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36647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1.1 混凝土面层浇筑施工要点6.1.1.1 准备工作1、 施工复测 :对道路中心桩位置、水准点基点桩及其他测量资料 进行复测,对控制桩进行加固。2、 原材料的准备(1)、 集料 : 质地坚硬、清洁、无风化 , 针片状颗粒、含泥量、有机 质含量符合规范要求,集料级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 水泥:安定性、细度模数、初终凝时间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 规范要求.(3)、 石料 : 质地坚硬、清洁、密实、无风化 ,极限抗压强度等各项 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设计规定,几何尺寸等外观指标符合规范要求.6.1.1.2 C20 混凝土配合比1、 将计划用于每一处机械化施工和小型配套机具施工的混凝土垫 层的水

2、泥、碎(砾)石、砂、外加剂等材料,在用于工程之前 5 天,委 托中心试验室按有关规定的标准方法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 组成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应包括混凝土弯拉和抗压强度、集料级 配要求、水灰比、稠度、水泥用量、质量控制等细节。2、 及时将配合比设计报告单和总说明报送监理工程师认可。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经批准后,立即进行试拌。6.1.1.3 抽样检验按有关规范要求频率做抽样检验,制作抗压和弯拉试件各二组, 分别作 7 天、28 天的抗压、弯拉强度试验。6.1.1.4 混凝土浇筑1、基层准备:在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前,应将基层上的浮石、杂物、尘土等全 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洁,并整理排水设施。基层如

3、有车辙、松软及其他不符规定要求的部位。均应翻挖、清除,并以同类混合料填补,其压实厚度不得小于 8cm,重新整型、 碾压,并符合密实度的要求。2、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配置合适的施工机械,其 技术性能应满足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要求。并应将工地配置的各种施工 机械的名称、机型、规格、数量等,列表报监理工程师认可。3、模板:(1) 模板以钢板材料制成,并配有合适的装置以保证模板连接牢固 可靠,使在浇注混凝土时能经受捣实和饰面设备的冲击和振动。(2) 模板安装应顺直,无扭曲;相邻钢模应平头锁接方式紧密联接, 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在任何方向都应不能活动。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 路面厚度相

4、同,误差为+0,-5mm。(3) 用于胀缝和施工缝的模板,根据传力杆和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 钻孔。(4) 模板在整个长度完全紧压在基层上,并正确地按完成后的路面 边缘要求的坡度和纵向安置。(5) 模板要彻底清扫干净,并在每次浇注混凝土之前涂隔离剂。 4、钢筋设置:钢筋网片、角隅钢筋、边缘钢筋的安设,均要符合有关规范的规 定。5、混凝土面层的浇注1)、 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洒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2)、 混凝土入模前,先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范 围内,制作混凝土检测抗压抗折强度的试件。3)、 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 摊铺现场应设专人指挥卸料,应根据摊铺宽

5、度、厚度、每车 混凝土数量均匀卸料,严格掌握不能亏料,可适当略有富余,但又不能太多,防止被刮到模板以外。5)、 摊铺后,检查拉杆平行与水平,同时要用铝合金直尺进行平 整度初查,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缺料。6)、 每日工作结束,施工缝宜设在胀缝或缩缝处,按胀缝或缩缝 要求处治。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断浇筑时,可设临时工作缝。宜 设在缩缝处按缩缝处理。7)、 当摊铺到胀缝位置时,应按胀缝设计要求设置胀缝和安装传 力杆,传力杆范围内的混凝土可用人工振实和整平。如继续浇筑,摊 铺机需跳开一块板的长度开始进行,留下部分待模板拆除并套上胀缝 后用人工摊铺振动成型。8)、 摊铺机在摊铺时,两侧应各设 1 名辅助操作员,保证摊铺机 运行安全和摊铺质量。9)、 在待振横断面,每车道路应使用 2 根振动梁,组成横向振动 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捣密实,并应注意角处不得角振或漏振。10)、 振动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 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 30s。振动 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 500mm ;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m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11)、 振动梁振实,每车道路面宜使用 1 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 有足够的刚度和质量,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往返 23 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