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04181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8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2 页浙江省高考理综参考试卷化学部分解析选择题部分化学选择题部分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 四种元素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和 H O22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解析

2、:A 选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 错;B 选项,蛋白质是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 C、H、O、N 四种元素,B 正确;C 选项,蚕羊毛属蛋白质,为含氮化合物。合成纤维除含C、H、O 元素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腈纶含 N 元素、氯纶含 Cl 元素等,它们完全燃烧时不都只生成 CO2和 H O,C 错;D 选项,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大于胶体,大于10-7m(即大2于 100mm),D 错。答案:B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

3、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解析: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选项错。答案:B9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 Z 元素形成的单质。

4、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 丁溶液的 pH 为 13(25)。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 族C1 mol 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 1 mol 电子D1.0 L 0.1 molL 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 0.1 mol-1解析:根据题给的信息: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 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 L-1 丁溶液的 p

5、H 为 13(25)。可以推知甲为 Na O 、乙为 CO 、丙为 H O、丁为 NaOH 、戊为 Na CO 、己为 O 。2222232由此可推出 X 为 H、Y 为 C、Z 为 O、W 为 Na 。第 1 页 共 12 页1 第 2 页 共 12 页答案:C10已知电极上每通过 96 500 C 的电量就会有 1 mol 电子发生转移。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B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

6、量变化,得金属银的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 96.5 CC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沉 积 量 为 108.0属颗粒掉进铂坩收集网袋。若没有D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解析: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银棒作阳极,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待测电解池的阴极相连(见下图),D 选项错。答案: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 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

7、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OHOHCH2OHOHOHOHHHHC肌醇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 C H O ,满足 C (H O) ,因此,HH61262OHOHmnOHHOHHOHHOH均属于糖类化合物OHOOOOD1.0 mol 的最多能与含 5.0 molOOCH3CH3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解析:A 选项 ,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主链编号“最低系列”原则和“较优基团后列出”原则:该烷烃从左到右编号,甲基的位次分别为 2、5、6;从右到左编号,甲基的位次分别为 2、3、6。第一个数字都是“2”,故比较第二个数字“5”与“3”.因 53,故编号应从右到左。该有机物的命名为2,3,6

8、三甲基-4-乙基庚烷 A 错误。第 2 页 共 12 页2 第 3 页 共 12 页(1)关于最低系列原则所谓 “最低系列”是从碳链不同的方向编号,得到几种不同的编号系列,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的即“最低系列”。例如:该烷烃从左到右编号,甲基的位次分别为 2、3、3、8、8、;从右到左编号,甲基的位次分别为 2、2、7、7、8。第一个数字都是“2”,故比较第二个数字“3”与“2”.因 2 Co(OH) I332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 I KIO223C热稳定性:NaCl NaClO NaClO4D酸性(水溶液):HSCN H CO HCN23解析:根据氧化

9、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酸性溶液):Co O Cl Fe3+I ,A 选项错;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 I KIO ,B 选项正确;C 选项,2322223根据在热分解反应中稳定性弱的物质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稳定性强的物质,C 正确;D 选项,根据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水溶液):HSCN H CO HCN,正确。23答案:A非选择题部分化学非选择题部分共 4 题,共 58 分。26(15 分)大气中 SO 和 NO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 、Mg 、NH 、Cl 、+2+4-

10、2xSO 、SO 、NO 和 NO 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 份,进行如下实验:2-2-3432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 KI 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2份滴加 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 溶液,有3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 KMnO 溶液,不褪色。4已知:K (Ag SO ) = 1.2010-5sp24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 KI 溶液所发生反

11、应的离子方程式:(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 NO 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 NO 的 SO 气体,慢慢通。2入 O ,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 NO 的作用:。2解析:(1)从酸雨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分析,SO 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酸性条件下 SO 2-与 NO -是不能共存的。333从浓缩后所得的 4 份试液进行的实验分析可知: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 KI 溶液,呈蓝色,说明有 NO3或 NO -,(6I- + 2NO - + 8H+ = 3I + 2NO+ 4H O 或 2NO

12、-+ 2I + 4H = I + 2NO+ 2H O);第二份滴加用盐酸2322222酸化的 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说明有SO 2 ;第三份滴加 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24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 NH ;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 AgNO 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可能有 Cl 或 SO 2434(生成 AgCl或 Ag SO ,均不溶于稀硝酸),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 KMnO 溶液,不褪色,说明没有 NO ,-4224否则 NO -离子能与具强氧化性的酸性 KMnO 溶液反应,使 KMnO 溶液褪色(5NO - + 2MnO +6H = 5NO +32442

13、42Mn + 3H O)。所以,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SO 、NO 、NH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SO 、NO 。(2)22-+2-3-24342试液中滴加淀粉 KI 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I- + 2NO - + 8H+ = 3I + 2NO+ 4H O。(3)由于该试液中322存在着 SO 2 ,所以,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 Cl- 时要考虑排除 SO 2 的干扰。检验的方法为:取少量试液,滴44加足量的 Ba(NO ) 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 Cl-。(4)3 23据题目告知,是探究NO 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根据硫酸型酸

