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9505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文档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东火小学 郜思媛一、对试题的认识本次测试试卷从试题的内容看,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从试题的难易程度看,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从试题的题型看,此试题题型灵活多样,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考察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此试题容量较大,对于差等生和手慢的学生时间上较紧张;写话题过于老套而且要求不够明确。总之,此试题是一份质量较高,符合学生实际操作的好试题。二、考试概况本次测试年级共有 85 人参加,从整个卷面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再加上有些中下等生学得较死,教师在平时训练不够,所以学

2、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三、典型错例分析。此题打破了以往看拼音写汉字的单一考察方式,把学过的生字放在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仅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还考察了学生对生字的运用能力。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对于我们平时得分率较高的生字来说,这次的得分率却大打折扣,细细分析失分的主要原因:1、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只停留在会写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达到会运用。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老师平时训练不够,尤其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生字的训练很欠缺。3、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分辨能力较弱,所以在运用过程中乱用、混用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填空。此题所考的五个题目都是本册书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都一一进行了

3、检查,但写到卷纸上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各班具体得分率如下:失分的主要原因是:1、学生的读背和写是两回事,背对不一定能写对。2、学生的拼音还不够扎实,由于在背写的过程中有很多没有学过的字,这时学生就会用拼音来代替,而有些学生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失分。3、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在补充填空时不是多字就是少字,造成了大量的失分。选字填空。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此题对于每个班来说,都应该很有把握,考前年级教师对于本册书中的四首古诗都下了大量的功夫,不仅进行了多次的背诵检查,而且进行了多次的背写检查,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各班具体得分率如下:失分的主要原因:1、学生审题不清,有部分学生误认为根

4、据画面写句子。2、教师在平时这方面的训练不够,运用知识不够灵活。此阅读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只要学生用心读文,仔细去找,就会找出答案。此题失分最严重的就是第 2 小题,题目要求学生依次从文中找出,然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这样去做。失分的主要原因是:1、学生做题习惯不好,不能综合考虑整个题目的要求。2、由于短文中第一种动物描写的句式和其他动物描写的句式不同,对学生答题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本次测试,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扎实,知识的运用还应该更加的灵活自如,学会分析和思考,学会审题和读题解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学生学习习惯更是我们低年级的重中之重。在今后的教学中

5、,我们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一地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是“磨刀不误砍菜刀”的关系。许多人的经历都证明,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成绩是不可能好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另外培养学生认真的审题习惯也是我们今后的一个主要任务。2、口头与笔头相结合,

6、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进而形成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总认为孩子会说了,也就会写了,其实不然。孩子从说到写还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一旁引导,这样每个孩子才能真正熟练掌握。另外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依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听、说、读、写、演等训练中逐步形成能力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到口头和笔头相结合,千万不能懈怠。3、抓住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契机,打破以往语文课上讲得多,练得少的定式,在课堂上加大题型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还需加大教研力度,在教研活动中研究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从而确定更有效的训练方法,这样学生练的多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