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35723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选修 1专题一一、知识归纳1、几种常用发酵菌种的比较菌种/项目 生物学分类 代谢类型繁殖方式生产应用发酵条件酵母菌真核生物异养兼性厌氧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 酿酒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醋酸菌原核生物异养需氧 二分裂生殖 酿醋一直需氧毛霉真核生物异养需氧孢子生殖制作腐乳一直需氧乳酸菌原核生物异养厌氧 二分裂生殖 制作泡菜不需氧2、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制作内容/比较项目 所用菌种O 的有无果酒酵母菌无氧果醋醋酸菌有氧腐乳 主要是为霉 有氧泡菜乳酸菌无氧控制条件最适温度时间控制其他条件18251012 天 封闭充气口303578 天适时充气1518 腌制 8 天左右 控制

2、盐酒用量常温腌制 10 天左右 控制盐水比例相关反应式3、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的比较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比较项目果酒和果醋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制作:乳酸菌无氧呼吸制作原理果酒:无氧呼吸 果醋:有氧呼吸多种微生物发酵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 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实验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 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让豆腐上长也毛霉 加盐腌制加卤 汤装瓶密封腌制操作提示材料选择与处理;防止发酵 控 制 好 材 料 的 用 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测定亚硝酸盐 液被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 量;防止杂

3、菌污染。 含量的操作。专题 2课题 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知识归纳 1、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比较项目消毒灭菌条件使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结果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 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孢子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法适用常 用 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服和手煮沸消毒法(如在 100,煮沸 56 min)、巴 氏消毒法(如在 80,煮 15 min);使用酒精、氯 气、石炭酸等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微生物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4、微生物的纯化培养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微生物两个阶段,纯化(分离)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

4、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微生物培养: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就可以得到1 / 31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 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5、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2 测定微生物

5、数量的常用方法:统计菌落数目(不是活菌数)和显微镜3 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原理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专题三 课题 1 植物组织培养(参照选修三) 专题三 课题 2 月季的花药培养直接计数。材料的选取:选择花药时(一般选择单核期),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专题四 课题 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1、 酶反应速率(酶

6、活力):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2、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 PH。(探究温度、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参照作业),留意加酶抑制剂。专题四课题 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一、实验原理1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 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 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 碱性蛋白酶能将 血渍、奶渍 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 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专题四

7、 课题 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一、实验原理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 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一般来说, 酶 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 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 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固定化酶优点: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专题五 课题 5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一、实验原理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

8、分子 。对于 DNA 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 用 DNA 与 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 DNA,去除其他成分。1DNA 的溶解性DNA 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 DNA 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 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0.14mol/L 时溶解度最低)此外,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 DNA 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2DNA 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 ,但是对 DNA 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 6080oC 的高

9、温,而 DNA 在 80 oC 以上 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 ,但对 DNA 没有影响。3DNA 的鉴定在沸水浴 条件下,DNA 遇二苯胺 会被染成蓝 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 DNA 的试剂。二、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 DNA 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 DNA 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2 破碎细胞,获取含 DNA 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 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 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 DNA 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 洗涤剂

10、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 过滤后收集研磨液。注意: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利用细胞吸水涨破的原理。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 DNA 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有利于 DNA 的溶解。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 DNA,能够去除杂质?2 / 32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 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 DNA 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 溶解与析出 DNA,就能够除去与 DNA 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3 DNA 的析出与鉴定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的酒精溶液,静

11、置 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 ,这就是粗提取的 DNA。用玻璃棒 沿一个方向 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取两支 20ml 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的 NaCl 溶液 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 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4ml 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 中加热 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 解有 DNA 的溶液是否变蓝。四、注意事项1 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 100ml 血液中需要加入 3g 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2 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

12、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 ,以免 DNA 分子的断裂 ,导致 DNA 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3 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 ,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4 DNA 的溶解度与 NaCl 溶液浓度的关系:当 NaCl 溶液浓度低于 0.14mol/L 时,随浓度的升高,DNA 的溶解度降低;当 NaCl 溶液浓度高于 0.14mol/L 时,随浓度升高,DNA 的溶解 度升高。专题四 课题 6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1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13、1) 原理:分子量 大的分子通过 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 ,路程短,流动快 ,先被洗脱出来;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 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 流动慢 。(2) 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3) 分离过程: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脱 :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2缓冲溶液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 pH 的干扰而保持 pH 稳定。3凝胶电泳法:(1) 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 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电量大,速度快)(2) 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等。(3) 分离过程:在一定 pH 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 SDS,形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 取决于分子大小,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3 /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