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3单元.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72925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3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3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3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3单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知识点补充:第一单元角形是 锐角 三角形1、0.7 和 0.9 之间的小数只有 0.8.(x)解析:一位小数只有一个,小数有无数个。解析:2+3+4=9(份),相当于把三角形内角和平均分成 9份,即 1809=20;最大内角 204=80(锐角)10、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720,则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解析:720180=4(个),4+2=6(条边)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是(50)。解析: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所以( 180-100)2=50;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2、去掉小数点后面的 0,小数的大小不变。(x)解析:小数点末位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2、小不变。3、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x)解析:不一定,例 0.3=0.30.4、 0.8+0.9-0.8+0.9=0。(x)解析:0.8+0.9-0.8+0.9=0.9+0.9=1.8。(0.8-0.8=0)5、0.6 里面有(6)个 0.1(十分之一);2.36 里面有(236) 1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相等,那么两个锐角分别是(4 5 )和(4 5 )。解析:直角又两条边相等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0.8 的计数单位是(0.1),如果把它变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是(0.80)。解析: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0是.01(百分之一),三位小数的计数单

3、位是0.001(千分之一)。A、因为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之和等于直角(90),所以 A =90- C=90-58=32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3 和 30 都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小数,分别是(0 . 3 0)和(3 0 . 0 0)。解析: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8、用 0、3、6、9 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两位小数是(96.30),B、最小两位小数是(30.69).解析:.,最大就从大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已知三角形其中的两个内角,就可以求第三个内角,9、2.8 和 2.80 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x)解析: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不同:2.8 的计数单位是 0.1,2

4、.80 的计数单位是 0.01。=180-54-72=54知识点补充:第二单元C、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已知三角形其中的两个内角,就可以求第三个内角,所以=180-26-35=1191、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直角(90)之间的关系:(1)锐角三角形: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 D、(2)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解析: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两锐角之和等于直角。方法 1:4 和3 组成一个平角(3)钝角三角形:在钝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 方法 2:2、等腰三角形:(边)两条边相等,(角)两个底角相等;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等边三角形

5、:(边)三条边都相等,(角)三个角都等于60。3、三角形的高有(3)条。解析:三个顶点可以做3 条高。4、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解析: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 60。所以1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x)解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5、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x)。解析: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14、大于 90的角叫钝角。(x)解析:180 钝角 90三、 小数乘法6、有一个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析:如果是顶角是 60,底角也是 60 ,反之易然。7、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比小三角形内角和大。(x)解析:不论大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

6、80。8、在ABC中, A=40,B=C,则C 70解析:B=C,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1、小数乘法的意义 :a、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可以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如:2.35 表示求 5个 2.3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3 的 5 倍是多少。b、小数乘小数的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所以 180-40=140,B=C=1402=70。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 234,那么这个三 2、小数点搬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到原来积的 mn 倍。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明白小数点向左移动

7、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以此类推。m(m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n(n0)倍,积缩小到原来积的 mn 倍。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 倍( n0)(或缩小到原来的 n 倍 ),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n 倍(n0)(或扩大到原来的 n 倍),积不变。6、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如:8b,当b(=1)时,积等于8;当b(1)时,积大于8。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100 倍以此类

8、推。知识点补充:1、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 100 倍,积扩大(1000)倍。解析:10100=1000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0用”“2、一个因数扩大 10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 10 倍,积扩大(10)倍。解析:10010=1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去掉。 3、把10.34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是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

9、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1.034)。解析:向右两位,再向左三位相当于向左一位。4、把0.005 变成0.5,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扩大100)倍。例:7.45.06 的积有(三)位小数,3.180.05 的积有(三) 5、两数相乘,积一定比任何一个乘数大。()解析:不位小数。7.45.06=37.444,两个乘数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3.180.05=0.159,两个乘数共有四位小数,积就有四位小数,但是小数末位的 0.080.05=0.004,少掉一位小数,所以积就有三位小数。一定,如10.5=0.56、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 倍,要使积不变,

10、另一个乘数应缩小到原来的(10 倍)。解析:要使得积不变,扩大和缩小必须是相同的倍数。4、小数乘法的法则 :a、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如:7、0.890 和0.89 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度不同。()8、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让两个乘数的(小数点)对齐。9、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值是5.7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6.2X0.3 看作62 3 相乘的积是186,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 (5.704),最小是(5.695)。解析:近似值是四舍五入得X就从186 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还原成小数

11、乘法的积1.86。(小数乘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在点小数点时注意,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如:来的,最大的是比5.70 大,四舍的只有5.704,最小的是比5.70 小,五入的只有5.695。10、0.96 去掉小数点,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多 99 倍,()解析:这个数是 96,原来的数是 0.96.还有一种说法:这个数是原来的数的 100 倍。0.04 0.2=0.008,在8 的前面补两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X数部分也写一个0。b、小数乘法估算:先将两个因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然后再相乘。c、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 右两

12、级运算,先二后一;有括号的,先里后外。d、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等。11、无限小数比有限小数大。()解析:不一定。12、一个数的 1.05 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解析:不一定,这个数必须是 0 除外。13、3.50.6 的积一定比 3.5(小);9.61.2 的积一定比 9.6(大)。解析:乘一个比1 小的数,积变小;乘一个比 1 大的数,积变大。14、根据 7125=1775,写出下面各题的积。7.12.5=(17.75)2 位小数0.71 2.5=(1.775)3 位小数5、乘法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m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n(n0)倍,积扩大0.710.25=(0.1775)4 位小数 0.0712.5=(0.17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