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过年习俗.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0790171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锦过年习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盘锦过年习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盘锦过年习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盘锦过年习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盘锦过年习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锦过年习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过年习俗.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盘锦春节期间民俗活动简述概述满族文化在盘锦地区影响较深。从小年腊年二十三开始,就开始有了年的感觉。家家要打扫房屋,也叫“扫房”、“收拾屋”,把所有布质用品要清洗干净,清扫屋内灰尘,有辞旧迎新之意。本地区较为重视人情往来,所以采购年货成了年前必不可少的活动,一是用于整个过年期间自家食用,二是用于拜年的礼品,这一部分的年货在年三十之前送完。过了年,就是直系亲属的相互拜年活动啦,如回娘家等。条件好的,小年之前要杀头猪,请客(qi),叫“来往”(可以理解成在过去一年对主人有帮助的朋友),上贡(把猪头作为贡品,对象多为保家仙),到了年三十贴窗花、对联和福字、挂灯笼。腊月三十过年,一家人要呆在一起守岁,一

2、般多为二顿饭(两次正式用餐),中午饭比较正式,必有鱼和鸡,取意年年有余、岁岁吉祥;晚上要守岁,”午夜黑儿”也就是年三十的晚上,要吃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明年要交好运。用餐前要祭祖,面对保家仙和祖宗牌位焚香、上供、叩拜。初一不出门,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磕头拜年,小孩子要有压岁钱,初二开始就要回娘家啦,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从时间上讲,从腊月初八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可算作过年。从民俗层面上讲,过年保罗了祭祀、商贸、饮食、人情往来、家庭聚会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最具影响力的民俗节日;从活动层面上讲,以家庭为单位,有聚、散两方面作用,让人们更有人情味,促进相互间情感交流。

3、期间主要民俗活动有:杀年猪简述: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杀年猪也标志着年的到来。此项活动在本地可推论到唐代之前,旧时物资紧缺,养了一年的猪就是为了过年吃肉和换钱,进了腊月,小年前后,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也叫“杀年猪”、“杀猪”。杀猪当天要请客(qi),叫“来往”(可以理解成在过去一年对主人有帮助的朋友),有地会连请两天,头一天要请朋友,第二天请直系亲属。剩下的猪肉会为春节期间包饺子、做菜、上贡(把猪头作为贡品,对象多为保家仙)做准备。定日子:杀猪在本地农村算是一件大事,因为一般人家每年也就是一次,几乎相当于

4、过节。要提前邀请掌刀的师傅,再定杀猪的日子,一般多选在小年前后。请客儿:确定好时间,主人要提前一段时间请客(qi),本地称叫来往,在一年中对主人有帮助的朋友要当面请,村里的老朋新友要提前告诉,直系亲属更不用说啦!杀猪当天充满节前的欢乐,杀完猪的同时就开始纯菜,结束后在家中围绕坐几桌,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在一起把酒聊天,孩子更为兴奋,场面热闹、有好吃地。一直到晚上才会结束。主要人物:男主人是首先要提的,作为主角,男主人要呼朋唤友,张落事儿,杀猪时还要帮忙,打下手,之后要有猪肉分门别类,放到大缸里冻起来。女主人在杀猪时,总是满面喜气,忙里忙外。自家猪养的肥,杀猪菜做的好,得到亲朋的夸奖,对于重

5、要的朋友和亲属要给分猪肉,也是女主人拿主意。掌刀的,也就是屠夫,杀猪的,他可是一个主要人物,杀的好坏直接影响猪肉的质量,杀猪后,他也会得到一部分猪下水,还要在主人家饱餐一顿。客(qi),这个词包括客人和亲属,对主人家来说就是客。杀猪请客也是主人对朋友帮助的回报,加之促进感情,因为杀猪是个体力活,要有很多人打下手,这时的客更象是自家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过程: 杀猪之前,女主人要烧一大锅开水,杀猪师傅在预约好的时间赶到,男主人早就邀请了几位身强体壮的汉子等在家里。把猪放倒四蹄用猪蹄扣绑紧,拿一根木杠,往猪肚子下面穿过,猪就抬了起来。开始杀猪、接猪血,等猪儿完全断气了,在猪后蹄上刮开一个口子,拿

