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95246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4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2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 2022 届高一下半期考试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1.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取叶绿素时选用层析液的原因是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B. 构成叶绿素的镁和氮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新鲜菠菜叶片中叶绿素 b 的含量最多,呈蓝绿色【答案】B【解析】【分析】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在滤纸条出现 4 条色素带,由上而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

2、色,最窄)、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最宽)、叶绿素 b(黄绿色)。【详解】A、提取叶绿素用的是无水乙醇,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 错误;B、 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构成叶绿素的镁和氮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 正确;C、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在可见光范围 内,而红外光和紫外光为不可见光,不能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C 错误;D、 新鲜菠菜叶片中叶绿素 a 的含量最多,呈蓝绿色,D 错误。故选 B。2.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 O 的释放)来绘制的。

3、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 CO 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 在塑料大棚中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可使用红色或蓝紫色塑料大棚D. 叶片在绿光下产生的 O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C22【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又分为叶绿素a 和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 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A 正 确;B、 由于光反

4、应产生的H和 ATP 能用于暗反应,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 CO 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 的变化来表示,B 正确;C、 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应选用无色的塑料大棚,若选用红色或蓝紫色的塑料大棚则只有 单色光通过,不利于光合作用,C 错误;D、 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故叶片在绿光下产生的 O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 作用引起的,D 正确。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叶绿体色素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氧气的速率大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则该植株一定能正常生长B. 呼

5、吸作用产生的 ATP 可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 ATP 也可用于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与根细胞中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H2O 的光解产生H与 O2,以及形成 ATP;暗反应阶段(叶绿体的基质中):CO2 被 C5 固定形成 C3,C3 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以及 C5。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 H2O 反应生成 CO2 和H,合成少量 AT

6、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O2 和H反 应生成 H2O,合成大量 ATP。【详解】A、若某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大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不代表该植株光合作用 强度一定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该植株不一定能正常生长,A 错误;B、 光合作用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呼吸作用,B 错误;C、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暗反应 C3 还原消耗H;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2222 53 3522222段消耗H和氧气生成水,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C 正确;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根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

7、作用,D 错误。 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明确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4.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打破叶绿体膜后用高速离心法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实验(如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正确的是( )试管123叶绿体结构类囊体基质基质光照C18O2ATP、H三碳化合物(注:表中的“”表示“添加或有”,“”表示“不添加或无”)甲试管不会产生 18O 乙试管可得到三碳化合物 乙、丙试管都可能得到淀粉(糖类)A. B. C. 全对 D. 全错【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

8、类囊体膜上):H O 的光解产生H与 O ,以及形成 ATP;暗反应阶段(叶绿体的基质中):CO 被 C 固定形成 C ,C 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以及 C 。【详解】A、乙试管有 C18O 、ATP、H,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由于具有 C18O2和有关的酶,可以得到三碳化合物,在 ATP、H的参与下进而得到淀粉;丙试管虽没有 C18O ,但是具有三碳化合物、ATP 和H,可以进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得到淀粉,正确,A 错误;B、甲试管进行的是光反应,氧气中氧元素来源于 H O,所以得到的是 O ,不会产生 18O ,正确,B 错误; C、

9、由 A、B 分析可知,全正确,C 正确;D、全正确,D 错误。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从试管中的叶绿体结构以及提供的物质确定试管中发生的反 应,从而确定产物。22232222222332355.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 ag 为物质,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 传递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水的光解B. 图中 a 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液泡中C. 若将 b 物质用 18O 标记,最终可在 H O 中检测到放射性D. 图中 c 为 ATP,e 为 NADPH【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光合作用过程

10、分析可知,a 为色素、b 为 O 、c 为 ATP、d 为 ADP、e 为 NADPH、f为 NADP+、g 为 CO ;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 ATP 的合成,表示水的光解,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表示C 的还原, 表示糖类的生成。【详解】A、土壤中的 H O 经过过程进入植物体,故表示水分的吸收;H O 经过过程生成 O 和 NADPH, 表示水的光解,A 正确;B、 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中,液泡中不含光合色素,B 错误;C、 将 O 用 18O 标记,18O 参与有氧呼吸生成 H 18O,可在 H O 中检测到放射性,C 正确;D、 d+Pic,c 参与 C 的还原,故 c 为 AT

