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储量计算.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61410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储量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九章储量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九章储量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九章储量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九章储量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储量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储量计算.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储量计算第一节 储量计算的一般要求 各项找矿勘探工作的经济效果,最终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矿产储量上。这一储量: 1必须是符合工业技术要求的; 2必须是可供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 提供符合这些要求的储量,是找矿勘探工作的首要目的,脱离了这一目的,找矿勘探的经济效益必然要受到影响。 做好储量计算工作的条件是: 1要有经过批准的工业技术指标; 2要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计算储量的图纸; 3要有其可靠性与储量等级标准相符合的计算储量的参数; 4要有适合矿床具体情况的计算方法与真实无误的运算; 5要有一目了然的能反映全部运算过程的多种表格,包括品位、厚度、面积、体积、体重及矿量的运算表格。

2、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及平衡表外两类: 平衡表内储量,是指符合当前矿山企业生产的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平衡表外储量,是指目前尚无工业意义,但在不久将来技术和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预料有可能应用的储量。表外储量包括有益组分含量低、矿体薄,矿山开采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技术加工方法尚未解决等情况下的储量。 根据矿床研究和控制程度,冶金地质勘探所获的储量,还可分为三级,即B级储量,C级储量和D级储量。前两种合称为工业储量,后者为远景储量。 根据上述分类应按矿体或矿段,矿石类型和品级、 等分别计算储量。 平衡表内及平衡表外矿石的圈定是依据已确定的工业技术指标而

3、进行的。工业指标是依据矿产的开采和加工技术条件,并考虑到矿产的综合利用,在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个矿床的工业指标应由地质部门会同设汁部门提出,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方为有效。 矿产储量是按实际探得的地下资源来计算,不扣除开采或选矿时的损失量,但应扣除采空区的储量。矿产储量一般用重量表示,但对于那些不必要用重量表示的,可用体积表示。 储量计算所采用的矿石组分或矿物含量数据,应当根据样品分析资料或试验资料来确定,不考虑开采或加工时的贫化。第二节 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储量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储量计算之先,必须慎重的选择合理的储量计算方法。衡量储量计算方法

4、是否恰当,主要是看所选择的储量计算方法是否能正确反映勘探的实际效果。正确的储量计算成果,不仅要在总储量方面和勘探程度要求达到的相对准确性相适应,而且在矿床的各个块断或地段的储量也要分别与勘探程度相适应。 储量计算方法的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矿体的地质特征与勘探方法的选择。由于勘探方法是直接决定储量计算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矿床拗探初期就应周密考虑,合理地布置勘探工程。 影响储量计算方法选择的尚有储量计算运算的繁简,还有其他因素例如矿床现在的或设计的开采方法,储量计算是经常性的还是全面性的,对计算要求是概略性还是精密性的等。 (一)选择储量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之矿床的地质特征 1矿

5、体的形状:矿体的形状是选择储量计算方法的最主要因素。如形状简单的层状、似层状、脉状矿体,适于用各种储量计算方法;而筒状或囊状矿体,往往只适于用水平切面法;薄层状矿体多适于用地质块断法和算术平均法;厚度较大的矿体一般适于用剖面。 2矿体的规模:矿体的大小对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意义不大,但对于少数由坑道所勘探的极小矿体,只能用断面法或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3矿体内组分分布:除等值线法外,一般并不直接影响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但它直接影响着勘探方法的选择。当组分分布均匀时,往往适用各种勘探方法。因此,也适于用除等值线法以外的各种储量计算方法,但当组分分布不均匀时,往往只适于用剖面法和地质块断法,甚至统计

6、法。 (二)选择储量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之二勘探方法 勘探方法集中地反映了矿床地质条件的各种因素,也反映了工程控制程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勘探方法往往直接决定了储量计算方法。 勘探方法对选择储量计算方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l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用勘探线勘探时适于用垂直剖面法计算储量;用勘探网勘探时,适宜于用最近地区法、地质块段法等储量计算方法。 2勘探手段:例如坑道勘探时,适合用水平切面法,而开采块断法只有在矿体被勘探坑道切割为若干开采块段时才被应用,但是勘探坑道不是分布在一个或几个水平时,用水平切面法去计算储量将会增加不少制图的工作量,且其结果也不会很正确

