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24313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创新教案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2)“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主预习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标出不理解的词句。2.想想“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3.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二)预习反馈:1.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形状

2、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痒痒鳄鱼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翘舌音: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后鼻音“丁零痒”。(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形近字比较:壮一状狐一呱理一狸零一雷扬一肠蜡一醋形声字结构特点:秘密痒抬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师:思考:“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2小组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

3、得我口水直流。4.小结:概括内容,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秘密抬1.如何识记这些生字?形声字结构特点:狸零肠秘密抬形近字比较:状一壮呱一狐断一继组词扩展:丁冬丁零巧手巧合攻克续写 2.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3.练习写字,教师指导(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狐”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个“瓜”,不是“爪”。“零”注意:上面是“?”,不是“雨”。下面的是个“令”,不是“今”。(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

4、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教学反思在以低幼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童话故事中,作家往往更倾向于强调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积极面。借助于童年特有的天真和稚趣,这种积极的关系能够得到富于童年意趣的展示。我变成了一棵树将人与动物、植物的彼此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不同生命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2、学习作者运用想象的写作方法。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读,所以这节课我想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读要有一个过程,必须由浅入深,有层次的去读,因此,我设计分三步读。第一步:朗读,这是读的最初阶段。在指导

5、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读,让他们在读中初步感受文本。第二步:诵读,这一步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朗读节奏及情感, 这一步我先范读,力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并在随后的讨论交流中,边理解文章内涵和感情,边让学生有感情地读。把感情读出来,读到位!第三步:悟读。激发学生深思,由作品生发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在前面学习和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把握文章主旨,感受作者情感。分享:一、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

6、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二、不足之处同学想画面的同时,又让他们想心里话,后一问题响应者比较少。原因是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同学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分开进行,后一个问题,可以让同学在默读文后进行,可能效果会好一些。说自身的内心话既是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同学对语言情境的感情体验。三、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出示自学提示(两个中心问题),让学生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解决本文重难点;接着再次读文,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积累一些有关读书的名 言或诗句,丰富自己的语言。最后,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进行一次小练笔假如我是一棵树,抓住“读写结合”点,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