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77082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XXX 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 *中医诊所传染病管理制度一、执行职务的诊所负责人、店长为疫情管理人员并兼任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三、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 24 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

2、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应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妥善保管,并不得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四、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并应当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必要时, 跟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有密切接触者还应当在

3、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五、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定期进行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六、疫情管理人(责任报告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列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

4、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八、传染病管理制度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确保传染性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加强传染病的科学管理制定的专业性部门规章制度。 九、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调及采样工作。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流鼻涕等)监测工作。建立检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