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56430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二章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一、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一)全过程造价风险的界定1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一一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过程。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其核心内容为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需要合理准确地计算工程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与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需要在各个建设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2全过程造价风险的界定全过程造价风险就是各个建设阶段中影响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集合。

2、(二)建设各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目标要展开风险管理,首先要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上文中已经明确,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整个造价风险管理的总目标。由于造价具有分阶段、多次计价的特点,所以,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略有不同。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合理确定工程的造价,即合理确定投资估算价格。投资估算是形成工程造价的源头,是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一步。本阶段中可行性研究的深浅和周密程度均直接影响投资的准确性。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项目主要价值的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甚至可高达95%,图纸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超70%,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按照工程项目投

3、资估算限额,合理确定工程项目设计概算、预算是本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施工招投标是施工执行阶段的前奏,选择招标方式,合理确定标底价格,评出最优秀的施工单位并签订公正合理的承包合同,从而为施工的正常展开、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管理是工程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阶段,建设资金大量投入,除了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项之外,还可能发生各种附加费用,要在确保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附加费用发生的规模(如:工程变更、索赔、意外风险等),避免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使工程的实际价尽可能接近合同价。所以,本阶段造价风险管理

4、的目标是:施工过程中造价变更控制。在项目建成后,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实施,把项目造价的实际情况与计划相比较,找出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差异,以利不断提高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指导今后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所以,竣工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决算,做好后评价。建设各阶段造价管理内容和造价风险管理目标的关系如图12.1所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时间编项目建议书编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招标文件签订合同项目实施竣工验收投资匡算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标底合同价竣工结算竣

5、工决算合同价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图12.1 各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目标合理确定估算造价合理确定概、预算造价合理招标、确定标底、签订合同控制施工中造价变更合理确定决算造价3造价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各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按照风险管理的系统层次展开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活动,而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的动态衔接,最终形成整个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风险管理。如图2-3所示。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度量风险度量前期决策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度量风险度量设计阶段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度量风险度量招标阶段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度量风险度量施工阶段

6、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度量风险度量竣工阶段风险管理目标图12.2 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风险管理系统层次二、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内容(一)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要进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而识别工程造价风险的第一步便是找出风险可能存在之处及产生的原因。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实现过程中,一方面,风险性事件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是工程造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造成工程造价变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造价的风险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造成的,而这种信息的不完备性既有人们在信息收集与信息加工方面的问题,也有信息本身具有滞后性的原因。1工程

7、造价本身风险因素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可能原因分析如下:(1)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在目标设计中,可能存在构思的错误,规划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内容不全,重要边界条件的遗漏;采用规范不恰当,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未考虑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行性等。(2)规划设计方案陈旧,目标优化错误或未进行优化优选。设计中未采用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如价值工程、最优化方法,对设计方案未进行优化优选等。(3)地基勘测资料不全,地下埋藏物未事先考虑,临时处理不当。(4)承发包方式选择不当:合同类型选择有误;合同条款遗漏,表达有误,不严谨;合同管理不力,引起大量索赔。(5)项目实施期间通货膨胀,材料、人工费

8、用上涨:或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外大幅增加。(6)汇率变化。当前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能需要大量进口建材及装饰材料,项目投资估算时按当时外汇汇率预留了进口材料的费用,但当实际需要进口材料时,需支付的外币升值,开发商需额外付出开发费用。(7)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现象,例如地震、火山爆发、雪崩、暴雨、暴雪、飓风、洪水、泥石流等;也包括某些社会现象,如政府禁令、战争、爆炸、火灾等。工程项目施工最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如超出正常年份的雨季、寒冷的冬季等,都会严重影响正

9、常施工,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停工。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灾害虽然出现的机会较低,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2造价咨询人员风险因素造价咨询人员在建设项目全过程或阶段咨询时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要按照公平、公正和诚信的服务原则,认真履行合同,诚实守信、尽职尽责,规避造价咨询风险。造价咨询人员的风险主要包括:(1)行为责任风险:造价咨询人员如违反了委托合同规定的职责义务或超出了委托人委托的工作范围,从事了本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造成了工程上的损失;或是未能正确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给有关各方造成经济损失,由此而承担经济

