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导学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59996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秉笔直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秉笔直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秉笔直书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秉笔直书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秉笔直书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秉笔直书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秉笔直书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秉笔直书导学案(师)课题:秉笔直书 主备人:刘春妮 审核人:梁宁娟 授课教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文章叙述了战国时期,相国崔杼杀了国君光,在记录史实时他让太史们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们坚决不从。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最后不得不让太史按史实记录。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对几位太史宁可断头也不屈服于残暴的崔杼,恪守本分的职业道德精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对崔杼由不可一世到无可奈何的心理变化描写,衬托了太史们忠于职守的伟大精神。【学情分析】文章记叙的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因此文章出现了大量学生不一理解的历史性词语,如“齐庄公”、“相国”、

2、“太史”等。因此需要学生查找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学习目标】 1、 . 准确认读课文中的8个认读生字,掌握课文中的8个会写的生字。2、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人物语言等,深入理解课文。3、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言的凛然正气。【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理解分析人物的方法。难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感受、体会、学习人物“秉笔直书”的伟大人格力量。【知识链接】 伯、仲、叔、季:在我国古代,伯、仲、叔、季在兄弟排行里分别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 齐庄公:齐国的国君,“庄”是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

3、、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公”是封建社会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相国:官名,及丞相,地位仅次于国王。 太史:我国封建社会里专门记录历史事实的官职。【时间预设】自主学习(10分钟) 交流协作(15分钟)、展示激励(10分钟) 生成问题(5分钟)【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解题:“秉”拿着、握着;“书”书写。2、质疑: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分节读文,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析词。2、二、交流协作:1、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你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对学:这篇课文写的是( )的历史故事,故事出自东周列国。秉笔直书中的“秉”的意思是( ),“秉笔直书”的意思是( )。故事中崔

4、杼一共杀了( )位太史,他们分别是( )、( )、( )。 (温馨提示:通过重点词语、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感受,都可以写在旁边.交流时要积极参与进来哦!)群学:连线找朋友。 美言 赤诚无私的话 谎言 爽快坦率的话 直言 凭空捏造的话 谣言 好听的话 忠言 不真实的话三、展示激励: 1.组内展示:自主学习部分 2.全班展示:交流协作部分。(温馨提示:自我展示要自信,声音要洪亮!)四、质疑问难: - (温馨提示:要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哦!)自我评价: 今天我发言了( )次,我的表现(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2、感受太史秉笔直书的优秀

5、品格。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时间预设】复习检测:(5分钟) 自主学习:( 5分钟) 合作探究:(10分钟)展示激励:(15分钟) 达标测评:(5分钟)【导学过程】一、复习检测:.(听写词语)(温馨提示:细心写字,注意姿势!)二、自主学习:1、我把文章用心地读了一遍。2.我能了解到:. 史官的职责是( ),他们宁愿( ),也不愿意( ),坚持要为后人记录下( )。 3合作探究:问题一:谁秉笔直书?为什么要秉笔直书?问题二:面对有权势的崔杼,太史们是如何拒绝他的无理要求的?问题三:秉笔直书的结果如何?体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温馨提示:先认真自读课文,做好批注,再进行交流哦!)四、展示激励

6、:1. 小组内交流: 自主学习部分2. 小组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合作探究部分 (温馨提示:别人展示时要注意倾听,认真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5、 升华情感:6、 学了这篇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七、达标检测,巩固提升完成导学案(生)达标检测题。【板书设计】秉笔直书 太史伯:直书“崔杼谋杀国君”宁死不屈 太史仲:面不改色 太史叔:还是不屈服 刚正不阿 太史季、南史氏:尽本分,然后去死 【教学反思】- 秉笔直书导学案(生)班级: 姓名自主学习我能行一、加点字注音崔杼 尽本分 倘若 颠倒是非 隐瞒谋杀 蛮横 串通 岂能 屈服二、根据意思写词语a.拿着笔按真实情况

7、写。 ( )b.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 ) c.没有权利,没有任何势力。 ( )d.非常冷静,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 )合作探究展风采问题一:谁秉笔直书?为什么要秉笔直书?问题二:面对有权势的崔杼,太史们是如何拒绝他的无理要求的?问题三:秉笔直书的结果如何?体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达标训练显神通一、 选词填空 美言 谎言 直言 谣言 忠言1、小巷里流传着各种各样的( )。2、对于朋友的缺点,我们应该( )。3、狐狸走上前,( )道:“大王,您是最威武的。”4、我们应该具备识破( )的本领。5、“( )逆耳”的意思是说忠诚正直的劝告,往往听起来不舒服。二、 课文内容我知道1、

8、崔杼杀害了国君齐庄公,他想让太史们,但太史们,崔杼杀害了、,他最后并未杀害,因为他知道了。 二、 拓展训练 太史伯的弟弟仲接替了哥哥的职( )位。他把自己写的竹简呈交给崔杼( )仲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崔杼一看,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想不到天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人,的问:“你难道没看到你哥哥的下场吗?你不怕我把你也杀了吗?”太史仲,回答:“我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1、 给文中带点的字注音。2、 将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 按照文中内容将词语补充完整。4、 本段话主要采用了描写和描写,体现了崔杼的,太史仲的 【自我反思】【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