7、。同一个矿床中由于勘探工程的分布和密度不同或采用的勘探手段不同,也可以采用综合的储量计算方法,如矿床上部由坑道勘探部分用水平切面法或开采块断法计算储量,下部由钻探控制的块段用垂直剖面法或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在一般情况下,算术平均法和地质块段法是不受勘探方法影响的,但当工程密度不均匀(勘探程度不一致),级分含量局部变化显著或组分含量与矿体厚度有正相关关系时,用算术平均法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三)计算方法的繁简程度对选择计算方法的影响 确定储量计算的正确程度,主要决定于工程控制程度或参加储量汁算的参数的代表性,而不决定于方法的简便与否。最复杂的储量计算方法并不能弥补工程控制程度或储量计算参数

8、之不足。反之,在工程控制程度合适、各种参数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合适的计算方法,即使很简便的方法,同样能保证储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且由于最简便的方法不易出差错,且易于检查,有时更能保证储量计算的精确度。因此,最简便的储量计算方法是应优先选择的方法。 (四)影响储量计算方法选择的其他因素 1矿床现在的或设计的开采方法,虽不是主要因素,但在提供矿山开采单位(开采层、开采中段等)储量数字的计算方法选择时,要加以考虑。 2经常性的储量计算和全面性的储量计算,对计算方法的选择是不同的。经常性如季、月的储量计算的特点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统计资料,而不必重新制作或整理资料来进行储量计算,一般用算术平均法或地

9、质块段法计算储量,很少用剖面法计算储量。 (五)储量计算方法的检查 在储量计算方法确定以后,为了检查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可选择另一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检查。一般说来,这种检查意义并不大,因为在选择储量计算方法时,就已经将最能适合那种方法的该矿床地质条件和勘探特点等因素考虑进去了,而另一种方法就不一定能更好地适合矿床本身的地质和勘探特点。但储量计算方法的检查对局部块段储量的正确性验证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仍然被一部分地质人员所采用。 1在选择储量计算检查方法时,要尽量符合矿床地质和勘探方法特点。另外,要尽量利用被检验方法的基本图纸和矿块的圈定原则,以免因此造成的非计算方法本身的误差。 2储量

10、计算的检查,一般只在矿床的主要部分(一个或数个矿体或矿体的一部分)中进行,通常不作全部的检查验证。对比结果,其误差一般不允许超过78,而对于工业B级储量,则不应超过5(以被检查的方法为100)。第三节 矿体圈定矿体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量计算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体圈定的正确程度。因此,必须严格地掌握工业指标,并对矿床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正确圈定矿体边界。 (一)矿体圈定的依据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参照矿产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这些工业指标主要是: 1边界品位,即样品中有用组分品位的最低极限,是划分矿石和围岩界限的标准,亦即圈定矿

11、体的零点边界的依据之一。 2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平均品位),在边界品位范围内合乎开采最低要求的平均品位,其品位值比边界品位要大,单项工程或一个矿块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就视为具有开采价值,可列为平衡表内储量。大于边界品位小于工业品位的,则可列为工业上暂不能利用的储量,即平衡表外储量。 3最低可采厚度,就是可以开采的矿块的最小厚度,它与开采条件和开采技术密切 相关。 4工业米百分值,对于含矿程度高而厚度小的矿体,如果只考虑其厚度而不考虑其含矿程度,就会把它划为平衡表外矿量。如果把厚度和品位联系起来加以考虑,那就既可照顾到开采条件,又可照顾到矿体的含矿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应以厚度与品位的乘