10、赔偿责任。(2)工作技能风险:造价咨询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知识、经验或职业责任心造成错误或者工作失误而承担的风险。(3)技术资源风险:由于信息不完全或掌握的信息失真,对形势估计不足或估计错误而导致的风险。(4)职业道德风险:咨询人员不能遵守道德的约束,徇私舞弊、谋求私利而使工程造成的风险。(二)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顾名思义,应该集工程造价的特点和风险的特点于一身,结合分析现代工程的案例,工程造价风险具有全面性的特点:(1)全程性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即工程造价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全

11、程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一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2)可变性工程造价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是可以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得到控制并消除,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风险发生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的大小,因此工程造价风险同样具有可变性。(3)复杂性风险的

12、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开发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作为风险的一种,工程造价风险也同样具有复杂性。(4)被动性某一其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工程造价风险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三)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是在一个相对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其中影响工程造

13、价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环境条件因素,通货膨胀、气候条件、地质情况、施工环境条件等。因为外部环境条件都存在较人的不确定性,所以有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风险,从而使工程项目的造价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因此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必须考虑风险对于造价的影响,必须在对确定性造价管理的同时,开展对不确定性造价的管理,即对工程造价进行风险管理。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必须结合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来实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就是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上程造价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在识别的基础上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控制这些风险,从而最终达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三、全过程

14、造价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作出判断。同样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就是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判别,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工程造价风险识别流程见图12.3所示。(1)开发建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根据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收集、处理和存储有关工程项目每个具体活动与过程的各种风险信息,以便为风险的分析、识别和控制服务。(2)跟踪、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工程造价有关的活动与过程的风险信息使用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去跟踪项目全过程以及项目具体活

15、动与过程的发展,使用项目所处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信息去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项目造价相关的所有风险信息。这是一个不间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日常工作步骤。(3)造价是否存在风险的分析与判断运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加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造价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找出可能会使造价发生变动的各种风险。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风险分析的具体方法。例如,风险分析模型的运用及风险仿真技术的运用等等。(4)对影响造价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并给出全部风险的分类根据风险分类方法,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与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对上一步识别出的造价风险进行分类分析,以便

16、全面认识风险的各种属性。(5)对全部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确定其大小和分布这一步要对所有己初步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概率分布和概率大小的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确定风险性造价和制定风险事件控制优先序列打下基础。这一分析需要借助现有信息、历史数据和经验判断。图12.3 项目造价风险识别方法流程图开发项目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跟踪、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工程造价活动与过程的风险信息是否存在造价相关风险的分析与判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经验存在风险吗?结束是否对项目造价风险进行分类分析,给出风险分类对全部风险进行概率大小及其分布的分析对全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给出各风险的原因对全部风险进行后果分析,给出风险后果

17、严重性对全部风险进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的发展进程预测根据风险概率原因、后果和发展进程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序列过程结束了结束是风险识别报告项目造价风险分类文档否(6)对全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给出各个风险的原因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对识别出的全部风险进行风险原因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找出引发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果引发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多个,还要进行主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等更深一步的风险因素分析。(7)对全部风险进行后果分析,给出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一步需要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和经验判断,对于全部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做出全面的分析。要求把风险造成的可能后果进一步转换成会造成多

18、大的工程造价损失。这种“后果的价值量大小”将作为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的判据之一。(8)对全部风险进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的发展进程预测这是指对于已识别的风险必须进行具体风险发展进程的时间和发展变化标志的分析。风险发展进程的分析是要找出风险事件何时会发生,以及引发它的原因何时会出现,引发原因出现以后风险事件会如何发展等等。风险发展变化标志的分析是指当出现什么情况时就标志着该风险进入了那种阶段的分析。对于项目全部风险的发展进程分析,也是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制定风险事件控制方案的依据之一。(9)根据风险的分类、原因、后果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序列在完成上述分析与判断之后,要综合这些方面

19、的分析结论,确定出开展风险事件控制的优先序列。由于项目的风险发生往往不是单纯进行,而是齐头并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先排序。优先序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安排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后果最严重、发生概率最高、发生时间最早、并且能够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已经识别出的项目全部风险都应该按照这种原则确定出其优先序列。(10)给出风险识别报告每进行一次项目风险的识别,都要在最后给出一份风险识别报告。该报告不但要包括工程项目现有风险的清单,而且要有风险的分类、原因分析和说明、风险后果及其价值量的表述,以及全部风险的控制优先序列等内容。对于这套风险识别方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风险识别与分析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

