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是奇葩.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0151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学生是奇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学生是奇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学生是奇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学生是奇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学生是奇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学生是奇葩.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的学生是奇葩 人们常说学海无涯,但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又何尝是有涯的呢?和同事闲聊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在教学中,我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尝试突破传统,渴望自己的学生忘记下课的铃声,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安静的遨游书海。教学生涯是一条苦乐相间,苦乐相依的人间正道。我在这条道上已经走了好多年。一路走来,拾碎点滴的教学故事,捕捉课堂的零星精彩,蓦然回首,竟然发现,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道路上留下的不止是足迹,更是受益一生的财富。 镜头一:祖国长啥样? 教一年级时候,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篇赞美祖国的文章,当我们读到“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这一句时,有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

2、,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满脸诧异地问我:“老师,我是谁生的?”我当时很诧异,就直接回答她:“当然是妈妈呀!”她一脸疑惑,紧接着问:“那书上为什么说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呢?母亲就是妈妈呀!”我当时被问得哭笑不得,定了定神,我和蔼的对她解释说:“这儿是打了一个比方,意思是祖国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我们呀。”她又一眼兴奋,一脸天真,手舞足蹈地说:“那你在网上把祖国调出来,我们看看她长啥样?”我被雷到了,思虑片刻,我在网上打开中国地图,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祖国缩小了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又找出祖国风光的图片,告诉孩子们山川是祖国的身躯,森林是祖国的头发,河流是祖国的血液,大海是祖国的眼睛看着,说着,我发现孩子们入迷了,

3、他们的眼睛里满满的全是探索的光芒,这一节课我收获了孩子满意的笑容。 镜头二:什么叫关联词? 记得一次练习课上,有道题要求孩子们用“一就 ”写一句话,我让孩子们先自己写,写完后小组展示。结果在展示的过程中,有几个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我要一元钱就够了。我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完了。我再玩一分钟就去写作业。当我当着同学们的面告诉他们:这些句子不对时,他们马上理直气壮的问:“为什么?”我说:“一就是关联词,不能这样用。”他们又追问:“什么是关联词?”我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向他们解释,索性就告诉他们谁的是对的,谁的不对,可是孩子们很不服气,撅着小嘴说:“说不出为什么,那我们的也是对的!”我又一次无语,下课后我

4、把课堂上发生的事说给同事听,同事们先是大笑,继而感叹:你教的孩子怎么这么胆大!经过一番商量,我又走进教室对他们这样解释:关联词是不能单独成词的,你们的一会儿一分钟一元钱已经给一重新组词了,和就分开了,所以就不对。然后我再举了几个正确的例子对比着解释了一下,他们仿佛恍然大悟,错的心服口服。 镜头三:超值的尴尬。 二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是蜘蛛,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无意间说到“别小看蜘蛛,蜘蛛这种昆虫特别机灵。”话音未落,有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蜘蛛不是昆虫,它没有翅膀。”我被问懵了,还没等我细想,另一个小组集体反对,理由是:是不是昆虫与有没有翅膀没关系,有六只脚的都是昆虫。书到用时方恨少,我

5、也不敢妄下结论,好在教室的网络可以随时给我解围,我们立刻搜索查找有关资料,知道了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并有三对足,大多有一对翅。而蜘蛛有四对足,身体分为头部和腹部两段,所以蜘蛛不是昆虫!可是谁料,下午有同学带来了一本昆虫记,里面的确有蜘蛛呀,为了和孩子们一探到底,我们全班同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孩子们兴趣高涨,对昆虫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想到我的尴尬竟然换来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我觉得这次尴尬超值了。 镜头四:牛郎织女一天见一面。 最近在教学乞巧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我给孩子们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其中我提到这么几个信息:王母娘娘是七个仙女的母亲,她对孩子管教很严

6、;天上一天相当于地上一年。当我讲到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腾云驾雾去人间捉走织女,牛郎踩着牛皮,带着一双儿女紧追其后,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见此情景,拔下头上的银簪,在牛郎和织女中间一划,瞬间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从此牛郎和织女化作两颗星,隔河相望,王母娘娘深受感动同意让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故事刚讲结束,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人间一年等于天上一天,那牛郎和织女就是一天见一面呗,一天见一面不是很幸福吗?”没等我回过神来,又有同学质疑:“对呀,如果说的是天上的一年,那我们地上不得十年才过一次乞巧节呀!”还有同学说:“王母娘娘不是管教女儿很严吗?怎么织女的孩子都那么大了才发现织女不在呢?”七嘴八舌的问题问得我不能自圆其说,顺势推荐孩子们读一读我国的神话故事,期待从更多的书中找到孩子们想要的答案。看到这样的一群孩子你是不是也想到了“奇葩”这个词呢?我真真切切体会到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钥匙开启什么样的门。我想打开孩子们求知的欲望之门,我想开启孩子们畅游书海的快乐之门,我想帮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我想看着孩子放飞所有的梦想我觉得我的学生现在是奇葩,将来一定是奇才,我为有这样一群奇葩的学生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