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15779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弓形虫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猪弓形虫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猪弓形虫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猪弓形虫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猪弓形虫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弓形虫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弓形虫病.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猪弓形虫病,国际贸易中的B类重要疾病,概述,弓形虫又名弓形体、弓浆虫、毒浆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原虫。 弓形虫病由刚第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 1908年发现于鼠和兔体内。 我国50年代,于恩庶在福建发现本病的病原体。 1977年“猪无名高热”是由本病原引起。 该病人畜共患,据国外报道,人群平均感染率约2550。 猪暴发弓形虫病时,死亡率高达60以上。,滋养体 瑞氏染色,弓形虫,速殖子,包囊 H.E染色,大脑中包囊,大脑中包囊,卵囊,流行病学,1、感染源 :主要是病人、病畜和带虫动物。 2、易感动物:人、畜、禽和多种野生动物对弓形虫均有感性,其中包括200多种哺乳动物、

2、70种鸟类、5种变温动物和一些节肢动物。 3、传播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及胎盘感染。 4、流行季节:不明显,一般在夏季多发。,5、流行原因: 弓形虫的多个生活周期都具有感染性。 中间宿主广泛。 可在中间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及之间宿主与终末宿主之间交叉传播。 包囊可长期生存在中间宿主组织内。 卵囊排出量大,且对环境抵抗力强。,猪的症状,猪:症状最严重,危害最大,新疫区可引起大批死亡。 急性病例潜伏期37天,高热稽留,体温上升达40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便秘或腹泻。 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呕吐。 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增多,呈粘性或脓性。 体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显著

3、。,皮肤出现紫红色瘀血斑块,尤见于下肢、耳、鼻、尾等部位,甚至大面积发绀。 侵害脑则有神经症状极度兴奋或有转圈运动,最后昏迷死亡。病程数天至半月。 怀孕母猪感染后经胎盘侵害胎儿则引起流产、死胎或胎儿畸形。 亚急性病例潜伏期1014天或更长,症状似急性病例,但较轻,病程亦缓慢。 慢性病例临床上常不易察觉。亦有隐性感染和病愈后的带虫者,特别老疫区较明显。,猪皮肤岀血、结痂,病理变化,急性病例全身淋巴结肿胀,切面湿润并呈髓样肿胀,灰白色或淡红色,切面外翻,多汁,或见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 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肠道重度充血,肠黏膜上常可见扁豆大小的坏死灶。 肠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渗

4、出液。 慢性感染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见有包囊。,胃粘膜岀血,肾表面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病灶,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岀血、坏死,肺间质增宽水肿,大小不一的小坏死灶,弓形虫视网膜脉络膜炎,弓形虫感染大脑,猪弓性体病 呼吸困难呈犬坐式呼吸,猪弓性体病 皮肤出血,猪弓性体病 肺出血,猪弓性体病 肺水肿,猪弓性体病 肝散在出血点和坏死,脾坏死,猪弓性体病 淋巴结出血,包囊型弓形虫引起死胎,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剖检+磺胺药有效而抗生素无效等可作出诊断,确诊需查病原: 1镜检虫体:将可疑动物或尸体组织、体液涂片、触片、切片、压片等查虫体。 生前查腹水、淋巴结穿刺液中的滋养体或有核细胞内的快殖子。

5、 死后查肺门淋巴结、脑、心、肝、肺等脏器或腹水中的慢、快殖子及滋养体。,2动物接种,分离虫株:无菌采可疑动物或尸体体液或组织研磨、过滤,腹腔内接种小鼠或家兔,盲传24代,每代一周,最后剖杀,取腹水、血液查虫体。 3免疫诊断: 4、鉴别诊断:与猪瘟鉴别。,治疗:磺胺类药物有良效。 1磺胺嘧啶(SD)70mg/kg+甲氧苄胺嘧啶(TMP)14mg/kg,P.O. or肌内注射,2次/天,连35天,首次量加倍。 2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51ml/kg,肌内注射,2次/天,连34天,首次加倍。 3磺胺6甲氧嘧啶(制菌磺,SMM,Ds-36) 4磺胺甲氧嗪(长效磺胺,SMP) 6070mg/kg,

6、5磺胺甲基嘧啶(SM1) 6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6070mg/kg, P.O.or肌内注射, 2 次/天,连用34天,首次量加倍。,处理:肉尸经-15冷冻3天。急性者高温处理后出场。头、蹄、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场。有病变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预防,1严格猫的管理。猫为终末宿主,在本病传播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应尽量少养猫;定期给猫服用磺胺类药物;严格防止猫的一切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人畜禽的食物、饮水和饲草、料;教育儿童不玩猫,孕妇更不能玩猫。 2猪场严禁养猫;采用一切手段灭鼠。 3严格肉品检验和处理。,4及时治疗人畜禽,并严格处理一药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物。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饭前洗手;不食生食品及生菜,不饮生水;接触病人畜分泌物、排泄物时要做好防护、消毒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