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70081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认识地球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 )A.南北两极 B.赤道 C.回归线2.本初子午线是指( )D.极圈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东经 160经线3.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也相等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D.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最后能回到原点4.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 B.西方C.南方D. 北方5.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 N ,116 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OOA.北半球、中纬度 B.东半球、

2、高纬度 C.西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高纬度6.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A.表面积 5.1 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B.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四十万米C.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D.表面积 5.1 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731 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以 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 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

3、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8.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C.西经 20经线D.180经线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赤道16010.阴影部分位于( )B.本初子午线C.西经 20和东经 160D.东经 20和西经A.东半球11.某地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A.(160 W ,23.5 S ) B.( 20 W ,60 S )B.西半球C.跨东西半球D.北半球)OOOOC.(20 W ,60 N)OD.( 160 E ,30 N )OOO12.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依次

4、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 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东D.出发点以北二、读图题:1.写出 ABCD 的地理坐标:AC、BD、2.A 点位于 C 点的方向,B 点位于 C 点的方向。3.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位于高纬度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4.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位于中纬度的是 是。认识地球一课一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赤道周长为四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故选B.2.B.解析:本初子午线也就是 0 度经线,从 0 度经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了 180 度,东经 180度和西经 180 度重合成一条经线。故选 B.3.

5、A.解析: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直至缩为一点;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会到达极点,想回到原点,必须改变方向。所以 BCD 是错误的。故选 A.4.C.解析:北极点的前后左右都是南,南极点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故选C.5.A.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0 度至 30 度为低纬度,30 至 60 度为中纬度,60 至 90 度为高纬度。据此判断,北京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故选 A.6.C.解析: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 6371

6、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故选 C.7.A.解析:经度的划分是以 0 度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度,向东向西越来越大;纬 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 90 度,向南向北度数越来越大,极点的度数为90度。故选 A.8.B.解析:本初子午线,也就是 0 度经线,由此线向西向东各划分了 180 度。此线以西为西,以东为东经。故选 B.9.C.解析:任何一组相对应的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从海洋上穿过,避免了以 0度和 180 度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故选 C

7、.10.C.解析: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本图纬度是南纬度,经度是西经度。南纬度可以确定阴影部分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本图的经度是西经 5 度至西经 25 度,可见是跨东西半球。故选 C.11.C.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可以判断位于西经 20 度;中高纬度的分界是 60 度纬线,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可以判断位于北纬 60 度。故选 C.12.B.解析: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 1000 公里,看似是前行了

8、一个正方形,但是纬线的特点是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越往南北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因此,此人会回到出发点以西。故选B.二、读图题:1. A.(80 N ,140 E ) B.( 40 N ,140 W )C.(20 N ,140 E) D.( 20 S,OOOOOOO140 W )O2.正北 东北3.A、B、CDB、DA、C4. C、D解析:B A 第一步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的代号: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A.(80 N ,140 E ) B.( 40 N ,140 W )C.(20 N ,140 E) D.( 20 S,140 W )OOOOOOO

9、O第二步:判断方向如图,可以看出 A 点在 C 点的 N 坐标方向,即 A 点在 C 点的正北;B 点在 C 点的东北。第三步:根据经纬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难点: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判断方法:西经 20 度以东到东经 160 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 20 度以西到东经 160 度以东为西半球。故 ABC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BC,位于南半球的是 D 位于西半球是的 BD,位于东半球的是 AC。第四步:低、中、高纬度的判断0 度至 30 度为低纬度,30 至 60 度为中纬度,60 度至 90 度为高纬度。所以 ABCD 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CD,位于中纬度的是 B,位于高纬度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