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830046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 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 2 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 1 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 1 个一)十位上的 1 颗

2、珠子表示什么?(表示 1 个十)(3)先读 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 4,表示 4 个一,十位上数字是 1,表示 1 个十。 4、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 1 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 1,比几小 1 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 1。如:比 5 小 2 的数是(3),比 4 多 3 的数是(7)。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 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 2 个圈起来

3、。(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8、相邻数 2 的前面是 1,2 的后面是 3,2 再添上 1 就是 3,3 再去掉 1 就是 2,与 2 相邻3 的前面是 2,3 的后面是 4,3 再添上 1 就是 4,4 再去掉 1 就是 3,与 3 相邻20 的前面是 19,20 的后面是 21,与 20 相邻的数是 19 和 21。第二单元:比较1.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

4、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如:A 比 B 重,B 比 C 重,那么可以得到 A 比 C 重。A 最重,C 最轻。A 比 B 重,A 比 C 重,只能得到 A 最重,还要比较 B 和 C,才知道谁最轻。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

5、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三)整 理 与 复 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 1、任

6、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7、(3)同类的物体序号填在一起。1.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位置与顺序2.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3.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长方体

8、是长长的,有 6 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2、正方体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 6 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4、球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2、正方形:四条边

9、,而且一样长。3、圆形:没有角4、三角形:三条边第七单元:加减法(二)(一)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 10,然后再计算。如:3+9(3+7=10,9 可以分成 7 和 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 10,然后再计算。如:8+7(8+2=10,7 可以分成 2 和 5,10+5=15)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二)2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4、看

10、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1 就是 1 时。 1:00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2 就是 2 时。 2:00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4 就是 4 时。 4:00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6 就是 6 时。 6:00 半时:时针指 1 和 2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1 时半。 1:30时针指 2 和 3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2 时半。 2:30时针指 3 和 4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3 时半。 3:30时针指 4 和 5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4 时半。 4:30时针指 5 和 6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5 时半。 5:30时针指 6 和 7 的中间,分针指 6 就是 6 时半。 6:30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 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 12 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 “大约是几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