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36957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文科)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 2. 复数的模长为 3.已知点,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4.下列关于公差的等差数列的四个命题:数列是递增数列 数列是递增数列数列是递增数列 数列是递增数列其中真命题是 5.某班全体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分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依次为:,。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则该班级学生人数是 6.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且,则 7.已知函数,则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 9.已

2、知点,若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10.已知直三棱柱的个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若,,,则球的半径为 11. 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两点,连结,若,则的离心率为 12. 已知函数满足,。设,(表示中的较大值,表示中的较小值),记的最小值为,的最大值为,则 第卷二、填空题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4.已知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是的前项和,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 。15.已知为双曲线的左焦点,为上的点,若的长等于虚轴长的2倍,点在线段上,则的周长为 16.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

3、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17.设向量,。(1)若,求的值;(2)设函数,求的最大值。18.如图,是圆的直径,圆所在的平面,是圆上的点。(1)求证:平面;(2)若为的中点,为的重心,求证:平面PABOCGQ19.现有6道题,其中4道甲类题,2道乙类题,张同学从中任取2道题解答。(1)所取的2道题都是甲类题的概率;(2)所取的2道题不是同一类题的概率。20.如图,抛物线,点在抛物线上,过作的切线,切点为(为原点时,重合于)。当时,切线的歇斜率为。(1)求的值;(2)当在上运动时,求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重合于时,中点为)。21.(1)证明:当

4、时,;(2)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选修几何证明选讲)如图,为的直径,直线与相切于,垂直于,垂直于,垂直于于,连接,证明:(1);(2)ABCDEFO23.(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1) 求与交点的极坐标;(2) 设为的圆心,为与交点连线的中点,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求的值。24.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其中(1) 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求的值。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

5、】 由已知,所以,选B。2.【答案】B 【解析】由已知所以3.【答案】A【解析】,所以,这样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是4.【答案】D【解析】设,所以正确;如果则满足已知,但并非递增所以错;如果若,则满足已知,但,是递减数列,所以错;,所以是递增数列,正确5.【答案】B 【解析】第一、第二小组的频率分别是、,所以低于60分的频率是0.3,设班级人数为,则,。6.【答案】A 【解析】边换角后约去,得,所以,但B非最大角,所以。7.【答案】D【解析】所以,因为,为相反数,所以所求值为2.8.【答案】A 【解析】的意义在于是对求和。因为,同时注意,所以所求和为=9.【答案】C 【解析】若A为直角,则根据A、B

6、纵坐标相等,所以;若B为直角,则利用得,所以选C10.【答案】C【解析】由球心作面ABC的垂线,则垂足为BC中点M。计算AM=,由垂径定理,OM=6,所以半径R=11.【答案】B 【解析】由余弦定理,AF=6,所以,又,所以12.【答案】C 【解析】顶点坐标为,顶点坐标,并且与的顶点都在对方的图象上,图象如图, A、B分别为两个二次函数顶点的纵坐标,所以A-B=【方法技巧】(1)本题能找到顶点的特征就为解题找到了突破口。(2)并不是A,B在同一个自变量取得。二填空题13. 【答案】 【解析】直观图是圆柱中去除正四棱柱。14. 【答案】63【解析】由递增,所以,代入等比求和公式得15. 【答案】

7、44【解析】两式相加,所以并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得,所以周长为16. 【答案】10 【解析】设五个班级的数据分别为。由平均数方差的公式得,显然各个括号为整数。设分别为,则。设=,由已知,由判别式得,所以,所以。三解答题 (17)【解析】 (I) . (II) (18)【解析】由AB是圆O的直径,得ACBC.由PA平面ABC,BC平面ABC,得PABC,又PAAC=A,PA平面PAC,AC平面PAC,所以BC平面PAC.(II) 连OG并延长交AC与M,链接QM,QO.由G为AOC的重心,得M为AC中点,由G为PA中点,得QM/PC.又O为AB中点,得OM/BC.因为QMMO=M,QM平面QMO.所

8、以QG/平面PBC. (19)【解析】 (I)将4道甲类题依次编号为1,2,3,4;2道一类题依次编号为5.6,任取2道题,基本事件为: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共15个,而且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用A表示“都是甲类题”这一事件,则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个,所以 P(A)= (II)基本事件向(I),用B表示“不是同一类题”这一事件,则B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5,1,6,2,5,2,6,3,5,3,6,4,5,4,6,共8个,所以P(B)=. (

9、20)【解析】 (I)因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x,y)的切线斜率为,且切线MA的斜率为,所以A点坐标为,故切线MA的方程为 .因为点在切线MA 抛物线C上,于是 由得p=2.设N(x,y),A 切线MA、MB的方程为 由得MA、MB的交点M()的坐标为 由得 当时,A、B重和于远点0,AB重点N为0,坐标满足因此AB中点N的轨迹方程为(21)【解析】记F(x)=(II)因为当时.(22)【解析】证明:(I)由直线CD与O相切,得CEBEAB,由AB为O的直径,得AEAB,得EAB+EBF=;又EFAB,故FEB=CEB.(II) (23)【解析】 (I) 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直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4=0. 解 所以交点的极坐标为,注:极坐标系下点的表示不唯一.(II)由(I)可得,P点与Q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0,2),(1,3).故直线PQ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2=0.由参数方程可得y=.所以 解得,(24)【解析】(I)当a=2时,当(II)记 于是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