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31812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中华经典诗文是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由于中华经典诗文的形式体制,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学校开设此校本课程的目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化难为易。在经典诗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教学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诵读的四个层次;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通过多媒体链接整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校园环境建设教学楼主楼道悬挂电子屏幕,设置校园艺术铃音,播放经典配乐朗读,图书馆外安装电子触摸屏,校园博客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等,使信息技术全方位服务于校本课程

2、的学习。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环境 经典诗文 整合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导下,自主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程以直面经典,真心接触;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课堂开放,学科融合;纵横联系,指导运用做为理念,体现了诵读性、开放性和弹性多读少析,上不封顶的特点。由于中华经典诗文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小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经典诗文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等都感到遥远而陌

3、生,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学校开设此校本课程的目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华经典诗文教学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克服传统教学的局限,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较传统的教学更加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因而更有生命力。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培养的独特优势。1、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成效,形成正迁移。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和多种感官的刺激密切相关,如果刺激是多样的,那么,信息或知识的保持

4、将大大优于单一的刺激。2、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动态的过程静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化难为易,它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3、信息技术能使学习资源无限丰富,信息处理方便快捷,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学习形式灵活即时。这些特点使信息技术与我校校本课程整合的优势非常明显。 二、信息技术环境在经典诗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与教学目标的整合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华经典诗文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终培养学生

5、综合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服务于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提高素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的目的服从于校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前者是主,后者是次。(二)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整合 在课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训练活动,实践活动和反馈活动,既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对经典诗文中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反馈又要重视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解决好课堂教学中人机关系的融合问题。 (三)与教学流程的整合 课件的设计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过程和方式同课堂教学的流程整合。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辅

6、助手段为教学服务,努力寻找两者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一)扫清障碍,辅助诵读我校校本课程要求多读少析,读是本学科教学的主线。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诵读的几个层次,是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1.扫清障碍,初读诗文。在经典诗文中,一些字生僻难懂,既不认识也不知道意思,以课件的方式重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些生僻生涩的字词可以省时省力地直接得到突破,在这一直观而有力的辅助中,学生顺利地读通读顺经典诗文,实现诵读第一个层次。2.多媒体示范,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节奏和韵律,是经典诗文教学中第二个层次的读。对于经典诗文中所特有的一些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节奏以及诵读时的

7、抑扬顿挫和高低起伏的韵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用多媒体来播放名家诵读的示范经典之作,同时也可以出示课件,将诵读中需要注意的停顿起伏强弱反复用不同的记号标示,指导学生体会并随之尝试练习读出经典诗文文的不同的节拍、起伏的声调,读出经典诗文文独有的节奏和韵律所蕴含的古典艺术美。3.品味诗境,有感情地读。经典诗文文教学中第三个层次的读是有感情地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诗文的字里行间,去以情促读,读中悟情。中国传统经典诗文中很多经典名作本身就是一幅无形的画,而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切合经典诗文情感基调的画面恰恰就是一首有形的诗,来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诗文文的意境,诵读出一种意境美。4.旋律相伴,激情吟

8、诵把一首首经典诗文配合乐曲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歌唱,是经典诗文诵读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在中国古代诗歌吟诵中,很多诗歌其实都是配曲唱诵的,在进行这样的吟诵时,学生用或委婉或清亮的音调大声唱出经典诗文,使美妙的诗词音韵更具旋律之美。唱读让学生轻松地读诗、悟诗、记诗,同时也在唱读中“心有灵犀”地与诗人同喜同乐,同悲同恨。(二)创设情境,调动想象经典诗文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启发想象和领悟诗情。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1、故事再现情境。小学生尤其喜欢听故事,如果在

9、经典诗文教学中通过动画故事或相关的影视剧片段,再现有关的故事或传说,易于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2、图像创设情景。生动的图像能够让学生轻松跳跃过经典诗文艰涩难懂的障碍,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利用相关图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3.多媒体激发想象。诗重想象。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经典诗文词的无穷魅力。(三)链接整合,知识拓展1、链接作者生平、历史背景。了解作者及

10、历史背景,是走进诗作的一把钥匙,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和诗情的悟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境,从而促进感受体会诗情。把作者及历史背景文字或影像资料链接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化难为易。2、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文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手段的方便快捷,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的优势为整合资源提供了保证。1)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不少的经典诗文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整合链接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

11、,加深理解。2)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经典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不仅限于教师的精心准备,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引导,由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资源搜集整合,课上展示交流,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四)环境濡染,课外延伸。校园的环境文化可以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的积极作用。中华经典诗文能够利用作品蕴含的文化影响、情感取向、精神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通过这样的设计而体现。1、教学楼主楼道悬挂电子屏幕。教学楼主楼

12、道悬挂电子屏幕,展示学生的经典诗文创作,如舞台剧演绎经典,学生的唱古诗,经典诗文为背景的书签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和学生自己创作的古诗配画作品。2、校园艺术铃音。每天早晨和中午到校后的十分钟,播放经典配乐朗读,实现了学生与经典的无声互动。3、电子触摸屏。学校图书馆门外的电子触摸屏给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与经典交流的物质保证。4、校园博客。通过校园博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信息技术全方位服务于校本课程的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从诵读吟唱到品味语言,从想象理解到感悟意境,从与诗句诗人的交融共鸣到与诗词情感的生华内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学生文化底蕴得到不断的积淀,语文素养得到了切实提高。参考文献1王崧舟 不在实用,而在文化J.小学语文教师,2011(12)2何克抗和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