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01144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v1.0 可编辑可修改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 使用第一段标尺。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 DS3 级别。2、 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 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 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 (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 1530 m 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 测点)。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

2、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 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1 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2 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 均沿统一路线。1v1.0 可编辑可修改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 12 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 12 厘米,钢筋外端要有 90弯钩弯上,并稍离 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3、8、 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9、 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 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 2 个。10、 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 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 1 毫米。11、 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 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 的距离。(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

4、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 第一次标高之差。12、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 化的部位,13、 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2v1.0 可编辑可修改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 改为 23 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14、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

5、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 为闭合水准路线。15、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 DS3 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n 的开方 mm(n 测站数)。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 DS1 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n 的开方 mm(n 为测站数)。16、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 行。17、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1)整理原始记录

6、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 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2)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3v1.0 可编辑可修改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 的高程2)计算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 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18、绘制沉降曲线 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 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首先,以沉降量 s 为纵轴,以时间 t 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 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 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