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08165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教学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相矛盾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会读三个生字,会写“矛、盾、誉、吾”4 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一想每 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4. 懂得寓言故事里里蕴涵的道理,能自己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1. 会读三个生字,会写“矛、盾、誉、吾”4 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一想每 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教学难点:懂得寓言故事里里蕴涵的道理,能自己讲讲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预言故事大家谈:寓言诗用假托的故事或

2、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 学作品。2.寓言的身体就是所讲述的故事。寓言的灵魂:所给予人们的教训。3.同学们,大家一起来讲寓言故事吧!预设: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等寓言。4.题目解读:谁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呢?预设:矛和盾是进攻和防守的兵器。自相矛盾:自己夸奖自己的矛和盾都非常好。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开始读书吧!预设:1 / 5课堂交流:提示:围绕着“矛”和“盾”,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认真听读文章,读准字音,规范断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 根据课本上的读音和注释,自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1) 读准字音,读通句

3、子,注意将停顿读准确。(2) 同桌互相听读,讨论、修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把有 疑问的地方画出来。(3) 老师示范读。预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3. 注意读准字音。4.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读一遍朗读,分别对同学的朗读提出评价。注意:读古文语速要慢,把握好停顿和语调,把文章读熟。5.想办法把课文读熟!你有什么好办法?预设:(1) 听老师示范读。(2) 小组同学比赛读。(3) 班级同学齐声读。三、感知课文,研读内

4、容。(一)我们学习文言文,不只是读得好,还要读得懂。请回忆一下我们学习 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呢?预设:(1) 借助课后注释。(2) 联系上下文理解。2 / 5(3)反复诵读练习。提示:关键是自读自悟,反复思考,不得其解的时候再来寻求帮助哦! (二)疏通全文,理解大意。自由结合小组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将每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整理这篇文言文的意思。1.出示句子: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w)盾之坚,物/莫能/ 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1)提问:“者”是什么意思?预设:()的人。(2)这个楚国人在做什么呢?预设:“鬻盾与矛”。(3)这是什么意思呢?预设:卖“矛和盾”的

5、。(4)那他是怎样卖的呢?预设: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5)“誉”是什么意思?他这叫卖里的意思你读懂了吗?预设:“誉”的意思是“夸耀”。他在夸自己的盾:坚固。释义:他在夸耀他的盾牌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 (6)他的盾这样坚固,他的矛如何呢?那他是怎样卖的呢?预设: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释义:他在夸耀他的矛戟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它不能刺破的东西。” 3.课堂讨论:这个卖家夸奖自己的“矛”和“盾”这样好,他太想把东西卖出去了,可是 大家来评一评这样叫卖真的好吗?预设:卖矛盾的人可是出了丑了呢?大家看因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6、何如?”(1) 这句话怎样理解呢?(2) “或”解释为:有的人。3 / 5(3)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4.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片面的夸大了矛和盾的作 用,结果出现了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预设:其人/弗能应也。(1)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个人不能回答。(2) 他为什么无言以对呢?预设:因为他的话自相矛盾,互相抵触。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 “立”的意思解释为“存在、成立”,那这句话告诉你的道理你理解了 吗?(2)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能同时存 在的。四、课堂展示。1.关于卖矛盾的人的说辞你是怎样看的?谈一

7、谈自己的想法。预设:同学自由表达见解。2.小组合作:(1)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预设:文言文中几乎每一个字都能表达确切的意思。有些词义古今差异很大。(2) 各小组内交流重点字词。(3) 呈现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报给老师。3.指导背诵课文(1) 一句一句单句背诵,衔接全文。(2) 理解意思进行背诵,默背全文。4.练讲故事:不看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花说一说故事的内容,讲这个故事给同学听。 要求:(1) 故事的内容要符合原文的意思。(2) 不要遗漏故事情节。4 / 5(3) 可以添加自己的合理想象。(4) 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5) 讲的故事要流利完整。5.你有没有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或者听到过一些“自相矛盾”的事情呢? 预设:学生自由表达。五、学习生字。1.出示会写生字:矛、盾、誉、吾。2. 观察字形,写好每一个字。3. 出示形近字,观察一下,找一找说不同。4. 出示同音字,进行积累。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