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28351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主讲人:张敏,第一节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中国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中国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第一节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解释,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补充森林资源分类,1、按起源划分 天然林 人工林 2、按树龄划分 同龄林 异

2、龄林,3、按功能或培育目的划分 用材林: 防护林 薪炭林 特用林 经济林 竹林,4、按优势树种划分 针叶林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5、按所有制属性划分 国有林 集体林,中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2003年间,共已完成六次此类调查。 第一次:1973-1976年; 第二次:1977-1981年; 第三次:1984-1988年; 第四次:1989-1993年; 第五次:1994-1998年; 第六次: 1999-2003年,一、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一)特点(根据第5次资源清查数据) 、森林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在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世界第5位,中国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总蓄积

3、量变动,蓄积量是林分中所有活立木的材积之和。一般按单位面积(亩)计算活立木材积总和即蓄积量。蓄积量一词只能用于尚未采伐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森林类型多样,种类繁多,我国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水杉,银杉,银杏(公孙树),水松,金钱松枝条,台湾杉,福建柏,杜仲的忮头,油棕,剑麻花图片欣赏,、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极不均匀,1)定义 森林覆盖率: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面积: 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竹林地面积以及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按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分布特点是边疆省区多

4、,内地少;经济发达、人口总多的地区少,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的地区多;东北和西南地区较集中,东南和华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较少,森林覆盖率状况Forest Coverage in China,中国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覆盖率,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缺林地区:,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大兴安岭,长白山地,小兴安岭,喜 马 拉 雅 山

5、 脉,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台湾,福建,江西,东南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二)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结果,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即7.95亿亩,蓄积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三)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是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596.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 2、是森林蓄积稳步增加。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6、。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3、是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面积比例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 5、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森林面积中,非公有制达20.32%;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制达41.14%。 6、林业发展后劲较大。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公顷以上。中幼林比例已达67.8

7、5%。,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一)依据第五次清查结果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林分低龄化问题突出,用材林面积过大,防护林和经济林面积偏小,不利于发挥生态效益和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继续减少,补充几个定义:,用材林: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种。可分为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两种。前者指培育大径通用材种(主要是锯材)为主的森林;后者指专门培育某一材种的用材林,防护林: (Shelter forest)利用森林的防护、绿化、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功能,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称为防护林。 薪炭林: 以生

8、产烧柴、木炭等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济林: 森林法规定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林地生产力较低,病虫害严重,我国林地生产力低下的主要表现是林地利用率较低,残次林多,单位蓄积量少和生长率不高,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在我国松褐天牛是它的主要传媒昆虫。该病危害的毁灭性在于: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1982年发生该病后的10年间,发生面积约达38000hm2,造成松树死亡1400000株以上,损失木材50000m3。用于病害的防治经费亦达645万元。它

9、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丰富的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红脂大小蠹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具有繁殖量大、致死树率高、损失严重等特点。它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油松,雌性成虫首先在树干1米以下处侵入,再释放信息素引诱雄虫和其它雌虫来蛀入。成虫侵入后先沿树干向上蛀食一段韧皮部,然后再向下取食,危害可达根部1米以上。成虫在蛀道内生活繁殖,每头雌成虫产卵110余粒。幼虫孵化后继续蛀食韧皮部,形成共同的坑道,虫道环树干一周切断形成层,即可造成树木死亡。 杨树食叶害虫暴发时,一棵树上最高虫口达到2850头,2到3天就能将树叶全部吃光。针对食叶害虫,林农可喷施苦烟

10、碱等药物进行防治,也可采取翻耕灭蛹、灯光诱蛾、摘除虫苞卵块等办法防控虫害。,、人工面积大,但质量有待提高,(二)从第六次清查结果看,以下一些问题依然十分突出:,1、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3、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

11、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4、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期内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全国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369.69万公顷,年均达73.94万公顷。,5、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7554.21万立方米。,人民网:海南特大毁林案件处分结果发人深思,数千亩海防林被毁,护林老人心痛不已,海南省乐东县佛罗林场,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约2400

12、亩海防林被滥伐、毁坏。时至今日,相关部门仅对特大毁林案责任人,佛罗林场原场长邢家珍给予撤销其党内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而不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处分结果发人深思。,数千亩海防林被毁,大部分建成了鱼塘,像这样被毁的海防林木有数万株,海南纸浆林一年来屡遭盗伐 被毁林木数以千亩 www.XINHUANET.com2004年07月13日,这是在三亚崖城镇梅东村附近被盗伐的纸浆林地,这是不法分子盗伐海南金华林业有限公司在三亚崖城镇梅东村附近的纸浆林时,同时砍伐了当地的原生树木,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在近期,我国应着重搞好“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黄河中

13、上游地区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增加森林资源 、抓好资源综合利用 、适度利用和参与开发海外森林资源 、加强林业科学研究 、建立林业经营新格局,第二节中国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一、草地资源的特点,、草地面积广大,但部分不平衡 、草地类型多样,但天然优质牧场比例不高 、牧草种类丰富 、草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季节、年际变化大,二、我国草场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草地建设投资少,基础设施差,草地生产力水平低下 、草地退化严重,草蓄矛盾突出 ()超载过牧,盲目开垦 ()滥砍滥挖,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三、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提高草地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建立中国现代化草地畜牧业 、多层次,广义地利用采地资源 、扩大人工草地面积,提高草地生产力 、突出草地资源用续利用,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动物资源的特点,、陆栖经济资源动物种类繁多 )皮毛用及皮革用资源动物 )肉用动物资源 )羽绒用,饰用鸟类 )药用动物资源 )有害动物的天敌资源,、珍惜动物资源种类较多 、淡水鱼类资源较丰富,二、我国动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滥捕滥猎,偷猎现象严重 、栖息环境遭破坏,分布区面积缩小,三、中国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 、加强野生资源物种的驯养繁殖工作 、制定狩猎法 、加强法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