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50444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选修 1 专题 5“DNA 和蛋白质技术”中 课题 3 的内容。蛋白质的提取是开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本课题从基础 入手,学习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应用的几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透析、琼 脂糖凝胶色谱法、电泳。教材先介绍这几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再结合实验操作介 绍实验方法,这样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容易混淆,所以本设计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交流中突破难点。由于本课题内容较多且复杂, 所以要求学生按照提前编好的导学案学习。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巩固必修课中学习的有关蛋白质的理论知识,还 能了解提

2、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在该领域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尝试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了解凝胶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 子的基本原理。(二)过程与方法尝试提取和分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 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细化过程;凝胶色谱法 的原理和方法。2、 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四、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五、 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

3、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血红蛋白的三维图片,阐述其功能 即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体现 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在生命活动中具 有重要作用。研究蛋白质的功能,首先 应该获得一定纯度的蛋白质,从而引出 课题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听 讲 、 思 承上启下通 考、回忆所 过图片,激 学内容。 发学生学习兴趣。分 组 合 作 全班学生分为 6 个学习小组,小组长负 学习 责协调安排。每组学生阅读教材,共同讨论导学案,解决问题。具体按照导学 案中分配的任务开展新课学习。1学 生 看 书结 合 导 学 案讨论,小 组 合 作 学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合 作学习的能 力。采取组间竞争方式,对每组学习效果进 行

4、评价打分。共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 个环节。成果汇报, 教师提问并评价各个小组学习效果,记 组间比赛 录得分。(一)基础知识第一小组:凝胶色谱法凝胶的成分、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分离 过程。第二小组:缓冲溶液缓冲溶液作用、配制、人体维持血液 pH 稳定的两对缓冲物质第三小组:电泳电泳概念、原理、分类(二)实验操作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哪四个步 骤?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的血液来分离 血红蛋白?第四小组:样品的处理采集血样为什么要加入柠檬酸钠? 离心时为什么低速短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思考: 洗涤时为什么用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 水?搅拌目的?为什么要多次洗涤? 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问题: 烧杯中加入蒸

5、馏水和甲苯的目的是?引 导学生找到答案。过渡:红细胞破裂后,蛋白质释放,同 时还有许多内容物和残留细胞膜,接下 来该做什么?离心后溶液分为 4 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何种物质?教师讲解透析法进行粗分离除去杂质。 视频展示血红蛋白的样品处理和粗分离 第五小组:色谱柱的制备和装填 利用问题串连贯凝胶色谱的装填步骤。 第六小组:样品的加入和洗脱、注意事2习学 生 认 真 阅读课本, 组 内 学 生 积极讨论, 填写学案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的能 力和团队合 作意识。以学生为主 体,肯定学 生的能力, 引发继续学 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 立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自 我评估所学 知识掌握情 况。 以学生为主 体,肯定

6、学 生的能力, 引发继续学 习的兴趣。 自学、讨论 模式结合, 教师进行适 当的引导, 通过问题推 进方法提高 学生质疑、 假设、学习 能力课堂小结项如何加样?加样时注意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如何判断流出来的物质是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何红色区带不是均匀一致移动,会影响实验结果吗?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调重难点。 学生呼应反馈练习进行第二环节比赛抢答题学 生 积 极 进一步巩固 思 考 并 抢 本节课知识 答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优点:1、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 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7、的能力。首先是展示 血红蛋白空间结构图片,从而引出课题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再通过学生自主 学习、分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2、学习安排合理,注重知识联系在教学中,从基础知识凝胶色谱法、缓冲溶液、电泳法到实验操作样品处理、 透析、纯化等层层推进,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后再归纳总结,从而形成知识框架, 体验成功之感。同时,通过学生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全部学生都能参与进 去,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课堂上适时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表达 不充足时,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3、科学设计练习,注重能力培养设计必答和抢答环节,层层推进,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3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全体 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好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了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足之处:1、 时间把握不好。2、 小组内不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抢答环节不同组间竞争意识差距较大,教师 应做好适时引导和鼓励,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