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9122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Android应用与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课程,课程的开设依据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android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机制,使学生对android系统有全面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掌握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技能,将自己的应用移植到

2、该平台上或者在该平台上开发应用。 前导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后续课程:毕业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软件项目研发的不同阶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第三,通过对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

3、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 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 (二)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移动互联网行业认证

4、资格证书。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模块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Android基础知识(1)Android环境的搭建;(2)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3)编写一个简单的Android程序。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了解Android的特征、特色;(2)掌握Android环境的搭建;(3)熟悉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1)初识Android应用程序的五大基本组件;(2)近看Activity 的生命周期;(3)资源的创建管理和使用;(4)通过hello Word程序认知AndroidManifest.xml文件;(5)Android项目结构

5、分析案例。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掌握Android操作系统的整体架构;(2)了解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特别是activity的生命周期;(3)掌握资源的创建、管理和使用;(4)理解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的组织结构。设计用户界面(1)用户界面基础;(2)界面控件 (TextView与Edit Text 、Botton和ImageButton 、CheckBox和RadioButton 、Spinner 、ListView 、TabHost );(3)界面布局 (线性布局、 表格布局、帧布局、相对布局、 绝对布局);(4)菜单(选项菜单与子菜单、上下文菜

6、单);(5)界面事件(按键事件、触摸事件)。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掌握各种用户界面的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界面布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掌握菜单的使用方法;(4)掌握按键事件和触摸事件的处理。2D图形绘制与多媒体(1)Android图形基础;(2)动画实现;(3)给游戏加上背景音乐;(4)视频播放 。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掌握Android平台下的二维图形编程的相关知识;(2)掌握用MediaPlayer类和VideoView类播放音频和视频。3D图形绘制(1)三维图形基础;(2)绘制三维图形。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多线程管理;(2)3D图形绘制框架;(3)渲染管线。数

7、据存储与访问(1)简单存储;(2)文件存储;(3)数据库存储;(4)数据共享。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简单存储;(2)文件存储;(3)数据库存储;(4)数据共享。定位服务与地图应用(1)定位服务;(2)Google地图应用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掌握Android.location和Google Maps等类库的使用方法,了解申请地图秘钥的方法。测试与发布(1)测试项目;(2)本地化项目;(3)打包项目;(4)发布到App市场。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1)掌握国际化方法;(2)掌握Android项目单元测试的方法;(3)掌握Android项目打包与发布的方法。(二)学时安排表(学习情境

8、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模块学习情境(项目载体)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搭建开发环境搭建开发环境(1)Android移动开发平台简介;(2)在Eclipse中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3)Android开发工具的使用;(4)Android Virtual Device。4创建项目框架创建项目框架(1)创建/运行Android项目;(2)Android资源的创建与引用;(3)管理Android项目;(4)AndroidManifest.xml解析。4设计用户界面通信录界面设计(1)用户界面基础;(2)界面控件 (TextView与Edit Text 、Botton和ImageButton 、Chec

9、kBox和RadioButton 、Spinner 、ListView 、TabHost );(3)界面布局 (线性布局、 表格布局、帧布局、相对布局、 绝对布局);(4)菜单(选项菜单与子菜单、上下文菜单);(5)界面事件(按键事件、触摸事件)。302D图形绘制与多媒体视频播放器的制作(1)Android图形基础;(2)动画实现;(3)给游戏加上背景音乐;(4)视频播放。143D图形绘制两个立方体的碰撞检测(1)三维图形基础;(2)绘制三维图形。15数据存储与访问手机通讯录能够完成数据的增加、删除、编辑、查找等功能(1)简单存储;(2)文件存储;(3)数据库存储;(4)数据共享。26定位服务

10、与地图应用地图浏览程序(1)使用GPS获取位置;(2)Google地图应用。6测试与发布发布通讯录APP(1)Android单元测试;(2)Android项目的国际化与本地化;(3)数字签名;(4)打包项目。4复习、考试2总学时105四、课程实施本课程按照理论实践一体、课内外互补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通过课堂讲授、团队学习、个体辅导、展示交流、技能大赛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高职学生递进式培养。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

11、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该课程的考核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以及实践考核的方法。其中过程考核和期终测试两部分的比例为4:6。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出勤和每次实训课的实训完成情况,实践部分考核学生对教学案例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项目实训的设计能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核方式见下表。考核分类考核方式比例过程考核平时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自主学习10实践技能测试课堂实践10实训报告实训总结能力20期终测试期终测试上机完成程序设计60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硬件条件(1)多媒体计算机;(2)投影

12、仪及相关设备;(3)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二)师资条件本课程校内任课教师应通过本科以上相关专业的学习,并具备相关教师资格证书,同时还应有相关岗位企业实践经历。企业兼职教师应具备工程师等级以上职称证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相关要求。(三)教材编写 (1)教材要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移动应用开发的能力要求和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2)教材的编写应以真实项目为主线,按实际开发过程组织编写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于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教材的编写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来带动理论学习和编程技能的掌握。(3)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教师教、学生学的环节,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自主学

13、习。(4)教材的编写要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特点。(四)信息化教学资源(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与该课程标准一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实训场所。(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网上答疑和进行网上学习测试。(4)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5)推荐学习资源 http:/ http:/www.android- http:/ http:/ 1 名师讲坛:Android开发实战经典李兴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2 Android系统应用开发实战详解罗雷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