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88960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19-2020 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青山不老创新教案课前:同学们,为了庆祝祖国 60 华诞,前段时间,全国举行评选活动,这些人之中,有共产党战士雷锋,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全国人民的楷模!让我们心怀感动,走进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出示“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一、导入发现一道风景在评选“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中,一大批英雄劳模们的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获得一致公认。而出乎意料之外,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这个手端一杆旱烟锅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

2、的新闻记者梁衡,他是这样描述的:老人姓高,名富。我对他怀有无尽的敬仰。这个平凡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梁衡(齐读)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山野老农,走进这座不老的青山。(师板书课题)二、初读感悟一片情怀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有感触的地方可以用简单的符号做上记号。2.每一个荣获“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呢?能用一个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吗?这是老师昨天布置的预习题:(出示感动中国推荐表)【入选主题】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入选理由】文中哪些叙述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划一划,再想一想为什么。3.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感受。来,现在谁愿意把

3、自己的观点说给大家听?老师有一个要求,发言的同学要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自己的观点。4.交流预设:绿化、种树、环保、奇迹、奉献(学生上台板书)5.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你们精彩的发言既道出了心中的感动,更谈出了自己感动之后的思考,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对照板书小结)的确,这位山野老农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6.昨天预习的时候,老师还布置大家思考:我在阅读中最难理解的问题是什么?(展示学生的预习单)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有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的,第 1 页 共 5 页 也有探究文章的表达方法的,也有询问这位老人具体情况的,老师梳理了一下,主要有这些问题(出示)“肆虐”是什么意思? “另一种东西

4、”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反复写这片青山绿意盎然的景色?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老人的“老”呢?老人六十五岁时为什么会想到栽树?为什么说老人十五年的付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为什么他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呢?为什么青山不老呢?小组里先交流交流,哪些问题你们可以通过集体智慧马上解决,那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分享成果。再想想:在剩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中,你认为哪些问题最重要、最值得研究?哪个问题应最先解决?(点红“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成了我们班同学们遇上的热点问题。三、细读体验一段人生聚焦“奇迹”为什么说老人十五年的付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你是如何理解“奇迹”的呢?默读课文1-4 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叙述

5、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划一划,再想一想为什么。“十五年创造的奇迹”(一)第一层面:从数字理解“十五年创造的奇迹”出示句子: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师:你从这些数字上去理解奇迹,这是最直接的正面描写。1.自己读读这句话,哪个数字引起了你的思考呢?十五年,多么漫长的坚持,多么执着的追求啊!你能想象一下 3700 亩大约有多大吗?2.让我们看看这么数字吧!三千七百亩相当于 65 个实验小学的总面积。相当于 50000 个普通教室的总面积老师还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以每 10 平方米载一棵树计算,需要栽种 246790 棵,第 2 页 共 5

6、 页 十五年平均每天栽种 45 棵。读了这些数字,你是如何理解奇迹的?3.让我们在数字中感受这个“奇迹”,齐读: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二)第二层面:从大环境中理解“十五年创造的奇迹”师:你是从晋西北大环境这个侧面描写去理解奇迹。真会另辟蹊径啊!1.晋是山西的简称,在我国的北部,读读这段话走进晋西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点拨理解:肆虐、盘踞之地、县志载2.瞧,这就是晋西北!(播放干旱、霜冻、沙尘暴的图片)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

7、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每年有 800 万多亩农作物受旱,每年无霜期仅有 104 天。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400 万亩土地沙化,1000 万亩水土流失。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对奇迹有了哪些理解?(点拨:竟)3.(引读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三)第三层面:从小环境中理解“十五年创造的奇迹”师:你又从另一个侧面描写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来理解奇迹。真有一双慧眼。1.从六十五岁到八十一岁,整整十五年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八十一岁的老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让我们走进他的晚年生活。(出示第三段)谁来读读这段话,

8、其他同学用心听,哪一个生活细节的描述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灵呢?2.预设:艰苦宁愿放着眼前的清福不享,却甘愿守着这份艰苦。孤独老人是最害怕孤独的,而且越老越害怕,宁愿放弃天伦之乐,甘愿独守着这片青山。3.十五年,守着艰苦;十五年,守着孤独。(引读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用有限的生命实第 3 页 共 5 页 现了无限的价值。创造出的是一个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十五年奇迹的背后”1.师:在这个了不起的奇迹背后,有谁又知道这十五年的辛酸往事呢?让我们走进“十五年奇迹的背后”。在梁衡的采访中发现了村干部的工作手记中有这么几页内容:(出示手记

9、)1970 年 3 月 5 日春天的晋西北,还是一派荒凉的土尘。去年的霜冻还在我们的黄土地上盘旋,西伯利亚大风像冬日般肆虐着。望着这片日益荒漠的土地,陷入了沉思于是,他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了1974 年 9 月 21 日老人唯一的女儿又从城里回来,劝他回城了。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没见着最后一面,就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乡亲们也觉得老人该享享清福了,种树的活儿太苦了。老人敲着旱烟锅坐在小院口,望着绿风荡漾的山沟,思索着老人还有宏伟设想让我们闭上眼睛,走进其中的一天,静静地去想象老人当时的情景,走进老人可敬的心灵世界,动笔写下来。2.交流,小结齐读句子: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

10、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是生命的归宿。他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3.十五年的每一天都是感触人心的一天,十五年的艰辛换来一片不老的青山。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再次出示绿意葱茏的青山图片)推荐一生朗读第一段,全班齐读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4.于是,在晋西北,这块曾为无数革命先烈立下纪念碑的土地上,乡亲人立起了第 4 页 共 5 页 一块特殊的石碑,那就是“造林功臣碑”,上面镌

11、刻着这样的文字一位山野老农,一座杨柳青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他栽树老人高富,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花儿永远这么红!青山永远不会老!5.(出示学生的问题单)此时,再让我们回头看看之前遇上的那几个热点问题,你是否解开了这些疑惑?交流(上台板书关键词语)还有一些问题也许是我们这堂课一时所解决不了的,比如那就让我们将问题带出课堂,和同伴到课外去探究其中的答案,好吗?6.(出示“感动中国”图片)青山不老,“感动中国”,这位 81 岁的老人向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一个关于绿化的故事,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对照板书梳理)这个黄土地上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山野老农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四、提升铭刻一种记忆1.“青山不老,精神永存!”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造林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推荐大家阅读这些文章: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野人”张侯拉2.每个人物,都有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故事。用心地动手为他们也制作一张“感动中国”的推荐表,与大家一起交流。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