6、出一根长有一米八左右的铁杆,从刀口往猪的不同部位捅。之后蜕猪毛,当猪毛大部分蜕干净时,屠夫用嘴往猪身上吹气,再用刀将猪毛刮一遍,用清水洗干净猪身。开膛后,女主人会催屠夫刮下一块猪后殿肉,准备做饭了。期间人们会对猪的重量估算,有时会压上赌注,之后女主人会在人们的称赞声中,露出会意的笑容,并不时与朋友开着玩笑。开饭时,人们围成几桌,开怀畅饮,好不热闹。酒足饭饱后,屠夫就根据主人家的要求,将猪肉分割开,亲属朋友都分多少,男女主人会在之前商量好,屠夫给分割好就行。观花灯盘锦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有灯展,老百姓都会涌上街头观灯,界时小吃、传统手工艺品摆满街头,叫卖声不绝于耳。具体起源可推断到民国期间,属于买

7、卖家的商业行为。过年时,人们会悬挂灯笼,红色的灯笼喜庆祥合,寓意吉祥。商家为了吸引客源,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办跷会、秧歌会等活动,在会场为了营造气氛,会悬挂更种灯饰。在夜色中尤为突出,久而久之,商家会做更加显眼的灯饰以吸引游人,以年为单位的发展,逐渐行成规模,一直属民间自发行为,规模逐渐扩大。发展至今。高跷、秧歌等却成了辅助项目,灯会己成为盘锦参与人数最多的民俗活动,被保留下来,鼎盛依然。1985年盘锦建市,在双台子区的灯展,数万人观看花灯,至今为人乐道。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第二天,清扫大街时,光被踩掉的鞋就收拾了一四轮子车,当时盛况用摩肩接踵己不恰当,规模可见 一斑。以2013为例,主题是“

8、以港强市新跨越、金蛇献瑞闹元宵”,在传统的元宵节当天,灯展分为“转型发展新跨越” 、“盛世兴隆凯歌扬”、“蛇舞阳春闹元宵”、“以港强市抒豪情”四大主题。同时还将举办舞龙舞狮、威风锣鼓表演、高跷秧歌汇演、灯谜等系列活动穿插其中。中心城区灯展区域确定为向海大道北起老建行岗,南至体育场东门,单侧距离1240米,双向布展距离2480米,按盛世盘锦、和谐兴隆、蛇舞阳春和转型发展四大主题进行展示,分别由市直(中省直驻盘)单位的24盏彩灯、辽河油田的13盏彩灯和兴隆台区的24盏彩灯三部分组成,共计61盏彩灯。盘山县的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以盘山县新县城广场为活动中心区域,共展出60盏灯,除灯展之外,盘山县还将在

9、正月十五晚推出高跷、秧歌汇演,地方曲艺汇演,猜灯谜、电影晚会,皮影戏演出专场,威风锣鼓表演等。大洼县以向海大道东侧云萍广场为活动中心区域,正月十五晚举办“盛世和谐灯谜焰火晚会”。共展出48盏灯,布展距离为单侧摆放1800米。除灯展之外,大洼县将在正月十五晚在灯展区域附近推出谜语竞猜、电影展映活动;在东湖“昆仑广场”进行烟花燃放等。双台子区正月十五晚以向海大道火车站前至东辽河大桥北段为活动中心区域,以“蛇瑞新春闹元宵,跨越发展惠民生”为主题,共展出50盏灯。除灯展之外,将在灯展区域附近推出灯谜和辽河之春歌舞晚会、太极扇表演、秧歌表演等。灯展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上下功夫,不奢华、不浪费。为