14、雨的形成的机理: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磺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 SO 释放到空气中,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催化作用下,SO22与氧气反应生成 SO ,SO 溶于雨水后形成 H SO 。因此当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 NO 的 SO 气体,慢慢通入33242O 时,要生成 SO 必须要有催化剂参与,所以 NO 应该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该是232NO+O = 2NO , NO +SO = SO + NO。22223答案:(1)SO 2-、NO -、NH + ;SO 2-、NO - ;SO 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434323NO 不能共存。若有

15、NO ,能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324(2)6I- + 2NO - + 8H+ = 3I + 2NO+ 4H O322(3)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 Ba(NO ) 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3 2第 5 页 共 12 页5 第 6 页 共 12 页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 Cl-(4)2NO+O = 2NO NO +SO = SO + NO ;催化剂2222327(15 分)物质(t-BuNO) 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 。2(1)当(t-BuNO) 的起始浓度(c )为 0.50 molL-1 时,实验测得 20时的平

16、衡转化率()是 65 %。列式计20算 2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一定温度下,随着(t-BuNO) 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已知 20时该反应在 CCl 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 1.9,若将反应溶剂正庚烷改成 CCl ,并保持(t-BuNO)442起始浓度相同,则它在 CCl 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正庚烷溶剂4中的平衡转化率。(3)实验测得该反应的 H = 50.5 kJmol-1,活化能 E =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a重要说明:这道题取材于浙江省 2010 年高三调研理综试卷第

17、 27 题,还是考试说明编写者在编写时将题的 4 幅能量关系图作了变动,还是在印刷时出了差错,使 A 与 C 两幅图,B 与D 两幅图变成了一样,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错误,没有合理的图可选了,也就没有正确答案了。现将原题给出,予以纠正。第 6 页 共 12 页6 第 7 页 共 12 页(4)该反应的 S0(填“”、“”或“”)。 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5)随着该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即比色分析),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于比色分析的仪器ApH 计 B元素分析仪 C分光光度计 D原子吸收光谱仪是。(6)通过

18、比色分析得到 30时(t-BuN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 t-BuNO 浓2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解析:(1)物质t-BuNO) 是2-甲基2-亚硝基丙烷二聚体。在正庚烷溶剂中会部分分解为2t-BuNO(2-甲基2-亚硝基丙烷),反应:(t-BuNO)22(t-BuNO) 。对于这种物质没有学过,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示的反应也没有见到过,很陌生,这就给解题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分解反应,一个可逆反应,只要按常规的化学平衡三段式方法解题就可求得20时平衡常数。(t-BuNO)20.52(t-BuNO)c00c转-x-2x2xc平0.5-x第 7 页 共

19、12 页7 第 8 页 共 12 页已知20时(t-BuNO) 的平衡转化率 =解得 X = 0.325molL-12由于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只有一种,因此也可以用下列方法来求平衡常数:已知20时(t-BuNO) 的平2衡转化率 =65 % , 则(t-BuNO)22(t-BuNO)平衡时: C (1- )2c 00( )2c a40.50.650.651- 0.652平衡常数K =)=mol L = 2.4 mol L-1 -1(0c 1-a0(2)一定温度下,随着(t-BuNO) 的起始浓度增大,即增加反应物(t-BuNO) 的浓度,虽然平22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 (t-BuN

20、O) 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是减小的。2保持温度20不变,保持(t-BuNO) 起始浓度相同,平衡转化率越小,K值越小。已知该反应2在CCl 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1.9,则(t-BuNO) 它在CCl 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小于其在正庚烷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24(3)由实验测得该反应的H = 50.5 kJmol-1,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排除能量关系图B和C,又依据活化能E = 90.4 kJmol-1,E H50.5 kJmol ,Ea与H的比例不对。而能量关系图D是合理-1-1a的。(4)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所以是一个混乱度增加(熵增)的反应

21、,S 0;而该反应又是一个吸热反应,H0,所以该反应应在较高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5)现代化学分析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用用于比色分析的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颜色深浅,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即比色分析),从而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pH计是测定溶液pH的仪器。(6)在图中绘出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先从图中30时(t-BuNO) 浓度随时间的变2化关系曲线上,分别查得1min、3 min、

22、4.5 min、8 min等时刻时(t-BuNO) 的浓度,然后按2(t-BuNO)20.052(t-BuNO)c00c转-x-2x2xc某时刻0.5-x求出1min、3 min、4.5 min、8 min等时(t-BuNO)的浓度,最在图上找出相应的点,连成平滑曲线即可(见答案)。答案:(15 分)( )2c a40.50.650.651- 0.652(1)K =)=mol L = 2.4 mol L-1 -1(0c 1-a0(2)减小 小于(3)D(4)较高第 8 页 共 12 页8 第 9 页 共 12 页(5)C(6)28(14分)过碳酸钠(2Na CO 3H O )是一种集洗涤、漂白