20、不断重复进行的。每过一定的阶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都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一次识别与分析,以识别和发现新的风险。这种重复不断的风险识别分析需要一直坚持到项目的最后阶段。上述这套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找出项目的全过程和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以便为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控制和风险性造价的控制提供有关项目风险、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成因和风险进程等方面的信息与判断依据。四、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对工程的风险性造价进行估计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所存在的风险进行量化,确定这些风险可能的影响程度,客观的予以衡量,以便于进一步对风险进行评价决策。工程造价风险评估有以下几种方法:(一

21、)概率分析法同一事件在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概率变化状况是用概率分布来描述的,确定了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就能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风险事件后果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等。概率分析的步骤如下:(1)任选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为随机变量,将这个不确定因素的各种可能结果一一列出,并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结果的造价;(2)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概率的计算一般要在过去统计资料上进行,也可以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得到主观概率;(3)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在不确定因素下的造价期望值;(4)计算方差和标准差;(5)综合期望值、方差和标准差,确定项目在一定造价范围内完成的可能性。一般说来,在正态分析条件下E(yi)士的可能

22、性为68.3%;E(yi)士2的可能性为95.4%;E(yi)士3的可能性为99.7%。(二)蒙特卡罗模拟法1蒙特卡罗模拟法原理蒙特卡罗(Monte Carlo, MC)方法亦称为随机模拟(Random simulation)方法,有时也称作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技术或统计试验(Statistical testing)方法。如果风险事件的风险后果y与风险因素x1, x2,xm等有关,可以将风险后果用数学模型y=(x1, x2,xm)表示。若通过分析已求得各随机变量x1, x2,xm的概率分布,并且风险因素x1, x2,xm是相互独立的或是完全相关时:(1)根据已求得的风险因

23、素x1, x2,xm的概率密度f1(x1), f2(x2),fm(xm),在计算机上分别产生符合这些分布的随机数列x11, xi2,xjm(i=1,2,n);(2)将上述随机抽样得到的n组随机数带入风险后果数学模型可计算得到风险后果值,得n个数:(3)当n较大时,即可利用求得的y1, y2, yn,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该风险后果的统计特征量(均值、方差和概率分布)。2应用蒙特卡罗的步骤将Monte Carlo应用于造价风险管理,可以将目标变量设定为一模拟造价值。数学模型用由子项目求和生成总造价的计价程序来表示,模型中主要风险变量定义为可发生风险的子工作项目。每个风险变量的风险结果及其相应的概率

24、值均可用一具体的概率分布来描述,然后利用随机数发生器来产生随机数,再根据这一随机数在各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中随机取一值。当各风险变量的取值确定后,目标变量就可根据所建立的模拟模型计算得出。这样重复N次,便可得到N组目标变量值,即风险性造价的概率分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目标分解对于一个项目的模拟,首先要将项目分解为许多工作或工作包;(2)概率寻找寻找每个工作或工作包地造价分布概率。确定实际概率分布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有关信息,在统计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简化概率分布的方法,并以均匀分布、三角分布、正态分布最为常用。(3)计算机模拟绘制直方图1

25、)从每一个分布中产生一个随机数,在0.000到0.999之间。这项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随机数发生器来实现。2)本书随机变量的抽样采用了直接抽样方法,即把已取得的伪随机数r,通过给定的抽样模型,使伪随机数r变为给定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样本。常用概率分布的抽样公式见表3)根据数学模型,计算本随机数对应的造价风险值。4)再返回第1步,重复N次,N可以为上千次,最终得到对项目的N次模拟值。5)将N次模拟的结果用累计频率曲线和直方图来表示。表12.1 常用概率分布的抽样公式分布名称抽样公式注(a、b)均匀分布a+(b-a)r指数分布-lnr正态分布、分别为均值何方差三角分布a、b、c为三角分布参数r为(0

