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51238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模式初探 河北省故城县袁庄中学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迫使我们必须对固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宁曾说过: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因此,把学生的目光和思维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就意味着超越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上升到情感态度和

2、价值观的高度。一、情感作用于语文教学的过程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布鲁姆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变量有三个:学生的认知前提、情感特征和教师教学的质。这三大教学变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水平及类型、学习速度、情意效果等。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分别为50%、25%、25%,有效地控制这三个变量,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情感特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动力,它包括情绪、情感、动机、信心、态度、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智力的心理品质。情感目标的制定,首先要明确情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十分强调情感教育,而语文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有得天

3、独厚的优势:山川河流、人物风情、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兴衰荣辱等无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以此为切入点,就能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入一个“情”的世界。二、实施情感教学的基本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生动、形象、感人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经常用在课堂的开始,用于导入效果最好。语文课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利用寓言、故事、小品、漫画、录像或者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都会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风筝一课时,先播放了一首歌曲三月三,让同学们的身心置于一种回忆童年往事的氛围中,然后请几名学生讲述印象最深刻

4、的童年往事。学生们很快被课堂上那种浓浓的童年情趣所感染,陷入美好的回忆。然后因势利导:“大家的童年那么美好,可是鲁迅先生的童年却有一件让他愧疚的事,请看课文”这节课学生很投入,对文章的主题理解特别深刻。2、 精炼语言传达情感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形象性,教师的语言只有富有情感、颇具艺术性,才能使学生心动、情动,从中受感染、受熏陶,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让学生不知不觉的产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善于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还要注意运用抑扬顿挫、重音、语气、共鸣等各种表达技巧。 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慷慨激昂,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

5、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教学次北固山下时,总结到:“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此时,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儿吧,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也带走我这一份淡淡的乡思愁绪。”这段总结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3、 加深体验产生情感人的情感往往更易产生于自身的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情感。而人的体验又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得最为真切。古人就有“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有万丈豪情”的说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从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

6、我在教学绿色蝈蝈一课之前,就让有条件的学生在家中喂养蝈蝈,上课时,学生已经对蝈蝈的习性非常熟悉。因此,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格外透彻,也从中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 展开讨论提升情感课堂教学最忌单调、呆板,缺少起伏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恰当地利用课堂讨论,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情感。在讨论过程中,这种情感能鼓舞学生争强好胜、主动探索、积极发表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环节,创设感人的教学情境,确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然后做好引导,让学生一步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激情,积极的表现自己、发展自

7、己 。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设计了以下讨论环节:一、讨论问题:1、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2、评论杰利。3、评论四个孩子。二、探究问题:1、石架大约7米高,抗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的多,也简单的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2、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伙伴应该怎么办?5、运用师爱孕育情感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老师的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能和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学习知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

8、感到亲切温暖,学习就会很有劲头。反之,教师表情的冷漠或怒气冲冲的面对学生,学生会感到压抑、紧张,影响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融洽、亲切、充满温暖的氛围。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情感沟通自然、和谐,首先要对学生有一腔热情,要有无私的广泛的爱,不但处处体现对他的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对于落后的学生,感情联络会起很大的作用 。课堂上要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搞“一言堂”,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和谐,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要真诚的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春

9、风化雨般的爱感化学生,才能孕育出学生的情感。三、实施情感教学模式的成效1、较好的满足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生情感丰富、自我表现意识强,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回归,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在自发的前提下,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极大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的热情而不断地探索。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相互争论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当“导演”,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

10、创新热情,在查资料、写论文等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挫折,磨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3、 融洽了师生关系从激发学生情感入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全方位协作,使课堂气氛始终处在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大家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并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式灵活多变,学生在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的迫使下,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总之,情感教学的模式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情感,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做到了变知识为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健康、活泼、主动的发展,此模式不失为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