要各学科的专门知识。6、谈谈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1.从事古籍整理或研究必须选择恰当的底本。2.必须认知古文献知识,方有助于学习、交流、研究。3.校勘求其源,标点求其准。4.可使从事古代文史哲的研究者获得最佳读书和研究的门径。简言之,学习古典文献的价值在于:1.从读书上来讲,可以明版本、精校勘、知源流;2.从写作上来讲,可以帮助查阅资料,援引典故。第二讲 文献的载体(关于古典文献的

21、载体与类型)1、 填空自从人类有意识地使用符号或文字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便有了承载这些符号或文字的物质载体。我国载体的使用大体有甲骨、陶、金石、玉简牍、缣帛、纸以及现代的音视载体等。近代对甲骨文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甲骨四堂”,分别是: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2、 解释: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板称作“牍”。其中一尺见方的牍称为“方”。帛书,是指把文字记载在帛上的书。线装书,是将印好的书叶正折,版心向外,采用两张与书叶大小相同的纸作书皮(封面),分置书册上下,即上面一张,下面一张,然后打眼订线即成。线装书成为古书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装帧体式。第三

22、讲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1、 文献形成的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文献作为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就其来源进行考察,可以分为著作、撰述、抄纂和翻译四类。文献学中的“著”、“作”,是指具有独到的观点、独创的体系、独立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文献作品。文献学中的“撰述”,指的是整理。这种整理,含有加工、提炼的意思,实际是二次创作。把文献抄录汇集,并按照一定体例加以编排成册,称为“抄纂”。编又叫纂、辑。是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其重要特点是原始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不加改窜。一般要求注明出处,当然也有不注出处的。翻译,是 把一种语言的文献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献,是一种独特的文献形成方式。2、 文献流布的途径有哪些?流布的方式主要有:讲唱、镌刻、抄写、印刷、摄影、微机输入及激光扫描等。3、解释:1.序文:是全书的纲要,常置于全篇之末。如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2.大小序:大小序本指毛诗的序文。“小序”列于每篇的开头,解说诗的主题。“大序”为全诗的总纲。第四讲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1、 填空周代已有较完备的藏书制度。西汉官府藏书空前丰富,而且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整理。2、 简述历代文献散佚的原因。3、 列举自己知道的十位藏书家的藏书情况、及其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