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898798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 10KV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三种不同接地方式在我国的 10kV 配电系统中,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中性点绝缘接地方式、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特别对于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孰优孰劣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观 点。1.1 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是我国 10KV 配电网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接地方式在运行当中如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当10kV 配电系统 Ijd限制在 10A 以下时,接地电弧一般能够自动熄灭,此时虽然健全相电压升高,但系统还是对称的,故可允许带故障连续供电

2、一段时间(规程规定为 2 小时),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这种接地方式不需任何附加设备,只要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发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能迅速处理,避免单相故障长期存在发展为相间短 路故障。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对地是绝缘的,当发生弧光接地时,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因此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一般可达 23.5Uxg,会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的选线准确率比较低,还未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一般采用人工试拉的方法寻找接地 点,因此会造成非故障线路的不必要停电。1.2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小

3、电阻接地方式,即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定阻值的电阻,该方式可认为是介于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之间的一种接地方式,世界上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国家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采用此种方式,用以泄放线路上的过剩电荷,来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一般选择电阻的值较小(工程上一般选取 1020)。在系统单相接地时,控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在 10A500A 之间,通过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来启动零序保护动作,因此可快速切除线路单相故障。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特点有:1.2.1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可以配置零序过流或限流速断保护。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的零序保护可在(0.52.

4、0)sec 切除故障。根据北京、上海等地的运行经验,零序保护动作准确率在 95%以上,可及时切除故障线路。1.2.2 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同时也是阻尼元件,相当于在谐振回路中串接一个阻尼电阻,由于电阻的阻尼作用,可以限制谐振过电压的形成。试验表明,当接地电阻值 R1500,基本上 可以消除系统内的各种谐振过电压。1.2.3 在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健全相的过电压水平可超过 3 倍相电压,对设备的的绝缘水平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当接地电弧第一次自动熄灭后,系统的对地电容的残余电荷将通过小电阻及时泄放,因此过电压幅值不高,不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健全相的过电压低于 3 倍相 电压,因此一般不会危及设备的绝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