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73323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五——动态平衡的矢量三角形法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竞赛讲义准静态问题的力三角形判断法 在静力学中,经常遇到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准静态平衡的物体其所受诸力变化趋势判断问题。这种判断如果用平衡方程做定量分析往往很繁琐,而采用力三角形图解讨论则清晰、直观、全面。 我们知道,当物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必有F=0,表示三力关系的矢量图呈闭合三角形,即三个力矢量(有向线段)依次恰首尾相接,当物体所受三力有所变化而又维系着平衡关系时,这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且形状发生改变,比较不同形状的力三角形各几何边、角情况,我们对相应的每个力大小、方向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将一目了然,所以,作出物体准静态平衡时所受三力矢量可能构成的一簇闭合三角形,是力三角形判

2、断法的关键操作,三力动态平衡的力三角形判断通常有三类情况,类型I 三力中有一个力确定,即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确定,这个力的大小及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变化情况待定,例l 如图所示,竖直杆AB在绳AC拉力作用下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若AC加长,使C点左移,,AB仍竖直,且处于平衡状态,那么AC绳的拉力T和杆AB受到绳子的压力N与原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增大,N减小 (B)T减小,N增大(C)T和N均增大 (D)T和N均减小分析与解由于绳AC以不同方向拉杆,使杆AB有一系列可能的平衡状态我们考察两绳系在直立杆顶端的结点A,它在绳AC的拉力T、重物通过水平绳的拉力F(F=G)

3、和杆AB的支持力作用下平衡三力中,水平绳拉力不变,杆支持力方向不变,总是竖直向上,大小如何变化待定;而绳AC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确定用代表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作出一簇闭合三角形如图1所示,取点O为始端,先作确定力F的有向线段,从该线段箭头端点按已知方向力的方向作射线,它是所有可能的力的作用线位置,从射线上任意点指向O点且将图形封闭成三角形的有向线段便是第三个力矢量,在所得三角形集合图上,根据题意,用曲箭头表示出动态变化的趋势从图1中可知,随着绳AC趋于水平,其上的拉力减小,杆的支持力亦减小注意到杆对结点支持力与结点对杆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450v例2 如图所示,用绳通过

4、定滑轮牵引物块。使物块在水平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1,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不计,则在物块运动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拉力将保持不变(B)绳子拉力将不断增大(C)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D)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不断减小分析与解本题中物块是在四个力作用下保持动态平衡我们可先将地面施予物体的支持力N与摩擦力合成为地面作用力F,由于f=,可知力F的方向是确定的:与支持力的方向成arctan角,支承面约束力(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与支持力间的这个角,通常称“摩擦角”,如图14所示这样,问题转化为三力平衡,其中重力G为确定力,地

5、面作用力F为方向确定力,属于类型一的问题 如图15所示,取点O,作表示重力的有向线段,从该线段箭头端点作地面作用力F的作用线所在射线,作从射线上任意点指向O点且将图形封闭成三角形的一系列有向线段,它们就是绳拉力矢量,用曲箭头标明变化趋势根据题给限制条件,由于1,故力三角形中、两线间夹角小于45;由于初始状态绳拉力与水平面成45,故力三角形中线段与线段的夹角从45开始减小,图15中角小于90容易判断:绳子拉力不断增大,地面作用力不断减小;由图14所示关系显见,地面支持力与摩擦力均随之减小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类型 三力中有一个力确定,即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确定,这个力的方向及第三个力的

6、大小、方向变化情况待定。qm例3 如图所示,小球质量m,用一细线悬挂,现用一大小恒定的外力F(Fmg)慢慢将小球拉起,在小球可能的平衡位置中,细线最大的偏角q是多少?分析与解本题中研究对象小球可在一系列不同位置处于静止,静止时小球所受重力、细线上拉力及大小恒定的外力的合力总是为零三力关系由一系列闭合的矢量三角形来描述,这些三角形中表示重力的矢量边是公共边,有一条矢量边长度相同现在来作出这样的三角形簇: 如图17所示,取点O为起始点,作确定不变的重力矢量,以其箭头端点为圆心,表示外力F大小的线段长为半径作一圆,该圆上各条矢径均可为已知大小的力矢量,该圆周上各点指向O点并封闭图形成三角形的有向线段

