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793638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1暮江吟 |人教(部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品味文字之美彰显古诗魅力暮江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诗人构思巧妙,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图画。一 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 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 到审美的熏陶。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 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等等;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等等; 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3、 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 精妙。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4、 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积

3、累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物。五、教学方式方法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 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 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六、学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学生:自读古诗,了解作者。教学时数: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诗句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 2、白居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 语言通俗,大从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

4、。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 -暮江吟3、板书课题并解诗题,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二、互动展示,品味赏读1、初读诗,整体感知诗句画面(1) 让学生自由朗读,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注意 字的读音,停顿。(2) 再让学生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1(3)提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哪个词可 以看出来?”2、听诗,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诗句。播放暮江吟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诗。听完后告诉老师, 你看到了什么?3、品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1)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

5、半江瑟瑟半江红”学生朗读诗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用铺”“瑟瑟是什么意思?”“铺和照、洒、射等字有什么不同?”等等在班上共 同讨论比较探究,形成一定的共识,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小结:诗人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于历经了九百多年,我们 还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美丽画面,美美地吟诵吧待学生美美地读完后!(2 )拓展:“古诗中还有很多吟诵夕阳的诗句,有谁知道?”将自己积累到的诗句与学生分 享,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之焕的“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3)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分愉快,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 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 说说你的理解。”(补充说明“可怜”“真珠”的古今异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夜晚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总结评价,拓展提升1、 假设诗中所描绘的静谧景色出现在你面前,而你恰巧又心情很郁闷,你觉得你会去

7、欣赏这 幅大自然的天然制作吗?那么诗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这幅天然之作的呢,还能把眼 中所见付诸于那么美妙的语言?2、 诗人的心情很是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着跟诗人同样的情感。 诗人触景生情,吟咏此诗。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的读诗心情呢?3、 唱唱、画画诗如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画画(展示网上学生的画)诗如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唱唱(出示录音歌谱)诗为心声朗诵好的同学可以有感情或者表演地朗诵贺诗大家可以贺一首诗,把自己心目中的夕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夕阳西下红如砖,可爱石榴云里钻,深蓝天空点约霞,夕阳美景似奇观。)板书设计暮江吟江水傍晚: 瑟瑟 红2夜晚: 露珠 -真珠 月 -弓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