26、,1)上随机数(4)结果分析通过累计频率分布可以考察低于确定价格的某一值的概率,并可以通过该分布得出最可能价格出现的可能性是多大口(三)GM(1,1)灰色预测法1灰色预测原理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提出了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一切随机量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段上变化的灰色量和灰过程。对于灰色量的处理不是寻求它的统计规律和概率分布,而是将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列,通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变成比较有规律的时间序列数据,即以数找数的规律,再建立动态模型。这种模型首先对于原始数据以一定方法进行处理,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建立模型提供中间信息;二是将原始数据的波动性弱化。接下来以微分拟合为核心直接将时

27、间序列转化为微分方程,从而建立抽象系统的发展变动动态模型,即Grey Dynamic Model,简记为GM。GM (h, n)模型,是微分方程的时间连续函数模型,括号中的h表示微分方程的阶数,n表示变量的个数。当只有一个变量且h=1时,记为GM(1,1),称为单序列一阶线性动态模型。2GM(1,1)模型的建立(1)给出原始数据列,并做级比平滑检验设有m个观察值X(1),X(2),X(m)令(i)为X(i)的级比,若(i) (0.1353,7.389)则表明数列是平滑的,可作数列灰色预测。(2)选定序列作一次累加选定母序列的某一子序列作为预测对象的历史发展时间序列X(0)(i) (i=1,2,

28、 n,4nm),并对其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得到新的数列X(1)(3)构造系数矩阵B, Yn对于GM(1,1)模型,其微分方程可简化为:以向量的形式表示微分方程的系数a、u,则系数向量为:=a, uT对方程展开可得:累加矩阵B和Yn分别为:Yn=X (0)(2), X (0)(3),X(0)(n)T (4)求系数向量,建立形式方程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系数向量:(BTB)-1BYn并代入微分方程的解,得到时间函数将还原,便得到公式(3-6 )即为GM(l,1)模型进行灰色预测的基本计算公式。(5)回代检验将求出的参数代入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列出预测结果的时间函数序列(6)后验差检验对预测结果进行后验差检验,

29、证明预测模型是否可行。绝对误差以(0)(i)表示,相对误差以(i)表示,则有(0)(i)X(0) (i)X (0) (i)如果相对误差不超过2%,便可认为模型可行,可以用于进行预测。(7)预测可利用公式(3-5 )及(3-6 )预测未来某期的数据。(四)贝叶斯多指标决策法多指标决策是决策分析人员对多个目标方案进行综合衡量后作出合理、正确的决策过程。这是一个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过程。其中指标权重的正确估计是决策的关键之一。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大致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客观性差,但解释性强;客观赋权法确定的权系数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客观性较强,但有时会与各指标实际重要程度相悖,从而解释

30、性较差。为了兼顾对指标的偏好,同时又力争减小主观随意性,使对指标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进而使决策客观、真实、有效。本方法对主观权重进行了改进。首先对专家给予的指标权重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逐个修正;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指标权重的优化模型,并给出精确解。从而达到使指标权重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1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处理设方案决策域的集合A=Al, A2,An;因素指标的集合W=Gl, G2, ,Gm。方案Ai对指标Gj的属性值为Yij(i=1,2,n;j=1,2,m),则决策矩阵为:通常,指标又分为“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是指属性愈大愈好的指标,而“成本型

31、”指标,是指属性值愈小愈好的指标。为了消除两种类型指标间的矛盾性,将决策矩阵标准化处理如下:对于效益型指标Gj对于成本型指标Gj则标准化后的决策矩阵为2各方案下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观权重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它不会因为方案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用概率论的观点从看,主观权重可以理解为验前概率,在一个方案下的权重可以理解为结合试验而发生的概率即为验后概率。在具体方案下,应该对主观权重给予修正。设指标的主观权重为ul, u2, , um,则指标Gj发生的概率P(Gj)= uj j=1,2,m在指标Gj下,方案Ai发生的概率为P(AiGj )rij,i=1,2,n,j=1,2,m利用贝叶斯公式,则在方案Ai

