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49478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 文 试 卷说明:1全卷共 6 页。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 卡上。3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 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00 分。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 7 小题,共 27 分。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

2、的词语。(4 分)(1) 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 xu s。(2) 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长途 j m,给骆驼戴上了铃铛。(3) 蔺相如见廉颇来 f jn qn zu,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4) 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qn b z jn 地笑出了声音。2 下面句子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 分)(1) 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呈凶一时的冻土。(2) 那时候秦国理曲,就没有动兵的理由。(3) 瑞恩刚一放学,就迫不急待地冲进家,伸手向妈妈要钱。(4) 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飘着一丁点儿野菜。3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 分)严阵以 尽脑汁 安居 业 雪中

3、送_神机 算 精神抖 应接不 紫嫣红4 给下面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4 分)(1) 爸爸微笑着,慢慢地 (抚摸 触摸 触及)着孩子的头。(2) 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 (抵制 抵御 抵挡)秦兵的 准备。(3)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闪射 闪现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4)寂静的草原 (吵闹 喧闹 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5 教材探幽。(3 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善于通过人物的“笑”表现人物的性格。下面句子中人物的“笑”,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恰当语言概括。(1)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4、楚王的一声冷笑,表现了楚王 的态度。(2)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众人个个敛声屏气,她却在后院边笑边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风辣子”的边笑边说表现了她 的性格。(3) 武松酒后,听酒家伙计说景阳冈老虎伤人,不如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过 冈。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河清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是有大虫,我也不怕。”武松的“笑”表现了武松 的特 点。6 仿写。(4 分)例句: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 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仿写句:望着老师的背影,就仿佛 ,仿佛 。7 以下面句子为中心句,

5、把意思写具体,不少于 80 字。(4 分)这个小村,村民是那么的有礼貌。二、本大题 1 小题,共 10 分。8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10 分)(1) 草铺横野六七里,。 (吕岩牧童)(1 分)(2) 怪生无雨都张伞,。 (杨万里舟过安仁)(1 分)(3)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1 分)(4) 洛阳城里见秋风,。 (张籍秋思)(1 分)(5)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1 分)(6)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1 分)(7) 默写刘禹锡浪淘沙一诗。(4 分),。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2 题。一篮鸡蛋罗懿临我在潜移默化中

6、接受了奶奶那套行善积德的思想。本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我在 一颗爱心中成长,零花钱偶尔也为某种“义举”效力,钱不多,却能了却一桩心事,何乐而 不为?上个暑假,我在每月零用钱中扣出十几元买了一篮鸡蛋给邻家王阿婆送去。 王阿婆是位年逾六十的老人,老伴离世多年,膝下无儿无女,听奶奶说阿婆年轻时生了好 几胎,可不知怎么,孩子纷纷夭折如今孤苦伶仃,亲戚久不走访,门庭更显冷落!或许 她承受了太多苦难以致心灵麻木。不过在我们眼里她总是那样慈善可亲。3 “阿婆”我喊她时她正在小菜园里摘菜,见到我便急忙停下手中的活,呵呵笑道:“是 鱼儿呀,找阿婆有事么?你一年才回两次,跟出嫁的女儿也没啥分别,阿婆想见你都

7、见不着。” 说着叹了口气。她身子骨还硬朗,还能说会道。4 我将一篮鸡蛋送上,道:“您这么疼我,我这次读书回来也没带什么礼物,这鸡蛋给您补 补身子,就算我”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开始推辞,我一再坚持,她也再三推辞,样子比我 还固执。我拗不过她,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临走时,她往我手上塞了一大把青菜、 茄子,非要我带回家不可。5 我望望左手一篮鸡蛋,又望望右手一扎蔬菜,一脸无奈。没走多远,身后传来阿婆的叫骂 声:“没用的东西,好吃懒做的家伙,走开,走开就知道吃我的青菜”原来她正赶 菜园里的老母鸡呢。6 那是阿婆相依为命的老母鸡,它早已不再为阿婆下蛋了,可阿婆没舍得宰了它,而是留在 身边做伴。7 “

8、老母鸡,对,就是老母鸡,我有办法了!”好几天过去了,每次经过阿婆家,我都问:“阿婆,今天老母鸡下蛋了没?”她总是乐呵 呵道:“没白疼它,花花这几天都下了好多蛋了!”花花是老母鸡的名字。看着她婴儿般溢满童真的笑脸,我心里一片欢欣每当阿婆午休,花花也呆在鸡窝里。这时总会有一个人影悄悄地接近鸡橱,将一个鸡蛋送 了进去,然后将花花硬赶出鸡窝。阿婆听到鸡叫便跑出来捡蛋。看着她激动的样子,我感到 一阵骄傲。不用说,你也一定猜到了,那人影便是我。我一如既往地每天悄悄送一个蛋到阿 婆鸡窝,直到一篮子鸡蛋送完。纯朴的阿婆一直以为是花花下的蛋,所以对花花宠爱有加, 花花因此也享受了一段当凤凰的生活。几天后,奶奶病

