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62843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练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第1 题。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降水稀少B 地下水丰富C 地形平坦D 土壤肥沃答案A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23 题。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答案 2.D 3.B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 4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自然带 P 在

2、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C太阳辐射 答案 4.A 5.DB大气环流 D洋流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 67 题。 6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第1页/共4页C丙甲乙D甲丙乙7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A纬度低 C地处阴坡 答案 6.A 7.BB海拔低 D地处背风坡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完成 89 题。8图中、代表的地理事件正确的排序是( )A 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B 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C 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D 区域

3、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9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候暖湿,利于黄土侵蚀B 气候冷干,利于黄土堆积C 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内部出现寒旱化D 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增强答案 8.B 9.D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大大小小的 石块构成的,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 “石海 ”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 特的景观带(见图)。读图,完成 1011 题。10 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 山北坡(

4、)A降水较多 C坡度较缓B气温较低 D光照较强11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 )海拔高,气温低 多大风 食草动物多 太阳辐射强烈第2页/共4页AC答案 10.B 11.ABD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214 题。 12与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暖流 C大气环流B山脉迎风坡 D寒流13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D 温带草原带14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12.D 13.B 14.B15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三大灌

5、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商品粮基地,该 流域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某灌区示意图。材料二 秋浇是该灌区传统的特殊灌溉制度,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下旬进行, 是该灌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的一次。(1)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此地渠道密布的原因。(2)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秋浇对乌梁素海环境的影响。答案(1)该区域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需求量大;该区域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农业活动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开挖河渠;此地位于我国中温带第3页/共4页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有利:秋浇淋盐可降低土壤盐碱度,可以改善灌区土

6、壤肥力结构。不利:秋浇淋盐通过排水渠汇集到乌梁素海,使得化肥和土壤盐类富集于湖泊中造成 水体富营养化。16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甲、A、B、C 自然带的名称。(2) 甲AB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 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3) 分析 C 自然带狭长的原因。(4) 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 哪种地域分异规律?(5) 说出 D 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2) 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3) 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4) 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5)D 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因其处在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 出现焚风效应,形成荒漠景观。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