7、便是第三个力即细线拉力矢量这样我们得到了全面反映小球在可能的平衡位置时力三角形集合图 由图17可知,表示线拉力矢量与重力矢量的线段与线段间的夹角最大为arcsin(/)(线段作为圆的切线时),细线拉力总沿着线,故小球可能的平衡位置中,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偏角最大为arcsin(/) OaBA例4 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A、B两只弹簧秤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这时两绳套AO、BO的夹角AOB小于90O,现保持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而改变其拉力方向使a角减小,那么要使结点仍在位置O,就应调整弹簧秤B的拉力大小及角,则下列调整方法中可行的是( ),(A)增大B的拉力,增大角 (

8、B)增大B的拉力,角不变(C)增大B的拉力,减小角 (D)B的拉力大小不变,增大角分析与解本题中我们考察结点O,使之处于平衡的三个力中,一个力(橡皮条上的拉力F)大小方向均确定,一个力(弹簧秤A的拉力FA)大小确定,需判断第三个力(弹簧秤B的拉力FB)的变化情况 如图19所示,取点O为起始点,先作力F的有向线段,以其箭头端点为圆心,表示大小不变力FA的线段长为半径作一圆,该圆的每条矢径均为力FA矢量,从该圆周上各点指向O点的各有向线段便是弹簧秤B的拉力FB矢量这样我们勾画出表示可能的三力关系的三角形集合图如图所示,若初始状态三力关系如OOA,在角减小的前提下,线段变长,即FB增大,而角可能减小

9、、不变或增大,三力依次成OOA1、OOA2、OOA3所示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类型 三力中有一个力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二力方向变化有依据,判断二力大小变化情况。例5 如图所示,绳子a一端固定在杆上C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用力拉住,一重物以绳b挂在杆BC上,杆可绕B点转动,杆、绳质量及摩擦不计,重物处于静止,若将绳子a慢慢放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a的拉力Fa减小,杆的压力F增大(B)绳a的拉力Fa增大,杆的压力F增大(C)绳a的拉力Fa不变,扦的压力F减小(D)绳a的拉力Fa增大,杆的压力F不变分析与解使结点C在各个位置处于平衡的三个力中只有绳b的拉力Fb(大小等于重力,方向

10、竖直向下)是确定的,另两个力的大小不定、方向变化,但这两个力的方向有依据:绳a的拉力Fa总沿绳a收缩的方向,杆BC支持力方向总是沿杆而指向杆恢复形变的方向,那么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与几何线段相关,任意位置时表示三力关系的矢量三角形与表示位置关系的某几何三角形一一对应如图111所示,自结点C先作表示确定力Fb的有向线段,另两个变化力和Fa的有向线段、分别平行于杆BC及绳a,且与有向线段依次首尾相接构成闭合三角形,与该力三角形相似的是几何三角形ABCC的位置改变时,由于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总相似,可由几何边长的变化判定对应力大小的变化:随着绳子慢慢放下,几何边AC变长、BC不变,则绳a的拉力Fa

11、增大,杆BC对结点C支持力F不变,即杆所受压力F不变正确答案为选项D 例6 如图所示,物体G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两绳同时顺时针缓慢转过90O,始终保持a角大小不变,且物体始终静止,设绳OA的拉力为T1,绳OB的拉力为T2,则在此旋转过程中( )(A)T1先减小后增大 (B)T1先增大后减小(C)T2逐渐减小 (D)T2最终变为零分析与解物体在重力及两绳拉力作用下保持准静态平衡两绳拉力均变化,但方向总沿绳,随绳的方位而变化本题属类型三情况,我们来做出绳处于各可能位置时对应的力三角形图如图113所示,取点O,作表示确定的重力G矢量的有向线段,分别将表示OA绳拉力T1和OB绳拉力T