32、下第j个指标权重(验后概率) j=1,m,i=1,n因此,方案Ai下的权重向量为W(i)(W1(i), W2(i), Wm(i)。对每个方案Ai来说,对它有利的指标被强化了,对它不利的指标被弱化了。3整体方案下权重的确定设指标权重为Wj,j=1,2,m,由期望效益法,方案Ai在W(i)下的决策值为应选择权重向量Wj,j=1,2,m,使所有方案的综合属性值与偏差越小越好,为此建立如下最小二乘法优化决策模型求解以上模型。作拉格朗日函数上述m+1个变量m+1个方程的方程组用矩阵表示为解矩阵方程得:解出Wm1(W1,W2,Wm)T后,得方案Ai的最终决策值为:按fi*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得到方案A

33、i的排序。(五)模糊层次分析法1模糊层次分析法原理模糊层次分析法是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来解决多因素、多指标评价问题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并按其支配关系分级组成有层次的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决定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模糊评判就是根据给出的评判标准和实测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做出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更加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2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2)建立工程造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建

34、立要遵循全面性、独立性、层次循序渐进、重要性的原则。本文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参照第二章中公路工程造价全风险因素核查表建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中,把造价风险主要划分为主风险因素和子风险因素两个层次。(3)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1)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本书文采用了04评分法,将造价咨询人员、业主指挥部人员和工程管理研究人员打分求得的权重平均后即是指标的权重。具体过程介绍如下:将主风险因素(或子风险因素)中,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就各因素对造价风险的影响打分:两者同样重要,各得2分;非常重要一方得4分,另一方得0分;比较重要的一方得3分,另一方得1分。于是可以得到Yi对比矩阵,这个矩阵主对角线上

35、各元素均为0。再运用优势积累法(即求“行和”同一行元素之和),可求得权向量为: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是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建立权重向量:Ak(ak1, ak2, akp)2)定义造价风险度评语集划分5个风险等级VL, L, M, H, VH。对应评价集等级向量为0.1,0.3,0.5,0.7,0.9。3)确定评价隶属矩阵假设有n位专家对子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对Rk项指标合计有mkj个人评判为H级,则可认为专家组对此项指标评判为H级的可能性程度为:,依次可以得到对应VL、L、M、H、VH各级别的可能性程度。并由此可得到一个子风险因素(单项指标)评价的行向量:Hk1(hkl,hk2,hk3,h

36、k4,hk5)所有子风险因素评价的行矩阵组成评价矩阵Hk:下标P为各评价指标子集中含有指标的数目。4)主风险因素风险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各主风险综合评价向量为:模糊子集Bk(bk1,bk2, bk3, bk4, bk5),(k=1,2,m)表示在各Rk,(k=1,2,m)分别的风险向量等级。其模糊特征评价值为:PBk(bk1,bk2, bk3, bk4, bk5)(0.1,0.3,0.5,0.7,0.9)T5)整体造价风险综合评价通过上述运算,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B1,B2,B3,B4,Bm,并构成一个总的评价矩阵B,即权向量A(a1, a2, am)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7、,再进行综合评价运算,即D=A*B或其模糊特征评价值为:PD(d1,d2, d3, d4, d5)(0.1,0.3,0.5,0.7,0.9)T最终评价结果是一个代数值,表示对所有风险评价指标的综合主评分。分值越高,说明项目造价的风险越高。(六)各种方法的应用设计以上介绍的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风险因素的特点,分别采用,其应用比较如表12.2。表12.2 造价风险评估方法应用比较表名称过程描述特点操作难点解决办法蒙特卡罗模拟法风险组成因子概率分布模拟程序风险整体分布针对多个因子叠加而成的风险,且每个因子大体概率分布已知多个因子的概率分布难以全部搞到通过数据收集解决一部分,或简化成三角

38、概率GM(1,1)历史数值序列灰色计算得到未来紧邻值针对对于时间有趋势变化的风险因素有时模拟失败,需要检验修正通过其他模拟加权解决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因素层次模型定义子风险因素风险值权重模糊矩阵计算整体风险值用于多层次、不同权重的风险组合后的风险评价。适用于各阶段造价风险整体评价各子风险因素风险值及权重的定义少部分可以通过定量方法解决,大部分需要主观判定概率分析法通过统计数据得到某风险概率分布求得某期望值下发生概率用于单个风险概率的确定统计数字不全简化分布贝叶斯多指标决策法多方案决策本方案的造价风险度用于多方案之间比选鉴于以上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特点,整合各方法的应用过程,参见图12.4。