12、积作为衡量开采价值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叫做工业米百分值。一般适用于计算金属或氧化物量的矿床。 5夹石剔除厚度,对矿体内的无矿部分或低于边界品位的部分而言,大于夹石剔除厚度者,则需在矿体可采范围内将其剔除出去。厚度等于或小于这个标准的夹石,可混在矿体内一并计算储量。但必须保证矿段的平均品位不会因此而低于工业品位。否则,需将相邻一个矿样与夹石合并,作为夹石或表外储量,使矿段品位提高。 6其它,如有害杂质平均允许含量、伴生有益组分最低含量、剥采比、自熔指数等工业指标对某些矿床的矿体圈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 圈定矿体边界时首先应确定边界基点,然后通过基点划出边界线。这些边界线是: 1

13、矿体零点边界,即矿体完全尖灭的边界。其构成是将代表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这是确定矿石储量所必须的条件。 2可采矿体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平衡表内可采矿量的边界位置。 3矿石品级或类型边界,在可采边界内划分出矿石不同品级和不同类型的边界。 4内边界线,沿穿过矿体边缘的坑、钻的连线叫内边界线。所以内边界线各点间的连线是直线,其周边是折线,而坑道或钻孔与矿体的交点便是折点(如图一1)。 5外推边界线:沿内部边界向外推定的边界,可分为有限外推边界和无限外推边界两种情况: (1)有限外推边界:有限推断法所推定的矿体边界,是见矿工程与无矿工

14、程间的边界,一般以见矿工程与无矿工程间距的一半或用矿体的自然尖灭角来确定。在矿体的厚度与品位呈渐变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插入法来确定。但无论用那一种方法,矿体边界的推定必须与矿体的地质特征相适应。(2)无限外推边界;在穿过矿体的坑、钻工程外,再无任何工程时所推定的边界。一般用于计算地质储量或推定低级储量,推定时常使用地质方法、形态方法、几何方法、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学方法等。 (三)矿体圈定的方法: 1地质推断法:以详细的地质构造图和对控制矿化的地质因素和构造因素的研究资料作为这种方法的基础。根据岩相、构造、围岩变化特点与矿化的关系,推定矿体边界。这种推定方法比较可靠,在所有情况下都应尽可能地应用这种方

15、法。 2形态推断法:即以形态变化规律为基础进行无限外推,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厚度由中心向边缘变薄的情况,根据形态标志划外边界的方法有两种: (1)剖面图法:在一系列的勘探剖面上,圈定矿体的线条由内部边界向外延长直到相交。将这些交点再投影到相应的计算平面图上并联接这些交点,便是外部边界线。图一2是表示按此法确定陡倾斜透镜状矿体外部边界线的实例。(2)等原线法:根据勘探坑、钻资料,将矿体等厚线从勘探部分外推到零点边界,该零点边界即外推边界, (图一3)。 3几何推断法,当不能用地质推断法或形态推断法时,可用几何法推断外部边界。用几何法推断外部边界以下三种情况: (1)依据勘探网密度,平行于内部边界划

16、外部边界,内部边界与外部边界的间距一般等于坑、钻渤探间距的一半,具体可由本矿区地质人员对本矿区掌握的矿体变化规律来确定。(2)依据开采系统,矿体外部边界划在内部边界范围以下一个或两个中段的深处,用坑道勘探的脉状矿体常用此法。在外推时必须仔细研究相邻地段的地质特征,开采经验,或利用类比法。(3)根据矿体已揭露部分的规模进行外推,有以下三种方法:三角形法:即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走向长度的一半。此时外部边界为三角形。长方形法: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沿走向长度的四分之一,外部边界推定为长方形。对于等轴状矿体(矿巢、矿囊、矿瘤)常用锥形或半球形确定外部边界,其推测深度为平均直径的二分之一。上述三角形、长方形、

17、锥形或半球形推断方法,通常在勘探初期,当沿倾向勘探程度很差时,这一方法就会显著地夸大或缩小矿体的规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用几何法比其他方法更为简便。在应用时应当慎重地、尽可能地考虑到矿体的形态构造特点、规模和勘探程度、灵活地不是机械地进行推定。4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学推断:根据已知工程及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学的异常特点而推断,一般只适宜于圈定予测储量的边界。当矿床特别稳定时,也可包括一部份远景储量边界。 (四)可采矿体边界的圈定:可采矿体边界的圈定应根据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最大限度地圈定出平衡表内储量。1在勘探工程上圈定可采矿体首先按勘探工程用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来圈定。夹在矿体内小于边界品位的