12、2矢量的有向线段、与线段依次首尾相接,构成闭合三角形,两绳在初始位置时,力三角形为图中的OOC,这应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此后两绳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同时顺时针缓慢转过90,则总沿绳的两绳拉力方向也同时地缓慢变化90,说明表示两绳拉力的有向线段、间夹角保持不变在90范围内,与两绳各位置相对应的三力关系如图中OC1、OC2这簇三角形有一公共边即有向线段,而C、C1、C2相同,根据几何规律,这簇力三角形内接于同一个圆,有向线段是此圆的一条弦,C、C1、C2是该弦对应的弧上的圆周角,同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初始时力三角形OC为直角三角形,则此时的向线段长度是该圆的直径OC 由图113可比照图形的几何性质,我们

13、可以确定绳OA拉力T1和绳OB拉力T2的变化情况:有向线段从C到C1到C2弦长增大到成为一条直径再逐渐减小,转过90时为O;有向线段一开始处于直径位置,以后一直减小,到转过90时减为零故T1是先增大后减小;T2则一直减小直至零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练习:F1、如图所示,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沿竖直光滑的墙壁匀速向上拉,则拉力F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N的变化情况是( )(A)F增大,N增大 (B)F增大。N不变(C)F减小,N增大 (D)F减小,N不变OABC2、如图所示,用等长的细线OA、OB悬挂一重物,保持重物位置不变,使线的B端沿半径等于OA的圆周向C移动,则在移动过程中OB线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14、),(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C)总是减小 (D)总是增大3、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a、b两弹簧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增大(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q4、如图所示,小球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木板之间,当使木板与墙的夹角q增大时(q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增大(B)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减小(C)木板对小球的弹力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D)小球对木板的正压力对

15、轴的力矩变大ABOaa5、如图所示,两块互相垂直的扳AO、BO和水平面的夹角均为a,板间放一光滑球,当板AO不动,而BO绕两板交线缓慢逆时针转动时,球对BO板的压力将( )(A)变大 (B)变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45O6、如图所示,在倾角45o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欲使小物块能静止在斜面上,应对小物块再施一力,该力最小时大小与方向应是( )(A)mgsinl5O,与水平成15O斜向右上(B)mgsin30O,竖直向上(C)mgsin75O,沿斜面向上(D)mgtanl5O,水平向右AACG7、如图所示,杆BC的B端铰接在竖直墙上,

16、另一端C为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点处,杆恰好处于平衡,若将绳的A端沿墙向下移到A,再使之平衡(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 ),(A)绳的拉力增大,BC杆受到的压力增大 (B)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到的压力减小(C)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到的压力增大 (D)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到的压力不变8、如图所示,AB为轻质杆,AC为细绳,在A点悬挂一重物G。将绳的固定点从C逐渐向上移到C点,则绳的拉力T1,和杆受的压力T2发生的变化是( )(A)T1逐渐增大,T2逐渐减小(B)T1逐渐减小,T2逐渐减小(C)T1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T2逐渐增大(D)T1先逐渐减小

17、,再逐渐增大,T2逐渐减小9、建筑工人常通过如图123所示的安装在楼顶的一个定滑轮将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为了防止建筑材料与墙壁相碰,站在地面上的工人还另外用绳CD拉住材料,使它与竖直墙面总保持距离l不计两根绳的重力,在建筑材料上升的过程中,绳AB和绳CD上的拉力T1和T2的大小变化是()(A)T1增大,T2增大(B)T1增大,T2不变 (C)T1增大,T2减小(D)T1减小,T2减小10、如图所示,在悬点O处用细线拉着小球,使它静止在半径一定的半圆柱面上,现使半圆柱面从图示位置起沿水平面缓慢向左移动一些距离,则()(A)小球对柱面的压力增大 (B)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不变 (C)柱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变 (D)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减小11、如图所示,一球被绳子悬挂起来,绳AO水平,当小球被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拉起时,绳OC上张力将_;绳OA上张力将_;而绳OB上张力则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126所示,小球被细线吊着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在向左缓慢移动斜面的过程中,绳上张力最小值是_13、如图127所示,在绳下端挂一物体,用力F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且保持平衡,若保持角不变,当拉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_时,F有最小值1.A2.A3.D4.B5.A6.A7.C 8.B9.A10.AD11.变大变大不变12.mgsin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