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17052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上)教学教案2012,2013学年第一 学期 授课教师:徐娅棋课程名称现代汉语授课专业班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一年级1、2班总学时数40学时授课学时2学时上课周数16周上课周次第5周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内容现代汉语(上册)(黄伯荣、廖旭东),第二章,语音,第四节,声调教学目的1. 掌握调值和调类,学会规范地使用调类名称;2. 能准确地读出各种调类;教学重点调值、调类、标调法教学难点声调辩证。声调式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最难点之一,方言区对声调的辩证有些疏忽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声调读法,纠正声调错误。教学过程1. 总结上一节学习的内容:第二节声母的重难点知识;2. 通过普通话韵母总表讲解韵母的不同

2、分类;3. 重点讲解舌面元音舌位图;4. 通过趣味练习加深学生对普通话韵母的感性认识;5. 小结,并留作业;作业思考练习三的第二题,第五、六题 教学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四节 声 调一、调值和调类:汉语的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分析:1. 调值:指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即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最基本的类型:平、升、降、曲折(包括降升、升降)(1)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频率的高低,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声音的高低。声调中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2)构成调值的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类似于小提

3、琴上的滑音,而不像钢琴,在敲打每一个琴键时有停顿和跳跃。(3)五度标记法:为了把调值描写得具体、好懂,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五度标记法是用五条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从左到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调值。在目前已知的各种语言里,平调的高低不同不超过五种,这证明,把调域分为五度是符合语言的客观实际的。用五度标记法描写调值,可以有三种方法:(1)符号式(

4、即调号),如普通话的四声,可以分别用“、2、3、4”来表示;(2)数字式,如普通话的四声,也可以分别用“55、35、214、51”来表示;(3)文字描写式,如普通话的四声,还可以分别描写为“高平、高升、降升、全降”。2调类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种语言中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汉藏系语言中调类最多的可达15个,最少的仅有2个。注意:特定调类与特定调值之间的对应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调类同并不意味着调值同,调值同也不意味着调类同。三、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一平、二升、三曲、四降)注意:不包括轻声(轻声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是

5、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见第六节 音变)1阴平,又称第一声。调值55,故又叫高平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表示。2阳平又称第二声。调值35,故又叫中升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表示。3上声,又称第三声。调值214,故又叫降升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表示。4去声,又称第四声,调值51,故又叫全降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表示。调类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调值553521451调型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例字千锤百炼四、古今调类对比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

6、一些变化规律,即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1、平分阴阳指平声分成阴平和阳平两类。其条件是声母的清浊,清声母(包括全清、次清)的平声字归阴平,浊声母(包括全浊、次浊)的平声字归阳平。即清声母平声阴平浊声母平声阳平2、浊上变去指全浊上声归去声。全浊指浊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而次浊和清声母的上声字依然读上声。即全浊上声去声清和次浊上声上声3、入派三声指入声消失,归入平、上、去三声(就现在讲,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全浊入声归阳平,次浊入声归去声,而清声母的入声字则比较混乱,分散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即全浊入声阳平次浊入声去声清入阴、阳、上、去六、声调辨正(一)调类区分汉语历史久远,

7、各方言调类差别很大,其一调类数量不一,其二各调类收字有别,需要同普通话进行比较,找出其对应规律,向普通话看齐。(二)调值改读同一调类的字,在不同方言中读音调值不一致,同为上声,有读214的,有读33的,有读35的,要进行改读。阴阳上去四声字例:阴阳上去,中国伟大,天才领袖,说学捧唱,喝茶醒胃,吃鱼吐刺,坚持法制,非常喜爱,三条领带阴平字例:中央空军,担心吃穿,资金输出,山东山西,周三开工抽根香烟,天天插秧,鲜花歌声,苏州真丝,三星公司阳平字例:流行寒流,农民学习,云南石油,桃红旗袍,哲学才能前年完成,油田来人,衡量才能,谋求结盟,沉着弹琴上声字例:展览场馆,洗洗小脸,美好理想,老鼠老虎,猛煮马

8、肚法语语法,整垮你我,胆敢眨眼,蒙古好酒,影响很小去声字例:计划社会,数量变化,再次抗日,日夜做梦,注意现在饭菜质量,历届会议,教育运动,重要会议,电视任务(三)入声字问题入声字的问题,一方面是个声调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韵母问题。就是说,入声字与其他声调之间,除了在读音的音高(还有音长)上有区别以外,韵母也不同。中古汉语(广韵系统)的入声有-p,t,-k三个韵尾。现代汉语中,入声在各方言中的表现不一,大致有四种情况:1 完全消失。如普通话。2 韵尾失落但保留入声类。如长沙话。3 入声尾合流为一个。如吴方言4 保留中古韵尾-p,t,-k。如粤方言。辨入声字口诀:“资雌司耳”与uei韵,同于鼻尾无入声。入声独占fa与fo,d3母z3母拼e是促音。卷舌uo韵来于入,再加不送气阳平。bd七母拼ie韵,“爹咩乜”而外无舒声。“嗟瘸靴”外全e韵,“北得黑给”是入声。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