18、样品,须视其连续长度是否达到夹石最大允许厚度,凡是大于夹石最大允许厚度则应圈为夹石,凡是小于或等于夹石最大剔除厚度的,应圈入矿体。在圈定时还应参考相邻工程夹石情况,如果在相邻工程中与该夹层相当的位置有一层厚度于允许最大央层厚度、因此构成一稳定的央层层位时,个别工程中的夹层虽小手或等于夹石剔除厚度亦应圈出。2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厚度的矿体,才能圈定为平衡表内矿体;当矿体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对于只计算矿石量的矿床应圈定为平衡表外矿石,对于需要计算金属量或氧化物量的矿床,则当厚度与品位的乘积等于或大于工业要求的最低米百分值指标时,可圈定为平衡表内矿石。3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的平均品位

19、等于或大于最低工业品位要求时,一般情形下,可圈定为表内储量。但是如果这一系列样品内连续有相当数量的样品品位(或其平均品位)介于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要求之间,以致构成一层厚度相当大的表外矿段时,则应考虑实际上开采利用的可能性,酌情圈出一段表外矿石。但需注意与相邻工程对比,及是否为构造作用或裂隙淋滤作用所致。4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的平均品位,虽然等于或大于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如果包括由不同的矿石类型构成的矿段其工业技术指标不同,应分别圈出,分别确定表内、外矿段;如果其产状要素不同,也应分别圈出,分别与相邻工程对比。5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的平均品位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要求时

20、,在没有上述两款所述的情形下,即可圈定为表内储量;如果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达不到最低工业要求时,可将其中能够达到等于或大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的部份圈定为表内矿石,其余的圈定为表外矿石。 如果按上述办法不能圈定为表内矿石时,则按下列办法处理:(1)如该类工程仅属个别或很少数,且位于矿体中央部份,而相邻工程的平均品位又较高时,则可参加表内块段的储量计算,但应以不影响块段仍为表内品位为原则。 (2)该工程虽位于矿体的中央部份,但相邻工程平均品位亦较低,或影响块段平均品位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时,则应将该类工程圈出为表外块段。 (3)如位于矿体的边缘部分,一律不参加表内储量计算。6在面上圈定可采矿体,

21、可按控制同一可采矿体的工程实际控制的边界连接,或用有限或无限推断法圈定。圈定不同类型的矿体边界时,必须考虑矿化特征,特别是矿化与矿体形态及构造间的关系、矿体内部结构、表生作用及矿物组分规律,一般应注意下列问题。(1)圈定矿石工业类型时要依据其经济价值,确定最主要的工业类型为主进行圈定,如在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中,一般应先圈定铜矿石,然后再圈定铅矿石,最后才圈定锌矿石。(2)矿石类型的划分,不应过于复杂,应结合工业技术指标和采矿技术要求,把某些不重要的矿石类型归并或简化。(3)矿石工业类型很复杂,致使矿体形态复杂,影响到工程控制程度(矿床勘探类型)及储量等级时,可使用综合矿石类型,但应与设计、生

22、产部门结合商定综合指标。(4)矿石自然类型界线的圈定,应根据化学分析结果,结合地形、构造等因素来确定或推定。 (五)矿体内矿石品级边界的圈定:圈定矿体内各品级边界时,首先应查明品级变化的规律性,包括矿石品级与矿层、矿石类型的关系,并按勘探工程具体划分品级边界。其方法如下:1在勘探工程上按每个样品的化学成份标明其品级,同品级的样品圈为一层。如果各品级互为夹层,且变化很大时,则应按下列要求处理:(1)当厚度较大的某一品级的矿体内夹有一较薄的另一品级矿层时,原则上按处理夹层的办法处理。(2)如果各品级互为夹层,厚度均较薄,则参考相邻工程的情况,如能确定它们有稳定的层位关系,并且在采矿技术上能分别处理