11、P;e 也参与 C 的还原,故 e 为 NADPH,D 正确。故选 B。【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判断图示中的反应过程与物质变化。6.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 CO 浓度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叶绿体中H、C 、 C 的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A. 上升,下降,上升C. 下降,下降,上升 【答案】A【解析】B. 上升,上升,下降D. 下降,上升,下降2232222 53 352222 53 325232 322【分析】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温度、CO2 浓度等因素影响。【详解】A、如果突然将 CO2 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 CO2 的固定速率减慢,生成的

12、C3 减少,而原有的 C3 继续还原生成 C5,故 C3 含量下降,C5 含量上升;C3 下降,其还原速率减慢,消耗的H减少, 叶绿体中H的含量上升,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过程。7.在置于黑暗条件下的叶绿体悬浮液中通入适量 14C18O ,再给予瞬时光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瞬时光照后,释放的氧气为 18O2B.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仍能合成 ATP 和H C. 瞬时光照后,(CH O)出现放射性比 C 早D. 瞬时光照后,合成的(CH O)中含有 14C【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13、):H O 的光解产生H与 O ,以及形成 ATP;暗反应阶段(叶绿体的基质中):CO 被 C 固定形成 C ,C 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以及 C 。【详解】A、氧气中氧元素来源于光反应 H O 的光解,得到的是 O ,不会产生 18O ,A 错误;B、 黑暗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叶绿体悬浮液不能合成 ATP 和H,B 错误;C、 CO 被 C 固定形成 C ,C 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CH O)以及 C ,(CH O)出 现放射性比 C 晚,C 错误;D、 由 C 选项分析可知,14C18O 14C (14CH O),合成的(CH

14、O)中含有 14C,D 正确。故选 D。8.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如图表示该植物在 25时光合作用强度 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1 221 222222A. b 点之前植物没有光合作用但一直进行呼吸作用B. a 点时植物产生 ATP 的场所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 光照强度为 c 时,该植物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 O 总量可用“|V |+|V |”表示D. 若将温度提高到 30,其他条件不变,a 点将上移,b 点将右移【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 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b 点表示光补偿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c 点表示达到光饱和点时

15、 的光照强度,d 点表示光饱和点。【详解】A、b 点之前植物有光合作用,只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A 错误;B、 a 点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产生 ATP 的场所只有线粒体,无叶绿体,B 错误;C、 光照强度为 c 时,该植物 O 产生总量可用“|V |+|V |”表示,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 O 总量可用“|V |” 表示,C 错误;D、 温度从 25提高到 30后,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a 点上移,b 点将右移,D 正确。故选 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曲线图。9.如图是研究光照强度和 CO 浓度对某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6、)A. am 段植物叶肉细胞固定 CO 的量逐渐增加B. mn 段和 bd 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光照强度和 CO 浓度C. n 点时有机物的制造量大于零,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 若将该农作物放置于 a 条件下 6h,再移入 c 点条件下 1h,有机物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m 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n 点表示二氧化碳补偿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c 点、b 点表示二22221 3221 3 222222氧化碳饱和点。【详解】A、am 段 CO 吸收量为负值且不变,说明此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 叶肉细胞固定 CO 的量没有增

17、加,A 错误;B、 mn 段处于上升阶段,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横坐标 CO 浓度;bd 段已经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 错误;C、 n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的 制造量大于零,C 正确;D、 将该农作物放置于 a 点条件下 6h,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为 206=120,移入 c 点条件 下 1h,c 点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 120,有机物含量不变,D 错误。故选 C。10.如图为夏季某绿色植物连续两昼夜内 CO 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 S 表示曲线与 x 轴围成的

