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48578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析中考化学试卷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庙沟门中学 越慧一、命题思想:本试卷为中考模拟试卷,以中考说明为依据,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意义,因此试卷难度适中,以最基本的知识点为考核主 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考场发挥。二 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题型及分值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50 分。题型、题号及分值见下表:(二)试卷内容分析见下表 题号知识点分值910111213141516物质的变化净化水,软硬水的转化,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 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描述,质量守恒

2、定律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措施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物质的构成,原子的性质,物质的分类,中和反应除杂所选用合适的的试剂和方法(1) 化石燃料 ,环境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方法(2) 营养素,洗涤剂的乳化作用1 / 42222222317181920212223碳酸盐的加鉴别 ,溶液的特征,金属的锈蚀物质的分离,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的计算,酸雨的危害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从物质中提纯某物质 碱的化学通性和方程式的书写试验题 实验仪器的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探究题 酸的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计算题 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试题特点分析24455751

3、强调基础,联系实际基于陕西省 2013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本次考试范围全面,难度适中。 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着重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 识生活、生产、科学发展中的化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试题本着从生 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挖掘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背景知识,从生活以及人类 面临问题取材,渗透人文情感和积极的价值取向。2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为突出学科特点,以实验基础知识和操作为素材的题目在本次考试中占有很 大比重。如第 11 题在实验基础知识考察 。第 15 题 对除杂中合适试剂和

4、方法的 选择第 22 题“探究蚁酸性质”在描述完实验现象后,再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实 验结论。相关实验题目在本次中考试题中约占 16 分,比值较大。它可以从多角 度、多层面考查考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突出了科学探 究的理念。3记忆性题目减少,灵活应用性题目增多今年化学试卷题型注重应用,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应用性题目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学生施展学识和才华提 供了良好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第 10、12、15 题。 分别从多领域、全方位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能力。4、淡化计算量,强调计算题在实际生活中的

5、应用2 / 4化学计算题考点基本没变,难度适中,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该题涉及的化 学方程式为复分解反应,计算方法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和质量分数的应用,数据简 单,计算量小,但所体现的实际应用性较强。(三)、答题情况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 14 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 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 9、15 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变化和除杂。学 生对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还是不理解。对于除杂的问题同样仍是 一个问题需要以后专项训练。第二题,填空题,总分 19 分,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 对碳酸盐的鉴别要用酸学生还是不清楚2、 从给定化学方程式中推某物质 X 的化学式,

6、以及某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 价计算,仍有好多同学计算错误。3、 根据给定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不同物质从一个温度到另一个温度溶液质 量分数的大小,大多数同学仍然不理解升高温度以后,不同物质中溶质的变化。4、 对碱的化学通性同学们仍然不熟悉,以及根据图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写出制烧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5、 探究酸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类型推测某物质的组成 元素。学生不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彻底的理解。(四)、补救措施,1、 对化学用语进行归类专题复习,强化落实。2、 对化学与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应从生活中的来源比如从食品来引导学 生,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3、 对化学反应类型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练习。4、 对物质的推断与检验题 一是教给学生做题技能,二是加强对特殊物质与 粒子的性质的识记,跟踪练习。5、 对计算题进行分类练习,规范解题格式,分清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6,多练习模拟题,教给学生答题技巧。总之,设计精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 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3 / 4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只有多练习,才能在做题中提高自己, 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