23、时,则可分别圈定。否则,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其平均品位或分段平均品位为准,结合地质特征与采矿技术要求考虑如何具体划分(耐火粘土矿不得以平均品位划分品级)。2在面上划分品级时,应根据矿体形态特征及品级与矿层层位及矿石类型等的对应关系,将相邻工程之同一品级相连。 在勘探线剖面图或各种平面图上圈定矿体,应遵守下列要求:1必须与矿体的地质特征和形态特征相一致。在矿床地表平面图上不得使用几何法圈定。在地表以下的各种平面图、剖面图上,用几何法圈定矿体,对于储量计算的具体数字虽然影响不大,但不能反映矿体地质特征与矿体形态特征,对矿床开采的指导意义不大,应尽可能少用(投影图除外)。但细脉浸染型矿床或其他与围岩边

24、界渐变的矿床,确实无法查明矿体形态特征者例外。2不得改变实际资料。3矿体的推定厚度不得大于工程中的见矿厚度。4两工程之间的矿体边界线,应与矿体产状和形态特征相适应,反映出厚度变化的规律,并宜划为一均匀的、渐变的曲线或直线。不应使矿体形态弯曲,厚度变化无根据的忽大忽小。5圈定矿体时,应根据矿体地质特征或形态特征,首先确定统一的圈定原则,按此原则工作,应尽量使相邻两工程间的矿体边界联线,只有一个(或最少的)联图方案。如果可以任意将矿体界线联成多种形态(多解性)时,应考虑矿体的控制程度或地质研究程度是否可靠。 6所有界线不得与夹层交叉,但允许重合。不同种类的矿体界线(零点边界、可采矿体边界、品级界线

25、等),彼此间不得交叉,但允许重合。7在综合图纸上圈定地表以下的盲矿体的主要参考因素是: (1)实际工程控制;(2)层位相当、或容矿构造相当;(3)矿石类型相同,不同类型的矿石排列的次序(或矿物晶出顺序)相同,有特殊标志矿物;(4)地球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前者主要指测井资料,后者主要指矿物一地球化学共生组合。(5)形态特征相似。8推定外边界时,应结合矿床具体情况,尽量采用相对准确性较高的推断方法。(六)储量级别边界圈定:1.工业储量级别(工业矿体)边界,一般需要用实际工程控制的边界来圈定,有下列情况者可以例外:(1)由高一级的工业储量块段外推的低一级工业储量块段的边界,其限度最大不得超过低一级

26、储量网度的一半。 (2)层位很稳定的矿床(大型沉积矿床或大型沉积变质矿床),如果沿整个剖面厚度、品位稳定,允许C级储量同级外推,但外推最大限度不得超过网度的一半。 (3)按不同品级(或矿石类型、下同)计算储量时,在同一矿体的工业储量范围内各晶级矿有的等级边界,一般情况下,需要实际工程控制,特别是高级储量范围内。但根据矿床开采的具体要求和矿体的具体地质条件,某些矿床可以允许在工程控制范围内,作有限推断圈定矿体各品级工业储量边界。 2在整个工业储量范围内按矿石类型或按品级划分各级储量: (1)工业储量范围内的主要矿石类型的有限推断部份应降级。(2)C级储量范围内的次要矿石工业类型,根据具体情况,如

27、果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很稳定,次要矿石工业类型与之有一定的共生关系时,允许有同级有限推断。(3)工业矿体范围内的各品级界线,主要品级的有限推断部份应降级,次要品级部份应根据矿床开采的具体要求与矿床地质条件,允许有同级有限推断。 (4)工业储量范围内的各级界线,如果不能确定其主要品级时,应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变化不太复杂,品位一般还相对稳定时,对C级储量允许有同级推断,个别块段很难控制时不作同级外推或应降级或加密工程。如果品位变化复杂,全矿床从总的来看,工程不能控制品级的变化时,应加密工程。3满足储量等级要求的其他条件: (1)钻孔矿心采取率达不到要求时,一般应补采或降级处理,但个别钻孔,可根