18、面积。下列对该植物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 b 点时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消耗H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 bc 段与 de 段下降的原因相同C. g 点时光合作用消耗的 CO 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 相等D. 该植物两昼夜积累的有机物总量为 S S S【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昼夜中,夜晚由于缺少光照,故植物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 O 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 CO ,随着时间流逝,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直到 a 点,CO 释放量和吸收量为 0,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 CO 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 CO 量相等,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

19、度进行增强,植物体开始从外界吸收 CO2,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到下午光照强度减弱,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下降。2221 2122 12 1122 10012 02 0 0 1 2 1【详解】A、b 点时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消耗H的场所是线粒体,A 错 误;B、 bc 段下降是因为光照减弱,而 de 段下降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两者的原因不相同, B 错误;C、 据曲线图可知,g 点时光合作用消耗的 CO 量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 量相等,C 正确;D、 夜间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S 只表示夜间有机物消耗量的一部分,该植物两昼夜积累的有机物

20、 总量还需减去 0a 点和 g 点之后的部分有机物消耗,D 错误。故选 C。11.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 A、B 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 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 m 和 m ,单位为 mg/(dm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细胞呼吸的大小B. m 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C. (m m )表示 B 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D. (m m )表示 B 叶片被截取的部分

21、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制造量【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可知,黑暗中有机物的减少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光照下有机物的增加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 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A、m 表示被截取的部分(A 部分)干重,不能代表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A 错误; B、m 表示被截取的部分(B 部分)干重,不能代表净光合作用的大小,B 错误;C、 (m -m )表示 B 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合成量,而不是积累量,C 错误;D、 假设原来半片叶重为 m ,则 m -m =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量,m -m 为光照下有机物积累量,因此有机 物的制造量=净积累量+呼吸作用有机

22、物消耗量=m -m +m -m =m -m ,D 正确。故选 D。1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需要叶绿体作为反应场所B. 这两类作用都是真核生物特有的方式22 22 2C. 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D. 都能将 CO 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实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它们能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以无机含氮化合物为氮源,合成细胞物质,

23、并通过氧化外界无 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这些微生物进行的营养方式称为化能合成作用。【详解】A、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作为反应场所,化能合成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B、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B 错误;C、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都属于自养生物,C 错误;D、 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 CO 和 H O 合成有机物,化能合成作用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化学 能将 CO 和 H O 合成有机物,D 正确。故选 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实质等相关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 定知识网络。13.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

24、 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 为 NaOH 扩散的深度,y 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 色。则( )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x,因变量为 yB. x 的值随 y 值的增大而增大C. y 值越小,NaOH 扩散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例越大D.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反之,细胞体积 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

25、运输关系,用 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其中 x 为 NaOH 扩散的深度,y 为立方块的边长,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y,因变量为 NaOH 扩散的体 积与总琼脂块体积之比,A 错误;B、 x 的值与 y 值的大小无关,与扩散速率和扩散时间有关,B 错误;C、 y 值越小,细胞体积就越小,相对表面积大,NaOH 扩散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例越大,C 正确; D、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D 错误。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目的、原理及结论等。14.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

26、正确的是( )A. 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都加倍B. 动物细胞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C. 中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的排列在赤道板上D. 高等植物细胞末期形成细胞板的组成成分为磷脂和纤维素【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

27、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动物细胞前期: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 锤体;末期: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经过间期的复制,DNA 含量增加一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 错误;B、 动物细胞前期两组中心粒移向两极形成纺锤体,而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分离,B 错误;C、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排列在赤道板上,C 正确;D、 高等植物细胞末期形成细胞板的组成成分为果胶和纤维素,D 错误。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15.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

28、及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 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将亲代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 因而在细胞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详解】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正确;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正确;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错误;亲代通过有丝分裂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维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正确。因此正确,错误, B 正

29、确,ACD 错误,故选 B。【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1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解离使用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B. 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C. 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 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观察(先低倍