23、、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232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2滤液X控 温反应 静置30 min 过滤2 2Na CO (aq)洗涤 干燥232Na CO 3H O固体232 2已 知 : 主 反 应2Na CO (aq) + 3H O (aq)2Na CO 3H O (s) H 023副反应2223222H O = 2H O + O 2222滴定反应 6KMnO + 5(2Na CO 3H O ) +19H SO =42322243K SO + 6MnSO +10Na SO + 10CO + 15O + 34H O2442422250 C时 2Na CO 3H O (s

24、) 开始分解2322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2)步骤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和。(3)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或无水乙醇,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4)步骤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的有。AFe OBCuO23CNa SiODMgSO423(6)准确称取 0.2000 g 过碳酸钠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 50 mL蒸馏水溶解,再加 50 mL 2.0 mol L-1 H SO ,用 2.00010-2 mol L-1 KMnO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4430.00 mL,则产品中 H O 的质量分数为。22解析

25、:(1)恒压滴液漏斗一般用于封闭体系,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是为了使反应体系的压力不会由于滴加液体而增加。如果没有支管,反应体系只有一个口的话,不断加液体就会造成反应体系压力增加,会使液体滴不下来。所以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第 9 页 共 12 页9 第 10 页 共 12 页(2)由于50C时,2Na2CO 3H O (s) 开始分解,所以步骤(控温反应)的关键是控制温度,由于主反应是放322热反应,所以控制温度的措施有:采用冷水浴、不断搅拌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去,缓慢地滴加H 溶液,O22使反应缓慢进行、缓慢放热。(3)滤液X主要是过碳酸钠溶液,加入固体NaCl(电解质)或无水乙醇,能降低

26、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过碳酸钠析出(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4)步骤是洗涤,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冲洗去固体表面的水分,有利于干燥,可以防止产品溶解,降低产率。(5)Fe O CuO 是 H O 分解的催化剂,分析过碳酸钠的组成2Na CO 3H O ,可以推知 Fe O CuO 它们也会、23引起过碳酸钠分解。22232223、(6)根据关系式: 6KMnO45(2Na CO 3H O )23226mol5mol(2.00010-2 molL-130.00 mL10-3 L/Ml)nn (2Na CO 3H O ) = 0.0005mol2322m (2Na CO 3H O ) =

27、 0.0005mol314g/mol = 0.517g2322答案:(14 分)(1)平衡压强(2)冷水浴 磁力搅拌 缓慢滴加H O 溶液22(3)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4)洗去水份,利于干燥(5)AB(6)25.50 % (或0.2550 )29(14 分)化合物 A(C H O )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 B 和 C(C H O )。C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12 163882环,且苯环上有 2 种氢原子。B 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 G,G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2,元素分析表明,含碳 55.8 %,含氢 7.0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氧化 氧

28、化Br / P1) H O / NaOH浓H SO42BC22DEFG1) H O / NaOH2) H+A22) H+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G 的分子式:(2)写出 A 的结构简式:(3)写出 F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C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位二取代化合物;能与 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第 10 页 共 12 页10 第 11 页 共 12 页不考虑烯醇( C C)结构。OH(5)在 G 的粗产物中,经检测含有聚合物杂质。写出聚合物杂质可能的结构简式(仅要求写出 1 种):。解析:(1)由 G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9、 172,元素分析表明,含碳 55.8 %,含氢 7.0 %,可知 G 分子中含 C、H、O 的原子个数为:C:(17255.8 %)/12 = 96/12 = 8 ; H:(1727.0 %/1 = 12/1 = 12 ;O:(172 96 12/16 = 64/16 = 4 ;所以,G 的分子式:C H O 。8124(2)由题给的信息:化合物 A(C H O )经碱性水解、酸化后得到 B 和 C(C H O ),可知 A 为酯,水解12 163882后生成醇和羧酸,。据 C(C H O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含有苯环,且苯882环上有 2 种氢原子,可推出 C 为则 B 为醇(C H OH

30、)。又据 B 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 G。49由此可推知:B 为醇,连续氧化生成羧酸 D:C H COOH,根据37E 为 C H BrCOOH,E 碱性水解生成 C H (OH)COONa,酸化(H)后生成 F(C H (OH)COOH), 又根据 G 的分363636子式(C H O )可推知 F 是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缩合成 G。根据 G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峰。可推知8124G 的结构简式为:则 F 的结构简式为:A 的结构简式为:B 的结构简式为为:(3)F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根据题目所给的满足条件:是苯的对位二取代化合物;能与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推知有酚羟3C C基)不考虑烯醇(OH )结构。的 C(C H O )所有同分异构体有:882第 11 页 共 12 页11 第 12 页 共 12 页HOCH CHOHOHOCOCH32OCH=CH2HOCHCH2O(5)在 G 的粗产物中,聚合物杂质可能有:答案:(14 分)(1)C H O8124(2) CH3COOCH CH(CH )23 2O浓硫酸(3)2(CH ) CCOOHOOO+ 2 H O3 22OH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HOCH CHOHOHOCOCH32OCH=CH2HOCHCH2OO CH3(5)C C OnCH3第 12 页 共 12 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