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797210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找空气 -青岛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找空气【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生知道了空气是存在的这种认知基础上,让学生主 动带着明确的目标“借助材料,找到空气”,让学生和同伴一起思考怎样借用 一些身边的材料找到空气存在的证据,从而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这样让学生形 成对证据的重视,形成证据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 力。【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对空气的已有认知入手,符合科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规律,以 此为切入点,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课堂上老师提供具有结构性的材料,可以帮 助一年级学生完成对找空气实验的设计,并能给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 设计出更多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的探究活动目标明确,而选择材料是自由 开放的,在

2、多个实验中搜集了空气存在的足够证据, 使得最后的结论归纳水到渠 成,而且在教师的引领下初步养成用证据表达的意识。这样培养了学生对证据 的重视,形成证据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2. 在主动找空气、证实空气客观存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培养其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形成证据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的科学 精神。【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去寻找空气。【教学难点】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去感知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学准备】塑料袋、玻璃水槽、粉笔、土块、海绵、抹布、水、牙签。【教学过程】一、 展示空气,激发兴趣老师让同学们展

3、示用塑料袋带来的空气,并让大家说出带的是哪里的空气, 肯定学生的回答。二、提出问题,方法引导:老师提出问题:你能想个办法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的空气的存在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方法,教师可以引导。1. 学生通过摸一摸、压一压,观察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压不瘪。肯定学生 的回答,就是通过塑料袋的变化,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 找到的证据并板书。2.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以在塑料袋上扎个洞,让空气流到脸上或手上, 感觉凉凉的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弄清楚方法并让所有同学两两结合试一试,感 受空气的流动。利用课件告诉学生方法以及使用牙签要注意安全。学生试着在塑料袋上扎洞,感受空气的流动。总结找到空气

4、的方法并板书。3.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还可以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扎个洞,观察现象证明空 气的存在。老师播放视频,并给出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老师总结找到空气的方法并板书。4.老师对三种验证塑料袋里空气的方法总结。三、实验探究,充实证据。1.提出问题:空气除了在家里、教室里、操场上、走廊里、上学路上等大 空间里,还会藏在哪里呢?出示塑料瓶、海绵、粉笔和土块,学生猜测是否藏有空气,产生验证的需 要。学生选择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分小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实验方法以及选择的理由。老师用手机播放实验时的视频、照片, 激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里有空气?学生观

5、察结构,从而发现藏有空气的秘密。四、深入探究,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材料里有空气?在学生说出材料后让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找到验证的方法。提出:水里有空气吗?学生猜测,老师让大家观察刚开始烧水时水里的泡泡,从而证明水里也有 空气的存在。2.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教师板书)。五、提出问题,提升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对空气提出自己还想研究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课后探究。zho kng q sh yn j l dn找 空yu kng q de d气 实 验 记 录 单mi yu kng q de d有 空气 的 打“”, 没 有 空气 的 打“”。实验材料塑料瓶海绵粉笔土块猜 想验 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