30、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解离使用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比例 11,A 错误; B、解离导致细胞死亡,不能观察到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B 错误;C、 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 正确;D、 间期占细胞周期比例大,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大多数处于间期,少数细胞可观察到染色体,D 错误。 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步骤目的、试剂及试剂作用、实验现象和结论等。17.如图表示同一个体的 5 种细胞中 5 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基因

31、ae 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bB. 据图可知,这 5 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各不相同C. 若细胞 3 为胰岛细胞,则 5 种基因中最可能为胰岛素基因的是基因 eD. 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5 种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进行了选择性表达。【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基因b 在 5 种细胞中都表达,因此控制核糖 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b,A 正确;B、 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这5 种细胞的 核遗传物质相同,B

32、错误;C、 基因 e 只在胰岛细胞中表达,其他细胞不表达,说明基因 e 的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即胰岛素基因,C 正确;D、 同一个体的 5 种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有差异,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体现了细胞分化的 实质,D 正确。故选 B。【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1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1 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2 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3 细胞分化后,细胞中 蛋白质不完全相同4 分化的结果是赋予相同种类的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全能性较低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

33、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正确;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正确;分化的结果是赋予不同种类的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不变,错误;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全能性较低,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全能性较高, 正确。因此正

34、确,错误,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实质及意义。1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并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 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 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衰老的原因: 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细胞的凋亡

35、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解】A、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 DNA 重复序列,是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 DNA 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所以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故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 数的增加而变短,A 正确;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B 错误;C、 人体通过促使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从而清除病毒,利于人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C 正确;D、根据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D

36、 正确。故选 B。【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衰老特征和原因、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20.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具有抗癌的作用,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从而促进某种蛋白质的合成,而这种蛋白质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是多酚引起的,不受人体基因的调控B. 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有多酚酶基因C. 前列腺癌细胞因其表面物质改变,使其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D. 前列腺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答案】B【解析】【分析】依题意可知,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从而促进具有促进癌细胞凋亡作用的某种蛋白质的合成

37、。【详解】A、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故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是受人体基因 调控的,A 错误;B、由分析可知,绿茶中含有多酚,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有多酚酶基因,B 正确; C、前列腺癌细胞因其表面物质改变,使其具有易分散和转移的特点,C 错误;D、前列腺癌细胞可无限增殖,但不分化,分裂能力与其分化程度呈负相关,D 错误。故选 B。21.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B. 图中各时期的细胞内均有 ATP 的水解发生C. 图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 线粒体、核糖

38、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 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A 正确;B、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物质合成及染色体运动,都需要 ATP 水解提供能量,B 正确;C、 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 错误;D、 细胞分裂过程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

39、糖体,D 正确。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22.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A 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 项错误;B 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B 项正确;C 细胞中的四分体分列在赤道板两侧,属于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C 项错误;D 细胞内具有同源染色体,

40、并且着丝点分裂,应属于处于有丝 分裂后期的细胞,D 项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需要考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 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可据此答题。23.如图是人体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期的细胞都含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B.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41、都发生在 cd 段某一时期C.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出现在 cd 段,细胞板出现在 ef 段D.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ef 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 23 对【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甲图 bc 段表示 DNA 复制;cd 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de 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对应是有丝分裂的后、末期和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末期。【详解】A、cd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不含 同源染色体,A 错误;B、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

42、第一次分裂后期,即 cd 段某一时期,B 正 确;C、 细胞板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出现,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不会出现细胞板,C 错误;D、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ef 期包含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 46 对,D 错误。 故选 B。24.图和是某高等动物中处于分裂状态的两个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核 DNA 数染色单体数的比例相同B. 图子细胞可继续发生图过程变化C. 图与图上一时期,细胞中均含有 2 个四分体,4 条染色体和 8 个 DNA 分子 D. 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下一阶段每条染色体上 DNA 数将减半【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中 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发生配对,且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核 DNA 数染色单体数的比例相同,都是 122,A 正确; B、原始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进而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B 正确;C、 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但图细胞中不含四分体,C 错误;D、 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下一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