28、据相邻工程对比,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储量级别、矿心采取及提升间隔等具体情况、酌情处理。对于金矿,可以矿心实长作为矿体厚度参加储量计算,计算所得储量可以不降级。如果钻孔的倾斜、井深验证资料不正确或未进行测斜验证,应进行补测或作降级或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2)勘探工程间隔的衡量标准,一律以工程与矿体下盘(底板)交点为准,对于厚矿体也可用工程与矿体中心线的交点为准,但一般用矿体下盘之交点。如果因工程偏位其他原因致使工程实际控制的间隔大于各级储量要求的标准时,应根据矿床具体情况及勘探程度进行处理。如两相邻工程(或与相邻剖面)的距离超过各级储量要求标准的20(以要求的标准间距为100)以上,一般说来,应考

29、虑降级。 (3)在B、C级储量范围内,如果有未经地表及深部查明的较大构造破坏时,均应考虑降级,但在C级范围内,可以较B级范围酌情放宽。 第四节 参数测定(一)矿体厚度测定:单项工程中矿体厚度是根据钻孔、坑道、探井或探槽中所采取的化学样品分析成果确定的,如果需要按不同品级和矿石类型计算储量时,则厚度亦应分别确定。 当工程以一定的角度截穿矿体,根据储量计算的需要,应将它换算成真厚度、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可用作图法作出,也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计算公式计算:1当工程布置垂直矿体走向,工程的倾向与矿体的倾向相反时,真厚度可用下述公式求出: m=Lcos() (91) 或 m=LSin(+) (9

30、2)式中:m矿体真厚度 L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 矿体倾角; 切穿矿体时工程的天顶角(工程与铅垂线的夹角); 一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2当工程布置垂直矿体走向,而工程与矿体的倾斜同向时,如果切穿矿体时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矿体倾斜角度,则用下列公式:m=Lcos(+)或m=Lsin() (93)如果矿体的倾斜角度大于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时则用下列公式: m=Lsin() (94)3如果工程不是沿着与矿体走向垂直的剖面线布置,其真厚度用下式求得。 m=L(sinsincos(注) (coscos) (95) 或 m=L(cossin cos (注) sincos)

31、式中:工程方位角与矿体倾斜方向的夹角。一般Y小于20o,矿体厚度在5米以下者,误差甚少,可不进行修正。当钻孔穿透矿体,并能量得钻孔中轴与矿体层面的夹角时,矿体的真厚度也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m=Lsin (96)4如果需要换算成水平厚度(ms)时,按下列公式: ms=5如果需要换算成铅垂厚度(mv)时,则:(注)上列两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此处用“”号,反之用“”号。mv= (9 8)6掌子面上矿体厚度的换算,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公式。水平厚度适用于利用垂直纵投影图计算储量的各种汁算方法;铅垂厚度适用于水平投影图计算储量的各种方法。平均厚度的计算:如果揭露矿体的勘探工程分布

32、均匀、或者勘探工程分布不均匀,但其厚度变化无一定规律时,块段或矿体的平均厚度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Mcp=式中:Mcp平均厚度。 m1、m2mn各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 n一控制工程数目。当厚度变化稳定并有规律的情况下,如果勘探工程不均匀时,平均厚度应用各工程控制的长度对厚度进行加权平均: Mcp= (910)式中L1、L2Ln各工程控制长度(相邻工程间距离各一半之和)(二)平均品位的确定作为储量计算的单个样品品位是依据基本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的。平均品位计算的方法可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其应用可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由该项工程内参加计算的样品求得。(1)在坑道、探槽或钻孔

33、中连续取样的情况下,若样品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但参予计算的样品较多,目样品分割长度与品位间无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尽可能的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品位: Ccp= (911)式中;Ccp平均品位 C1、C2Cn各样品的品位 n样品数目(2)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采样的情况下,若样品分割长度不等,且样品数量不多或分割长度与品位之间呈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以取样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Ccp= (912) 式中:C1、C2、Cn各个样品的品位 L1、L2、Ln各个样品的分割长度(3)在沿脉工程中,当样品的平均品位与矿体厚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但取样问距相等时,应用取样点矿体厚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Ccp

