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主要表现一、违规公款吃喝1 .转入隐蔽场所一些单位和个人将公款吃喝转入单位或企业内部食堂、培训中心、农家乐,或相邻地区吃喝。例如,遵义市某乡镇卫生院院长多次搞异地接待,并通过虚列就餐人数和菜单方式报销。2 .套取资金报销以公车修理费、办公耗材费、项目费用、培训经费等名义套取资金绕道报销吃喝费用。如安顺市某国有企业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费用中虚列支出套取20万元,用于接待和送礼费用开支。3 .转嫁费用变相使用下属企业资金或把费用向下属企业转嫁。例如,黔东南州某县国土资源局将单位办公费、接待费、油费等转嫁给下属国有公司进行核销。4 .不吃公款吃老板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如
2、遵义市某乡镇林业站站长,先后多次在所管辖地区木材加工厂食堂接受宴请。5 .“吃空函”通过虚构接待函件等方式,违规报销公款吃喝费用。6 .“化整为零”报销将大额开支以培训费、办公费等名义报销。二、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1 .套取资金发放福利以虚增配电设备费、电梯修理费、公车维修费、办公场所装修费等方式套取资金违规为职工谋取普惠福利。例如,安顺市某县征拆办通过虚列公车修理费的方式,套取资金用于发放津贴补贴。2 .变相发放补贴以用公务加油卡为职工私车加油的方式变相发放交通补贴。如黔南州某县发改局以用公务加油卡为私车加油方式,变相给单位职工普发交通补贴。3 .违规合规混杂采用违规合规混杂方式,为滥发钱物
3、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披上“合规”外衣。三、办公用房超标以虚假共同办公、改造套间等名义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例如,某省直部门副厅级干部办公室内将超标部分改造为“资料室”,实质上是该办公室附属的休息室和卫生间。四、公款旅游1.巧立名目“借壳游”借学习培训、党建活动、招商参展等名义,走进景区变相公款旅游。2.更改行程“绕道游”通过提前到、推迟回的方式,延长不必要的公务行程,甚至伪造活动方案来“游山玩水”。3 .增加人数“搭车游”携亲属、朋友一道出行或途中“偶遇”,并用公款报销他人旅游费用。4 .移花接木“公权游”由下属单位等支付买单,或借参加下属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考察活动之机旅游,企图逃
4、避监督监管。5 .你来我往“互换游”看似互相“学习交流”“考察调研”,实则把到景区旅游作为“主场”,并通过“接待公函”以接待费等名目变相报销。五、收送礼品礼金1. 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物流快递、支付宝转账等多种方式,变相收送礼品礼金。2. 以业务招待名义送礼以业务招待等名义违规公款送礼。例如,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傅贤惠在向区人社局局长桂希田布置赴省人社厅汇报工作事宜时,提出其曾任省人社厅办公室副主任,想顺便给老同事送些土特产,桂希田表示上述费用由区人社局开支。3. “人情往来”伪装以“人情往来”为名,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例如,某领导干部在逢年过节时
5、以“看望长辈”“感谢帮助”为由,收受下属或企业老板的礼品礼金。4. “隐蔽礼品”通过赠送具有特殊意义或不易察觉价值的礼品,如高档茶叶、定制工艺品等,规避礼品价值的直接体现。5. “借机敛财”利用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子女升学等个人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收受礼金。六、公车私用L“私车公养”私家车日常使用支出,以汽油费、维修费等方式转嫁到单位。例如,天津市商务委原财务处处长周韶华于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违规使用天津商联服务有限公司加油卡因私事为私家车加油数十次,消费达1.5万元。6. 隐藏公车身份用套牌或假车牌隐藏公车身份,公务用公牌,私用换私牌或不挂牌。7. “私用公车加油卡”将公车
6、加油卡用于私家车加油,或通过加油卡套现。4.“违规租车”以单位名义违规租车用于个人事务,或通过租车公司虚开发票报销私车使用费用。5. “公车私驾”领导干部私自驾驶公车用于个人出行,甚至将公车借给亲属或朋友使用。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 .“走过场”式调研调研活动走马观花,没有实际解决问题,却以调研之名行旅游之实。2 .“文山会海”反弹会议文件数量反弹回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问题依然存在。3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过度依赖微信群、政务APP等工具,以“留痕”代替实际工作落实。8. “层层加码”在工作中层层加码,将责任和压力过度下移,增加基层负担。9. “数字造假”在工作数据统计和汇
7、报中弄虚作假,夸大成绩,隐瞒问题。6.“表面文章”在落实政策和任务时,只做表面文章,不深入实际解决问题。7. “推诿扯皮”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导致工作延误,群众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8. “懒政怠政”一些干部工作态度消极,不作为、慢作为,对群众诉求置之不理。八、其他隐形变异表现L“不吃本级吃下级”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向下级单位或关联企业索要宴请。9. “一桌餐”问题在居民小区内或隐蔽场所设置“一桌餐”,以规避公款吃喝的监督。10. 吃公函”问题通过虚构接待函件或重复使用公函,违规报销公款吃喝费用。11. “变相旅游”以学习考察、培训交流等名义,组织人员到风景名胜区旅游。5.“违规吃
8、喝”在单位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场所违规组织吃喝活动。如何应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1 .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在阳光下。2 .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津补贴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其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筑牢思想防线。4 .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的“四风”问题隐形变异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形成强大震慑。5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翻新花样。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