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71127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问题。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杠杆的应用二、新课教学(一)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1提出问题看图 6-37 问题: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跷跷板为什

2、么能平衡?跷跷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2设计方案讲解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成水平状态,我们可采取转换法。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进行实验研究。每 2 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设计如下:(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可要求课后思考。(2) 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3) 重复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4) 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

3、3.进行实验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4.分析论证讲解:杠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L 和 L 叫做力臂;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杠12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平衡。对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比例

4、式,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5.拓展与练习如图 6-37 中大人重 750N,小女孩重250N,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 0.5m 时, 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二)生活中的杠杆引入: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设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 642: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教师举杠杆撬球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画出杠杆撬球中的各种物理量。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在分析支点时,

5、我们可以假想杠杆发生转动,杠杆围绕哪一点转动,哪一点就是支点。力的作用线就是从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从支点 O 向动力 F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动1力臂1 ,从支点 O 向阻力 F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阻力臂 L 了。画力臂22实际上就是作一个点到一条线的垂线。作力臂的步骤:( 1 )找准支点;( 2 )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 )标出力臂。必须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图所示中,不能把 OA 和 OB 作为动力臂和阻力臂。例题: 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

6、和阻力。如:铡刀、瓶盖起子、独轮车、铁锹等。由 4 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讨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它们与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三、课堂练习1画出下图中 F和 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与 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 20cm,AB 长 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 200N 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四、教学小结认识杠杆,并介绍了杠杆的几个重要概念,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 F L F L ;,杠杆的

7、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1 12 2五、作业安排板书设计:一、杠杆: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2 、杠杆的 5 要素: 支点 ( O ) :动力 ( F ) 阻力 ( F ) :12动力臂 ( L ) :阻力臂 ( L ) :12二、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 L F L )1 12 22、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教学反思:我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突出两点:第一,从生活中的杠杆的共同特征引出杠杆的定义;第二,通过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针对第一点,

8、我注重突出“体验”。事先准备了一些教学用具,如扳手、剪刀、 开瓶器,让学生上台来体验这些工具的用途,从中引导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及杠杆的定义;学生对其感兴趣,且对杠杆有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课堂练习让学生对杠杆五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针对第二点,我先预设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设计。学生所得出的科学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后自行获得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先 “扶”着学生进入有效的研讨思路,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本课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我认为该课不足之处:学生实验时间过长,使得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内容没有归纳小结;实验器材良莠不齐,会造成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