10、高跷秧歌、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积极搭建展示舞台,传统小吃,手工艺品参与其中,广大百姓游玩赏灯,乐在其中。据初步统计,元宵节当夜,盘锦市共有70万人次前来观灯。冬捕 作为一种生活习俗,盘锦的冬捕大约始自19世纪50年代,迄今已传承一个多世纪之久。这既是营生的需要,也是对河和鱼的迷恋,既是对传统生活的缅怀,也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盘锦以鱼肥蟹厚著称于世,对于本地的村民而言,冬捕不象夏天捕鱼,更象是一种虔诚,一份喜好。渔民需顶着严寒刨冰弄水,还要会地道手艺活儿,并非人人都操作得了。冬捕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主要体现在参与性。也许是天性使然,盘锦的人们冬天并不爱窝在家中,外出活动,冬捕也就可了首选。原因主要为

11、:一是在当地只有腊八之后,冰才能冻实儿,可以放心行走。一过腊八就是年,旧时人们储备年货,鱼必不可少,都是来自冬捕。二是如今的冬捕己不单单是捕鱼,而民俗活动成分大大增加,甚至于占具主导地位。冰嘎(冰上陀螺)、冰车、“单腿驴”等游艺项目。还有捕鱼前的祭祀活动。己成为过年前一个大型的民俗活动。目前,盘锦成规模的冬捕活动有三处,盘山县的绕阳湾、大洼县疙瘩楼水库、卧龙湖每年都举办冬捕系列活动。一网能够捕出多少鱼?头鱼有多大?这几乎是每个参与的人所关心的话题。第一届绕阳湾冬捕渔猎文化节一网上鱼2万多斤,今年预计能达到4万余斤。去年的头鱼重达20余斤,拍卖出10余万元的天价。在参加冬捕活动时,人们会欣赏是到

12、威风锣鼓、秧歌等表演,收获到,在冰雪之间守候着“鱼跃龙门”的满足和祝福。此外,“全鱼宴”、“全蟹宴”能撬动您的味蕾,冰嘎、冰车等游艺项目更让人乐在其中。 在盘锦冬捕之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赶簿。 具体做法是将柳簿插入破开的冰槽里,使之横贯整个河面,并在中间插出个“旋儿”。然后在河面上凿出错落的冰眼,人们同时把劳动耙伸进冰眼里搅水,氧气的充沛会使河里的鱼都奔过来。接下来再在前面凿冰眼,再搅水,如此反复,一直把鱼赶到接近柳簿的地方。再在先前插下的柳簿后面几米处,插下另一层柳簿,具体距离视鱼的多少而定。由于除了黄鳝会往后倒,余下的鱼如鲤鱼、鲫鱼等都是只走直道,不肯拐弯,于是鱼们就都被圈在柳簿“旋儿”里了

13、,此时拿起抄捞子就可以捞鱼了。 二是片钩,这种方式可单独用,也可配合着赶簿用。以赶簿法捕鱼,捕上黑鱼的时候少,因为黑鱼惰性很强,赶鱼时它们常会溜边儿,扎堆儿于河边,不肯趋向柳簿所在地。这时就可以在河边凿出个冰眼,将片钩伸进去,直接把鱼们钩出来。 片钩是一种古老的工具,需一根6米长的竹劈子,一端缀上1枚铁钩,名曰“头钩”;再顺序排下6枚,同缀在一侧,名曰“边钩”。然后在竹劈子的另一端,接上一根自然弯曲的长木柄,以其挥动竹劈子,因为竹劈子仅1寸宽,是软的,本身无法行动。长木柄之于竹劈子的作用,有点儿类似以鞭竿挥动鞭梢。相对于赶簿,片钩是一种孤独的冬捕方式,即使独自一人也可进行,而赶簿则是集体性的,至少需要十几个人的配合。 三是围网。 这也是集体式的冬捕之法:在河面上凿出一个入网眼,放网下去,再凿出一圈圆形的冰眼,用以驱鱼入网,然后在出网眼拉出网来。此法对河底状况要求较高,须平坦无障碍物。四是丝挂子。丝挂子是冬夏都可应用的网具。冬季里就需在河面上凿出一排冰眼来,在第一个冰眼放下丝挂子,让其在河里待上一段时间。再拉它出来,届时就会有一串串大鱼紧跟着上来。 盘锦地区民俗活动还有,买年货、扫屋、压岁钱、拜年、包饺子、祭祖等等,与其它地区文化特征雷同,此处不一一累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