34、= (913) 式中:C1、C 2、Cn各取样点的平均品位; m1、m2、mn各取样点的矿体厚度。(4)在沿脉工程中,当矿体厚度变化很小,如果取样问距不等且品位变化较大时,应用取样点的控制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参照公式912):式中:C1、C2、Cn各取样点的平均品位; L1、L2、Ln各取样点的矿体控制长度(相邻工程取样点间距各一半之和)。(5)在沿脉工程中,如果取样问距不等,且品位与厚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则应用取样点矿体控制长度及矿体厚度之乘积即控制面积对品位进行加权: Ccp= (914) 式中:C1,C2、Cn各取样点样品的平均品位; m1、m2、mn各取样点的矿体厚度; L1、L2、

35、Ln各取样点的矿体控制长度。2面积平均品位计算:是由控制该面积的勘探工程平均品位求得。当有如下情况之一时,均应用加权平均计算平均品位:(1)当矿体厚度与组分含量有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0.5时;(2)当各工程中的矿体厚度相差悬殊或组分含量变化很大时;(3)当参加平均的工程数量较少,且组分含量变化甚大时。Ccp= (913) 式中:Ccp面积平均品位; C1、C2、Cn各工程的平均品位; m1、m2、mn各工程截穿的矿体厚度。在计算面积上的加权平均品位时,一般采用取样长度与品位加权。有时也用影响面积进行加权,特别是当勘探工程分布不均匀时,但不能用影响长度进行加权。3体积或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则是由

36、构成该体积的面积平均品位求得,有时(如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时)也可以不经过面积平均品位计算而直接由控制该体积的各单项工程平均品位求得,其计算方法及原则与面积平均品位相同。 无论面积或体积的平均品位计算,在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品位时,必须处于上述三种情况之一时,才比较精确,否则,加权平均法计算的误差将比算术平均法更大。如果一个矿床内只有部份面积或块段属于上述情况之一,需要加权平均,其余面积或块段仍用算术平均。4全矿体或全矿床的平均品位通常使用加权平均。5平均品位计算的一般步骤是:(1)按各勘探工程进行品位加权(或算术)平均;(2)按各面积进行品位加权(或算术)平均; (3)按各块段的体积进行品

37、位加权(或算术)平均;(4)按矿体及全矿床的平均品位计算。6耐火粘土矿不计算平均品位。7特高品位处理:在某些情况下,遇到一些样品品位高出一般样品品位很多倍时,称为特富样品。这种样品多半是在分布不均匀或很不均匀的矿床中出现。若将它和其他样品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可能引起平均品位的剧烈增高,特别是在样品较少的情况下,对平均品位的精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处理时必须慎重。区分特富样品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床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是山所汁算的组分在矿床上分布的性质来决定。一般认为,当样品品位大于工程或块段平均品位的下表所列倍数时,应视为特高品位并加以处理: 组分变化系数倍数15050特高品位处理的方法如下:(

38、1)重新检查采样质量,是否有人为的误差。(2)根据需要和可能重新取样,如第二次取样证明为非特高品位时,以第二次分析结果为准。 (3)进行现场观察,详细研究取样点是否符合于该地段组分含量的高度集中程度,再考虑其应用或废弃。如确系巨大富矿巢,应参予平均品位计算;如系特富的小矿脉造成,此样品不参予平均品位计算。 (4)当重新取样已不可能,又没有任何资料证实特高品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此样品应当废弃。 (5)如查明确系特高品位样品,应以包括特富样品在内的工程或块段平均品位来代替特富样品的品位,也可用该矿床一般品位的高值代替;有时用特高品位样品两侧相邻样品的平均品位来代替。然后再汁算工程或块段的正常平均