9、了,老人家这一病,那些姑侄叔婶全来探看,阿婆也来了,她对奶奶好言 相慰了一番后便留下个纸箱走了。11 打开小纸箱,我一阵惊愕,那是一纸箱的鸡蛋,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三十个。我 用了三十天的时间一天往鸡窝送一个鸡蛋,如今阿婆一次就将全部鸡蛋送还我了我呆住 了,白干了这三十天真是白忙活了!12 我真白干了么?思来想去,脑子还是想通了,我没白干,因为 。13 在离家念书的日子里,思念永远是牵引我内心的丝线,我念着我的亲人,其中包括邻家 阿婆。(选自港台文学选刊2007 年 12 期,有改动。)9 请概括小说围绕“鸡蛋”写的主要情节。(6 分)我买鸡蛋送给阿婆 _10赏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0、(2 分)她往我手上塞了一大把青菜、茄子,非要我带回家不可。11阿婆知不知道老母鸡花花下的蛋是“我”悄悄送到鸡窝的?根据内容分析。(4 分) 12根据小说内容,补充完整第 12 段关于“我没白干”的理由。(2 分)四、本大题 4 小题,共 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6 题。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蒋葳1 人们常常问:为什么甜点和油脂含量高的垃圾食品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2 研究发现,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民间曾 有“油多不坏菜”的说法,意思是炒菜多放油,吃起来就觉得香。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 释这种现象。3 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天奔忙却难以

11、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皮 下脂肪永远“太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物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当我们看到食物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阿片样物质则是大脑分泌的另一种化学物质,它 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和享受,它和多巴胺共同作用,大脑就会把吃某种食物和愉悦的心情联系 在一起,让我们不断重复。它们让人类的祖先在高脂和高糖食物中得到了享受,大脑便下令 让祖先们去寻找这些食物。于是大脑就将摄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视作愉悦行为,指挥人们去寻 找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即使进化到今天,虽然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依然 存在,让我们依然爱吃油大糖多的垃圾食品。4 处于压力之下的人很容易想吃高脂

12、高糖类食物。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做法也许确实 有助于缓解压力,因为垃圾食品对大脑产生的化学作用与抗抑郁药物类似。研究人员以两组 老鼠为实验对象,先将它们长期与“鼠妈妈”隔离,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不安。一组老鼠被 喂垃圾食品,另一组老鼠则被喂健康的食品。两组老鼠随后被安排分别穿越迷宫,进行压力 测试。结果显示,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那么焦虑了。科学家认为,“垃圾食品”帮助老鼠补充了大脑中缺少的压力激素受体,从而改变了它们的状态。 当人体感受到压力,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但是也会食欲增加,增加饥饿感,导致人更想吃高热量食物,导致

13、肥胖。 科学家解释说,压力会让人觉得生存受到威胁,必须多囤积些热量。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这么多危害,却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吃垃圾食品会上瘾? 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 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吃垃圾食 品成瘾后的实验鼠,会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一些物质 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标准,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选自百科知识2013 年第 6 期)13 请指出人们爱吃垃圾食品的三个原因。(6 分)14 第段画线句子“这种现象”,在文中具体

14、指的是什么?(2 分)15 请说说第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16 第段“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会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一句中,“一些” 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 分)五、本大题 1 小题,共 35 分。17根据要求完成习作。(35 分)题目:忘不了那件事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2)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六、附加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10 分。1 下面的诗句,和哪个成语的意思相近?(4 分)(1) 飞流直下三千尺(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5、)2 国学经典填成语。(2 分)“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国学经典,请你把它们的名称填入下面的括号里,使每行的前四个字 和后面四个字各成为一条成语。(1) 乐在其( )人自忧(2) 七步成( )久不息(3) 衣食不( )如反掌(4) 衣冠优( )虚乌有3 歌咏离别。(4 分)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千百年来,诗人留下许许多多咏叹离别的千古绝 唱。人的一生中充满了聚合离散,苏轼感叹(1)“ ”,李白送别孟浩然,久久 凝视浩渺长江,不忍别离,惆怅叹惋,吟出了(2)“ ”;王维送别元二,联想 故友出使之地,发出了(3)“ ”的感慨;王勃送别杜少甫,互相劝勉,互相告 慰,留下了(4)“ ”的千古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