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802310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hose bag is this完美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一下册)教学设计Module One Lost and foundUnit One Whose bag is this? 一、教材分析本模块以失物招领为话题,共分三个课时进行。本模块第一单元的对话是听说课型的新授课,其听说活动都是围绕失物招领这个话题进行,由失物招领这样一个场景引出,学生们在开学返回学校时,惊讶地发现失物招领处的箱子里有很多遗失的物品。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一一认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对话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轻松地导入了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一语法项目以及“Whose is this?” “Its mine.” “ Is this yours?”等相关句型。为第二、三单元的学习不仅

2、提供了话题和语境,同时也为学生们后来的学习扫清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美德,而且还能督促学生爱惜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单元的重点是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一语法项目的使用。难点是在特定语境下正确运用名词性物主代词,使语法知识的学习融入生活实践,培养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1) 学会词汇: glove, wallet, yours, hers, lose, mine, phone(2) 理解词汇: lost and found box, be careful with, from now on(3) 复习词汇: wel

3、come, crayon, whose, find,2技能目标(1) 能使用名词性物主代词谈论物品所属、寻找失物主人。 (2) 能通过不同目的的听,迅速提取有用信息。(3)能听懂,读懂,理解和复述整个对话。 (4) 能完成对话到语篇的信息转换,填写重要信息。3学习策略目标(1)借助点读技术,感知、领悟听力技巧和方法;(2)通过用英语与同伴谈论丢失的物品或寻找主人;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同时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5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准确使用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6教具准备视频课件、学案、点读笔等。

4、三、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一节以失物招领为话题的听说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在校园里,很多学生对于失物招领的观念比较淡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在班内设立一个失物招领处。本模块的对话就是由失物招领这样一个场景引出的。学生们在开学返回学校时,惊讶地发现失物招领处的箱子里有很多遗失的物品。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一一认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对话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轻松地导入了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一语法项目以及“Whose is this?” “Its mine.” “ Is this yours?”等相关句型。同时尽可能为学生们创设能够启发他们思维的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模拟在失物认领处

5、认领失物的场景并在全班表演出来。同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目标词汇和句型,让学生感受能成功运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的成就感。初一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词汇量,词汇准备是句型操练和口语输出的前提,所以笔者在进行第一活动时用头脑风暴等方式,结合点读笔与图片有目的地扩充一下易丢失物品的词汇,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在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关注名次的单复数,以便能准确运用。在听、说对话方面,笔者设计了借助点读笔,听对话抓信息,听且跟读对话,朗读对话以及小组活动等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听、看、说、读、论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认知和知识的内化,培养

6、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初一的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四、教学过程与方法I. Engage 投入1师生问好,通过点读标题,直接导出本课的主题. Whose bag is this?设计意图通过课题的导入,让学生对话题进行感知,让学生了解在这一模块以及这一单元中学习的中心是什么;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在本课中我们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什么2. 词汇预热与语音教学.通过图片点读,复习并且学习本课新的词汇和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同时,运用图片让学生学会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次性物主代词的用法。T: Whos

7、e bag is this?S: Its my bag. Its mine. T: Whose is that?S: Its Its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物品所属进行练习,复习已学过的词汇并且学习新的词汇。在这一环节中,主要目的是为下面的听力对话作词汇和句型及语言上的准备和铺垫.同时,使用点读笔教授单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注意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常见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等。3. 在free talk 环节,教师给出示范,引导学生使用 “Whose is this? Its Its。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近一步掌握物主代词的用法。同时感知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次性物主代词

8、的单数与复数。4运用点读笔听第一个对话,回答问题。Q: 1 Is the football Tonys? 2 Are the crayons Bettys? 3 Whose gloves are these?设计意图其目的是要求学生从听力材料中判断出物品是属于谁的,从而呈现新的句型。II. Practice 语言实践 1. 运用点读笔听对话,回答问题。第一遍听对话,了解对话基本信息,从听力材料中收集相关信息.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Who ? What are in the lost and found box?第二遍听对话,找到物品归属人,学习不同人称的名词性

9、物主代词。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match the people with their things.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不同目的的听,学生分别抓住了对话的基本信息和主旨大意。2. 运用点读笔跟读对话,指导学生注意元音字母单词的读音以及整句的语调。理解对话的内容,分角色分组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在读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学生们小组配合,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热情,并且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最终达到人人都张嘴,人人都敢说的效果.3. 对话回顾,根据对话内容应用所学的词,填写补全文章. 设计意图 熟悉

10、并巩固对话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同时也是对对话的主要内容的回顾和提炼.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些词汇.4. 小组分工合作用表格信息,尝试向他人转述课文内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本单元对话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转述对话,检测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物主代词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达到围绕本单元话题语境反复充分操练的目的.5设计游戏环节,通过guessing game,让学生准确描述出图片中的内容,在娱乐中体会与掌握物主代词的用法.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模式更易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学生的主体活动与愉快,轻松

11、,有序的教学环境相互作用,达到预定目标.III. Use 交际运用1小组活动环节,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拿出一件物品放在课桌上,各小组使用目标句型对桌上的物品进行问答练习,依次进行. A: Is this your pen? B: Yes, its mine. A: Whose pencil is it? B: Its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训练学生活学活用所学句型,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检验教师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途径。2 作业: 小组活动,根据本课对话分组做一个小短剧,体现所学知识.设计意图作业是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同时还能督促学生爱惜并保管好自己的物

12、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