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48044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八章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班级:老子八章 姓名:同步练习学号: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蓁莽荒秽B 死而不亡者寿C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D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解析:选 D。 A 项,“蓁”通“榛”; B 项,“亡”通“妄”,荒谬;C 项,“企”通“跂”, 抬起脚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地,心善渊 B不自伐故有功 C夫唯不争,故无尤渊:渊源伐:讨伐尤:责备D柔弱者生之徒 徒:同类解析:选 D。A 项应为“沉静,深沉”。B 项应为“自我夸耀”。C 项应“过失,罪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味令人口爽B 敝则新C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D既以与

2、人,己愈多爽:爽快敝:破旧资:资助多:赞赏解析:选 B。A 项应为“伤”。 C 项应为“取资,借鉴”。 D 项应“丰富”。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 民之从事C 强行者有志D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解析:选 D。D 项,古今义均为“软弱”。A 项,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不被 允许。B 项,古义:做事。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C 项,古义: 确定不移、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二、情境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老子中写出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的 两句是“_,_”。1

3、老子并列举出七个 “ 善 ” 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得出为人处世的要旨,即 “_,_”。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 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1 老子中写出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 物 , 使 人 舌 不 知 味 的 句 子 是 “ _ , _ , _”。2 老子中写出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的句子是 “_,_”。3 老子中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1的句子是“_,_”。6 老子中称赞得 “道”之人静密幽沉、难以测识的句子是 “_, _”。7 老子中写出得“道”人士表面上他们清

4、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 动极而静的句子是:“_?_?”这种人格上的静与 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8 老子中写出得 “道” 之士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所以能够去故更新的句子是 “_,_”。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 用“道”。9 老子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的变化,他用辩证法思想作为观察 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_,_”。10 老子中老子用“_,_”作比喻,来说 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11 老子中说明有道者顺应自然以待人接物,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的心怀的句子是 “_,_”。12 老子中写出善人对于

5、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而是要劝勉他,诱导 他,可以作为不善的人的老师的句子是“_,_”。13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出自老子的“_”,就 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14 史记 留侯世家中有名句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老子中意思 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答案 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夫唯不争故无尤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4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故去彼取此6微妙玄通深不可识7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8夫唯不盈 9夫唯不争 10跂者不立故能蔽而新成 故

6、天下莫能与之争 跨者不行11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12故善人者 13自知者明 14信言不美不善人之师美言不信三、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2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 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 ,谓弟子曰: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 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

7、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 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 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

8、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 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B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C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D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解析:选 A。根据关键词语“去”“是”“所以”等即可正确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

9、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隐君子,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最早见于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是隐士与君子的结合。C 玄孙,曾孙的孙子,自身以下的第五代。泛指远孙。D 太傅,中国古代官职。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老师(辅弼官, 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解析:选 C。玄孙,曾孙的儿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 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 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B 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 行非常高尚的君

10、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C 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的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 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D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 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这种情况吗?解析:选 A。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 法与论语 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译文:(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译文:解析:(1

11、)句主要考查两个“其”的用法,“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中的“其”为代 词,代指龙;“其犹龙邪”中的“其”表猜测的语气,大概。(2)句的“始”意为“当初”, “合”意为“合并”,“离”意为“分离”,“霸王者”意为“称霸称王的人”。答案:(1)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 龙一样吧!(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 霸称王的人出现。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

12、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 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 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 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 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 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 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

13、 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 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 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 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 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 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 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 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 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 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 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 “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