39、品位。(6)如特高品位出现的频率很高,表现为矿床的地质特征之一时,可不以特高品位论处。 (三)面积测定:面积测定是依据储量计算底图圈定的块段面积进行的,其测量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求积仪法:利用求积仪直接在原图上测定,每一面积应连续测定三次以上,如三次测定读数之差不超过0.5,那末,这三次结果的平均值可参予储量计算,如超过0.5时,则应重复测量,直至连续三次测量误差均不超过0.5时为止。 2方格法:方格法测定面积是用方格纸复于需要测定的块段上,用查定方格数的方法来测定面积。测定时应移动方格纸的位置重复三次,以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做为该面积的最终值。当复盖图上矿块边界的点较多时,其边界点应作半点计

40、算,但在同一矿块测量时每次均应同样作半点计算。 对于小矿块面积测定,方格法往往不够正确。 3几何汁算法:这种方法较为常用,测定时将被测定面积分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简单几何形体,分别测量其面积,然后相加即得整个面积。上述方法应连续测定两次,当其误差不超过2时,将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解析法:即利用平面直角座标计算矿体或矿块的几何面积,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 用水平投影图计算储量的矿床,也可用于垂直投影图计算储量的矿床。计算面积的矿块折点 座标是在矿体投影图上直接测量的。用解析法求面积值的计算必须依据折点座标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一个接着一个的计算(如图一1)。在运算过程中

41、一律以代数和相加,最终取面积的绝对值。计算公式如下: S= (916)将上式转变为行列式则得: S= (916)依据上式,其运算过程举例如下表在垂直投影图上用解析法计算面积,其折点座标取自该图的某一点的假定座标为基点,此基点最好设在图幅的左下角。 列入储量计算表格的面积值,其有效数一般采用整数值。 (四)矿石体重的确定:参阅第四章第一节(二)(六)条矿石体重是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体重参数的正确应用直接影响储量计算的结果,因此,对体重测定成果必须慎重考虑和应用。块数折点数积 数(X2、Y1)矿块折点(坐标)积数备注xy(X1、Y2)C12150123127345831815678156316

42、3801052568140843456013561264260521297634853171685126603150123180388小计603405375897S=矿石的体重与矿石中矿物成份及其含量、矿石的孔隙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单独计算平均体重时,应考虑到矿石中重矿物含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矿石的孔隙度的影响等。 体重样品的应用与平均体重的计算,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矿石组分均匀,脉石中无重矿物或有重矿物但分布均匀,而且裂隙、节理溶洞发育的矿床,或疏松多孔的矿床,宜采用大体重平均值,而以小体重平均值检验大体重平均值,但大体重的化学平均品位要与全矿体或全矿床的化学平均品

43、位相接近。2上述矿床,如节理、裂隙很发育,不易保证大体重样的规格时,以大小体重的平均值互相对比,并结合考虑矿石特征及大体重样的采样方法、规格、质量等因素,选用两者之一的平均值。无论采用那种体重,其化学平均品位与全矿体或全矿床的平均品位应相接近。3铁或锰矿床(如果矿石中没有分布不均匀的非铁或非锰重矿物),以品位与小体重值的相关系数求平均体重。每个体重样品,必须作化学分析。但对于铁锰矿床,应以铁与锰的合量制作相关关系图(凡是以两种元素的合量制作相关关系图求平均体重者,必须两者的原子量相近。)以锰和铁的全矿体或全矿床平均含量求平均体重。以大体重样作检查。但此法不够准确,特别是图上的点较分散,全矿床(

44、体)平均品位附近的点不多时更是如此。4对于矿石组分复杂,脉石中含有多种分布不均匀的重矿物有用金属品位与体重不存在相关关系的矿床,应大量采集小体重求每个矿体的平均体重;或从每个普遍样品取样点或几个样中取一个小块体重,如果普通试样的采样质量有保证,也可用每个普通试样的体积与样品原始重量求取每个试样的体重。然后以算术平均法求每个矿体的平均体重;如矿体不同块段的体重变化很大,可分别按不同块段求平均体重,但每个块段的小休重数均不应少于十五块。 5对于复脉型矿床(或致密矿石与浸染型矿石互为薄层的矿床),其平均体重应用加权平均法求得:D= (918)式中:D复脉带(或致密矿石与浸染状矿石)的平均体重; d1矿脉带(或致密矿石)的平均体重; m1矿脉带(或致密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