39、图12.4 造价风险评估方法应用设计造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因素组成及之间权重)单个风险因素风险度模糊层次分析法本阶段风险评价本阶段造价整体风险度水平风险因素风险度排序造价风险度标准专家主观判断概率分析法、期望值法、蒙特卡罗模拟法、GM(1,1)灰色预测法五、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一)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以后,已识别出的绝大多数风险事件都是相对可控的。这些风险事件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人们在风险识别阶段给出的有关风险事件的足够信息的多少。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处理是建立在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可控性基础之上的。由于工程造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全程性,因此

40、相应的对风险处理也应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主要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控制来实现的。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是发展和变化的,在人们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这种发展与变化会随着人们的控制活动而改变。因为对于风险事件控制的过程实际是一种人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事物)的过程。对分析出来的风险可以接受,或想办法消除、减少或转移。任何项目在实施时,都必须对承担的风险(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的)应有准备和对策,应有计划,应充分利用管理者自己的技术、管理、组织的优势和过去的经验。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工程造价的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

41、理,而不是直接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主要处理对策:(1)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这在项目决策时要注意,放弃明显导致亏损的项目。对于风险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成功把握不大的项目,不参与投标,不参与合资。甚至有些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预测后期风险很大,必然有更大的亏损,不得不采取终端项目的措施。(2)技术措施。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而不用新的不成熟的施工方案。(3)组织措施。对风险很大的项目加强计划工作,选派最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组织单元,使大家有风险意识;在资金、材料、设备、人力上对风险大的项目予以保证,在同

42、期项目中提高它的优先级别,在实施过程中严密的监控。(4)保险。对于一些无法排除的风险,例如常见的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的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解决。(5)要求对方提供担保。这主要针对合作伙伴的资信风险。(6)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在计划中(或合同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费。(7)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8)采取其他方式,例如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的投资分散风险。上述风险对策措施应包括在项目计划中,对特别重大的风险应提出专门的分析报告。对作出的风险对策措施,应考虑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为任何措施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由负责具体风险事件控

43、制的人员,根据风险事件的特性和时间计划去制定出各具体活动风险事件控制方案,即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方法:前处理和后处理。(二)工程造价风险的前处理工程造价风险的前处理主要是体现在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阶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在决策阶段或设计阶段就进行预处理,特别是重要的或重大的风险因子,要优先处理。风险事件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风险规避方案。例如,对于存在技术不成熟性的施工技术坚决不采用就是一种风险规避的方案。这类方案是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资源、技术、施工方案等等,从而避开风险。(2)风险遏制方案。例如,对于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采取注入新资金的方案就是一种风险遏制方案

44、。这类方案是从遏制风险事件发生的角度出发去控制风险事件的。(3)风险转移方案。例如,通过合同或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他人就属于这类方案。这类风险控制方案多数是用来对付那些概率小,但是损失大,或者自己的组织很难控制的风险事件。(三)工程造价风险的后处理工程造价风险的后处理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的处理。其方法具体实用如下:风险应急方案。例如,准备各种备用灭火器材以对付可能出现的火灾就是一种风险应急方案。这类风险事件控制方案也是对付元预警信息风险事件的一种最主要方式。风险容忍方案。风险容忍方案多数是对那些发生概率小,且风险事件发生所能造成的后果很轻的风险事件所采取的控制方案。风险分担方

45、案。风险分担方案是指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和项目团队成员的木同承担风险能力,由团队成员合理分担整个风险的方案。这是最为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案之一。风险消减方案。例如,出现雨天而无法进行室外施工时,尽可能地安排各种人力与设备从事室内作业就是一种风险消减方案。这类方法是对付无预警信息风险事件的主要方式之一。风险化解方案。例如,对于可能出现的团队关系冲突,采取双向沟通、消除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一种风险化解方案。这类方案是从化解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出发,去控制项目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的。图12.5 工程项目风险性造价控制流程图风险性造价控制目标的确定对于项目基准造价的确定控制结束对于项目不可预见费的控制对照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检查风险性造价控制活动的结果差距大吗?调整目标项目结束是是否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重新进行风险识别、风险性造价的确定已确定的项目基准造价、不可预见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