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分.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05886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划分.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要:本文依据科学与非科学的定义以及现有的划分方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给出自己对科学与非科学的理解,同时对非科学与伪科学加以区分。关键词:科学 非科学 可证伪性 伪科学大纲:1.科学与非科学的定义;2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分;3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的关系 科学一词来源于古拉丁语seientia,其本意是“知识”、“学问”,与我国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词的意思相近 ,即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科学具有客观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其结论和结果应具有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非科学是指对客观存在,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未能作出客观的、系统的和规律性解释的学说,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1。由于科学是可以检

2、查的,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可以运用已存在的定律或客观事实进行论证或反驳,这就使得科学范畴里的内容并非由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或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而非科学的内容并不能找出一个自然规律或定律来予以证明,更多由人的主观思维决定,不满足检验性、可预见性、逻辑和谐性,由此科学与非科学就有了划分方法。 波普尔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别不在于它们是否可证实,而在于它们是否可证伪。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即原则上能够被一个或一组可能的观察陈述所证伪(而不是指它们实际上被证伪)2。在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归纳出两种不同的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分方法:第一种是证明陈述所包括的所有对象都是正确的,即可证实;第二种是举出一

3、个反例就可以证明所陈述的命题是错误的,及可证伪。以最常用的命题为例:“天鹅都是白色的”的命题,首先不可能将全世界的天鹅全部搜寻到去查看它们的颜色来证明,更不可能知道以前或者将来所有天鹅的颜色,因此只能期待某一天出现一只其他颜色的天鹅来驳倒这个定论。所以,科学范畴里的言论是可能通过在自然界中找到存在的反例来驳斥的,这就是可证伪性。相反,非科学范畴中的内容,例如“中秋节吃月饼”,这样的风俗习惯是从早期社会一直流传下来的,所有人意识里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所有人的观点又同时变了,这个说法自然也就变成另一个说法了,也没有什么自然定律或现象来反驳这种变化是错误的,因此不具有可证伪性,只能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

4、改变。 科学虽然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但其终究还是由人来发现并定义的,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难免会存在疏漏或者偏差,这些疏漏与偏差也是去证“伪”的一部分,而在探寻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去发现其证伪的依据,当然并非就是希望已有的结论就是错误的,只是一种追求最完美的结论,而这个过程就能不断弥补和修正这些疏漏或者偏差,使结论更加让人信服。至于非科学的内容,不存在反复的验证,更多是依据主流人群的意志决定。 当然,在科学与非科学范畴以外,还有伪科学。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的质的区别,有以下3点最为明显:伪科学的核心是“伪”,本质是欺骗,它的内容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是无视客观事物的捏造;伪科学

5、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反科学的,不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伪科学总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冒用科学的名义,其目的是通过欺骗他人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1.因此,伪科学一定是非科学的,而非科学不一定是伪科学。非科学虽然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上,但其动机还是为方便人类的生活而生成的,伪科学本质上就已经能被证明是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的,但依然存在用以蛊惑他人,其研究的动机和科学是截然相反的。伪科学拒绝实验检验或在实验中做假例如沈昌科技,宣称发明了一种信息茶,吃了这种信息茶可以医治百病提出“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说教这就是拒绝检验假若你要求检验,表明你不信,因此,就不灵3所以,科学和非科学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伪科学的说

6、法只有相对于科学才能存在,其本身并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 对于伪科学的认定,我们不应当盲目地将难以解释找不到科学依据的内容一律作为伪科学。当今社会中存在盲目的打假风气,将“中医”归为“伪科学”。虽然中医的很多内容难以解释,但其并不满足伪科学的定义,只是还有待研究人员的发现。总之,我们一方面应该支持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打着科技创新旗号的伪科学活动1 张春丽. 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划界与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J. 医学与社会. 2011.2 林定夷. 波普尔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理论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9(6).3 钱时惕. 什么是科学科学与人文漫话之一J. 物理通报. 200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